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

王玉

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省 眉山市 620010

摘要:目的:探究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对艾滋病患者临床影响。方法:共随机抽取30例艾滋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为2022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此次共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且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治疗组应用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疾病认知水平与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疾病认知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的评估中,均较对照组更理想,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有利于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艾滋病;生活质量;疾病认知水平

前言

当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侵害,可导致患者机体对威胁生命的病原体失去抵抗力,从而可发生多种感染、肿瘤,甚至死亡。艾滋病具有传染性,且为终生传染[1-2]。艾滋病毒能够使患者生命质量严重下降,深受病痛困扰。本文为改善这一情况,对艾滋病患者采用多样性认知行为护理,探究其是否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疾病认知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共随机抽取了30例艾滋病患者参与研究,男:女=23:7,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且本次病例搜集时间均为2022年01月-2023年12月。其中,对照组,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5.18±6.33)岁;治疗组,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4.98±6.52)岁。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为艾滋病;(2)患者知情同意;(3)无精神障碍。排除标准:(1)存在违背医嘱行为;(2)合并其他恶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护理团队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休息指导。针对处于急性期及艾滋病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其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叮嘱患者切勿熬夜、过度劳累,应保持充足睡眠休息。针对不能自理的晚期艾滋病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选取舒适卧位及具有针对性缓解病痛的卧位;(2)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由于艾滋病患者常存在食欲下降、吸收能力降低情况,因此饮食应以高蛋白、高能量食物为主。同时,患者需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蔬菜水果。艾滋病患者进食量过多,易引发消化不良,导致消化症状,故需保持少食多餐;(3)建立正确疾病认知。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掌握疾病注意事项,使其能够更加清晰了解自己的病情,提高对临床工作的配合度;(4)心理干预。患者在确诊后通常会陷入恐慌,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较高的焦虑、抑郁情绪,不利治疗康复,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关心、安慰与鼓励,帮助患者改善负面心理情绪。

1.3 观察指标

本次生活质量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共计四个项目,包括:社会、心理、健康、经济。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在该方面状态越好。

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拟的《艾滋病对多样性认知行为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共10项目,每个项目为10分。其中,很满意为100-80分,较满意79-60分,不满意60-0分。总满意率为很满意率及较满意率相加之和。

疾病认知水平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共30项,满分为100分。其中,当分数80-100分为优秀,79-60分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0进行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metapro添加图片±s及n(%)表示,前者采用t检验,后者采用X2检验。当检验结果中,P<0.05时则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经护理后,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详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估对比(metapro添加图片±s,单位)

组别

例数

社会

健康

心理

经济

治疗组

15

62.23±3.53

54.18±2.04

66.73±2.61

56.21±2.07

对照组

15

51.18±3.68

44.32±2.19

50.39±2.44

45.37±2.12

t值

8.393

12.759

17.712

14.169

P值

0.000

0.002

0.000

0.000

2.2护理后两组疾病认知水平对比

经护理后,治疗组疾病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详见表2。

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疾病认知水平对比[n(%)]

组别

例数

优秀

良好

不及格

总疾病认知率

治疗组

15

7(46.67)

8(53.33)

0(0.00)

15(100.00)

对照组

15

3(20.00)

6(40.00)

6(40.00)

9(60.00)

X2

7.500

P值

0.006

2.3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治疗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5),详见表3。

表4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很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治疗组

15

8(65.00)

6(30.00)

1(5.00)

19(95.00)

对照组

15

3(25.00)

5(45.00)

7(30.00)

14(70.00)

X2

6.136

P值

0.013

3 讨论

艾滋病毒具有终身传染的特征,但其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当病毒离开人体后,在常温下只能生存数小时或数天,高温、干燥或化学清洁剂都可杀死艾滋病病毒,使其失去活性[3]。除此之外,艾滋病病毒还具有迅速变异能力,病毒的外貌常会进行改变,其具有多种亚型,且这些亚型还可不断进行变化。

艾滋病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评估、诊断、护理计划、实施及评价五个步骤。对于艾滋病患者,护理人员保持对其症状抱有高度警惕,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如发热护理、疼痛护理等[4]

从研究结果来看,采用多样性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与监督,便于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变化通知相关护理人员及主治医师,得到及时干预。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拉近其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多样性认知行为护理对艾滋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积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美兰. 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6):175.

[2] 李小梅.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8):52-55.

[3] 路会. 认知疗法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对改善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5):1099-1101.

[4] 傅建莉,李小梅,王晓华. 多元化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2021,34(5):1235-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