精准应对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3

精准应对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观察

刁玉兰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广东省阳江市,529931

基金项目:阳江市卫生健康局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阳卫健2022016

[摘要]目的精准应对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观察。方法择期选取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各个科室入院并送检肺部标本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评估,掌握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80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菌31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7株(75.48%),多见铜绿假单胞菌112株(35.67%)、肺炎克雷伯菌87株(35.67%);革兰氏阳性菌77株(24.52%),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9.87%),肺炎链球菌22株(7.01%);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最高,两种病原菌均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性最高、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耐药性最高,两种病原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存在多种病原菌,常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存在多重耐药性,临床可对患者分泌物实施病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针对性抗菌药物。

[关键词]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部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老年人群,是导致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对于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认为是由细菌、病毒以及真菌等诱发,及早给予患者抗菌药物是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1]。目前,临床治疗肺部感染患者主要给予抗生素实施治疗,但由于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肺炎致病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单一使用或小剂量药物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导致临床对于治疗药物选择较为困难,影响患者病情控制[2-3]。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我院肺部感染患者80例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检测,旨在为临床有针对性的选用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治疗肺部感染患者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选取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各个科室入院并送检肺部标本的患者8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条件:①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②均于本院治疗,且进程顺利;③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药敏试验以及细菌培养试验;④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预计生存期≥6个月。排除条件:①合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者;②入院前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③存在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④存在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⑤无法耐受研究药物者。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方法  未建立气道通气患者,采用密闭的一次性吸痰管或纤维支气管镜,于无菌条件下收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吸入无菌集痰器中,对已建立人工气道者用一次性痰液收集瓶或纤维支气管镜中毛刷收集痰液样本。

1.2.2  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选取患者感染部位标本,并在接种后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基(广州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巧克力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江门凯林贸易有限公司) 进行培养,后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的迪尔细菌鉴定系统(型号:DL-96Ⅱ)对菌株进行测定。药敏试验均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 CLSI) 2016标准实施,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统计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R)和敏感率(S)。质控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03, 绿假单胞菌ATC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检测符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4]。采用Excel2007软件录入相关数据,WHO-NET5.5软件处理药敏试验结果,所获研究数据由双人核对后进行录入,并进行逻辑检查,数据录完后抽取10%进行复查,确保数据录入准确无误。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2)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80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病菌31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7株(75.48%),多见铜绿假单胞菌112株(35.67%)、肺炎克雷伯菌87株(35.67%);革兰氏阳性菌77株(24.52%),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9.87%),肺炎链球菌22株(7.01%)。详情见表1。

表1  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病原菌

种类

株数

构成比(%)

革兰氏阴性菌

237

75.48

铜绿假单胞菌

112

35.67

肺炎克雷伯菌

87

27.71

鲍曼不动杆菌

21

6.69

阴沟肠杆菌

10

3.18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7

2.23

革兰氏阳性菌

77

24.52

金黄色葡萄球菌

31

9.87

肺炎链球菌

22

7.01

表皮葡萄球菌

10

3.18

溶血性链球菌

8

2.55

化脓链球菌

6

1.91

合计

100

2.2  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最高,两种病原菌均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见表2。

表2 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

抗菌药

铜绿假单胞菌(n=112)

肺炎克雷伯菌(n=87)

株数

耐药率(%)

株数

耐药率(%)

哌拉西林

98

87.50

52

59.77

头孢吡肟

75

66.96

72

82.76

头孢曲松

67

59.82

70

80.46

左氧氟沙星

54

48.21

47

54.02

舒巴坦

41

36.61

21

26.44

环丙沙星

30

26.79

25

28.74

亚胺培南

21

18.75

12

13.79

2.3  革兰阳性菌耐药性试验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性最高,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耐药性最高,两组病原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见表3。

表3 革兰阳性菌耐药性情况

抗菌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n=31)

肺炎链球菌(n=22)

株数

耐药率(%)

株数

耐药率(%)

苯唑西林

18

58.06

7

31.82

氨苄西林

16

51.61

9

40.91

庆大霉素

15

48.39

8

36.36

莫西沙星

13

41.94

10

45.45

氯霉素

10

32.26

6

27.27

利奈唑胺

0

0

0

0

利福平

0

0

0

0

3 讨论

现今,临床指南将抗菌药物作为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措施,给药后可直接灭杀患者机体内致病菌,延缓病情进展,药物疗效已获临床肯定。然而研究证实,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创伤性检查治疗等导致肺部感染患者内部微环境失衡,促使病原菌菌群发生改变[5]。因此,及早掌握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情况,给予针对性用药对优化临床抗菌治疗以及提高患者治愈率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菌31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7株(75.48%),多见铜绿假单胞菌112株(35.67%)、肺炎克雷伯菌87株(35.67%),革兰氏阳性菌77株(24.52%),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9.87%),肺炎链球菌22株(7.01%)。可知肺部感染患者多由革兰氏阴性菌引发,临床需重点关注。本研究后进一步经药敏检测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最高,两种病原菌均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专性需氧菌,而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俗称肺炎杆菌,两种致病菌正常下存在于患者人体肠道以及上呼吸道,当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时,可经由支气管、内部血管侵入患者肺部组织引发叶融合性实变,从而诱发肺部感染[6-7]。而亚胺培南则是临床常用抗生素,其药物作用机制穿透病原菌核心,与青霉素结合蛋白作用,抑制细胞内部粘肽的分泌,发挥杀菌作用。此外,本研究还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性最高,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耐药性最高,两组病原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于外界广泛存在,可通过外部环境侵入患者机体诱发肺部炎症,还可分别释放激活免疫细胞以及超级抗原病毒的细胞壁成分,增加肺部感染的同时拮抗药物作用机制,其致病率和耐药性均较高[8-9]。而针对性应用利奈唑胺则可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亚单位,阻滞核糖核酸连接核糖体,减少起始复合物的分泌,规避细菌蛋白质合成,控制病菌增殖,发挥良好杀菌作用。

总结以上,肺部感染患者存在多种病原菌,常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存在多重耐药性,临床可对患者分泌物实施病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针对性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于秀勤,赵杨,时春焱.集束化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7):162-165.

[2]符秀宁,张华,陈海丹.2017—2021 年某市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特征调查及耐药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3,30(1):4.

[3]贾向红,刘亚博,周志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1,38(12):1155-1159.

[4]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4-37.

[5]卜春红,滑立伟,付强,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研究[J].河北医学,2022,28(7):1166-1172.

[6]王宁,杨佳佳,王丹丹,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指标水平变化[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2):50-53.

[7]刘敏,余广超,陶胜茹,等.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防控效果评价[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21,42(6):616-621.

[8]杜亚楠,马景月.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22,48(3):366-369.

[9]刘未邦,邓妍,魏志喜,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4):3391-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