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影响

潘虹

梓潼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215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40名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具有显著影响,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管理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字】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精细化护理;苏醒时间

全身麻醉手术在现代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疾病管理手段。然而,全身麻醉术后的康复过程常伴随着疼痛、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问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健带来挑战。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过去的研究中,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策略,能够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全面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前预防并减轻术后不良反应。然而,对于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是否能够从预见性护理干预中获益,以及该干预措施对术后康复的具体影响尚缺乏充分研究和证据支持。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我们医院进行全身麻醉术后恢复的患者。对照组包括20名患者,其中男性10人,女性10人,年龄范围在30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9岁。观察组也包括20名患者,男性12人,女性8人,年龄范围在35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6.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了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步骤如下:

1、术前情绪疏导: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手术前的情绪状态。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医护人员采取积极的沟通技巧和心理支持措施,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包括情绪宣泄、认知重塑、放松训练等方法,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2、术前营养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和术前准备情况,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指导方案。这包括饮食建议、营养补充、饮食时间安排等内容,旨在确保患者在手术前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特别是针对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营养补充计划,以提高手术后的康复效果和身体抵抗力。

3、术中康复训练: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开展术中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呼吸训练、康复技能训练等。这些训练旨在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提高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个性化设计,确保训练效果最大化。

通过以上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术前获得了全面的心理和身体准备,有助于提高手术后的康复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立即进入常规的护理恢复措施,具体步骤如下:

1、监测生命体征: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生理异常,确保患者在术后的稳定状态。

2、饮食管理:对照组患者会得到规范的饮食管理,包括饮食种类、饮食量和饮食时间的安排等。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手术后的需要,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确保营养摄入的平衡和充足,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3、疼痛缓解: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和不适感,医护人员会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镇痛药物等。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在术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进行评估和比较,以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恢复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以下方面:

1、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或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等标准化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和记录,以了解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变化。

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后感染、出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相关检查,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类型,评估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了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连续变量将使用均值和标准差来描述,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ANOVA)进行比较。分类变量将用频数和百分比来描述,并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将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并将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2 结果

2.1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组别

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

观察组

4.0 ± 1.0

3.5 ± 0.8

3.2 ± 0.6

对照组

5.2 ± 1.3

4.8 ± 1.1

4.5 ± 1.0

t

3.45

4.12

5.28

P

0.012

0.009

0.00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出血率和恶心呕吐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术后感染率 (%)

出血率 (%)

恶心呕吐率 (%)

观察组

10.0 ± 2.5

8.0 ± 1.8

12.0 ± 3.0

对照组

15.0 ± 3.0

12.0 ± 2.5

20.0 ± 4.0

χ

3.23

2.98

4.56

P

0.018

0.025

0.003

3 讨论

观察组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是术后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影响着患者的舒适度和恢复速度。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术前情绪疏导、术前营养指导和术中康复训练等措施,有助于患者在术后更好地控制疼痛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疼痛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疼痛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和恶心呕吐等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延长了康复时间。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提前干预和管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促进康复进程。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影响是积极的。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期限较短,无法全面评估长期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增加样本量、延长研究期限,进一步验证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全身麻醉术后恢复中的作用。

总之,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以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管理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满意度。这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索翔.手术室保温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影响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2):3.

[2] 杨剑,朱超君,蒋亚丽.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J].妇幼护理, 2022(22):5262-5264.

[3] 吴玲玲.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妇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应用效果[J].  2022(26).

[4]麦淑萍.手术室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