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预防护理在行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针对性预防护理在行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皎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无锡 214100

摘要目的:针对性预防护理在行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淋巴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抽选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进治疗),共抽选出100例,以简单随机法将100例淋巴瘤分成2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组。前者——常规护理,后者——针对性预防护理。对比2组淋巴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淋巴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00%,数据对比:P<0.05。护理前,2组淋巴瘤患者负面情绪评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淋巴瘤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更低,和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接受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可显著调节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针对性预防护理;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淋巴瘤;应用效果

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的范畴,是淋巴结以及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的总称。淋巴瘤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对患者全身组织器官均产生一定影响,一旦癌细胞发生转移,会对直接伤害的患者的生命,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淋巴瘤患者,其中以利妥昔单抗为主[2]。尽管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具有很强的药物疗效,然而在治疗期间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淋巴瘤患者一定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积极预防风险性事件发生。为此,本文中对本院收治的淋巴瘤患者进行分析探究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信息

抽选出2023年1~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淋巴瘤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预防护理),50例/组。纳入标准:所有淋巴瘤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正常,认知功能良好,所有患者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排除标准:合并患有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系统疾病、器质性病变、临床资料不完整。

对照组:男、女性例数分别为:27例、23例,年龄范围:35~68岁,组内年龄均值为(54.8±4.3)岁。病程范围:1~5年,平均为:2.4±0.2年。

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区间:35~70岁,平均为:54.7±4.5岁;病程范围:1~5年,平均为:2.5±0.3年。

对比2组淋巴瘤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淋巴瘤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进行治疗。

以此为基础,对照组淋巴瘤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观察组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首先,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告知患者利妥昔单抗虽然具有很明显的用药效果,然而毒副作用也相当明显,因此在用药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让患者充分理解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并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

其次,在患者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预见性、前瞻性思维。一旦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不良情况,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热、胸闷、白细胞减少等病不良的症状。

为了预防高热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多饮水,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一定要遵循医嘱进行补液。为了降低白细胞,密切观察患者的口腔、咽喉、会阴部,同时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由于利妥昔单抗主要采取静脉注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选择合理的穿刺位置,做好止血工作。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淋巴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皮疹、发热、心慌)、负面情绪评分(使用SAS、SDS评分,SAS——以低于50分为心理健康,随着分值增加患者的焦虑心理越严重;SDS——以低于53分为心理健康,随着分值增加,患者的抑郁情绪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评定本文研究结果使用SPSS22.0进行,计量数据经由()表述,t检验获取处理结果,计数资料经由(%)表述,χ2检验获取处理结果,通过分析如果P值<0.05,则表示具有影响。

  1. 结果
    1. 对比2组淋巴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淋巴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表1  对比淋巴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恶心呕吐

皮疹

发热

心悸

不良反应

对照组

3(6.00)

3(6.00)

3(6.00)

2(4.00)

11(22.00)

观察组

1(2.00)

1(2.00)

0(0.00)

1(2.00)

3(6.00)

卡方值

——

——

——

——

4.620

P

——

——

——

——

<0.05

2.2对比2组淋巴瘤患者负面情绪评分

护理前,观察组淋巴瘤患者的SAS、SDS评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负面心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2组淋巴瘤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8.73±3.25

53.10±2.29

56.48±3.26

52.81±2.48

观察组

58.74±3.26

50.34±3.13

56.46±3.24

48.36±2.41

t

0.498

6.603

0.475

8.292

P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目前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临床上认为淋巴炎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自身传染性疾病,感染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有关,在治疗期间应当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控制[3]。淋巴瘤患者主要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用药治疗,该药物作为一种生物制剂,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4]。为了能够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性的护理服务内容主要针对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干预,却无法起到预防性的作用[5]。而针对性预防护理手段,能够让患者提前了解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促使患者能够保持稳定的身心状态。同时及时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严格预防用药中常见的异常情况。另外该护理措施可以做好患者穿刺部位的护理,积极预防出血渗液的发生[6]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淋巴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负面情绪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淋巴瘤患者在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 韩洋. 针对性预防护理在行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淋巴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1):228-230.

[2] 姜翠萍. 淋巴癌患者应用罗美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效果[J]. 心理月刊,2020,15(7):129.

[3] 耿亚楠,邓录英. 淋巴癌患者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护理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99):277-278.

[4] 汤嘉敏,沈瑞意. 淋巴癌患者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护理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54-56.

[5] 赵岩. 淋巴癌患者应用美罗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6):206-207.

[6] 范卫娜. 淋巴癌患者应用美罗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价值体会[J]. 养生保健指南,2021(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