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价值体会

罗敏

咸阳市中心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中积极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例数为80的我院接收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完成抽取处理,以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阶段为操作区间,随机分组,各组均有40例病例数,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积极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完成各自干预内容后,观察组经计算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数据,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P<0.05)。结论:经展开系统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规范运用于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中的作用显著,可增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效果。

【关键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鼻内镜;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在慢性湿性分泌性中耳炎中,分泌物黏稠粘液性,有时带有脓液,容易导致听力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无需开颅或切开中耳,可改善咽鼓管功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如耳鸣、听力下降等,具有术后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手术疗效提升至关重要[1]。本次研究对相关病例抽取,就运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所取得的价值加以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例数为80的我院接收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完成抽取处理,以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阶段为操作区间,随机分组,各组均有40例病例数,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18~56(45.18±3.21)岁;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19~58(45.22±3.23)岁;组间基线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参与病例均运用常规方案,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及术后常规宣教等。观察组在完成治疗过程中,引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内容:(1)术前: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详细解释手术过程、风险以及术后护理等信息,帮助患者了解整个手术过程及风险,并且做好心理准备。评估患者的全面健康状况,包括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鼓励患者表达情绪,倾听其顾虑和恐惧,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手术前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并教授其应对焦虑和紧张的应对策略,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平静。(2)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手术部位的出血情况,及时进行止血处理,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术后保持鼻腔通畅,避免污染和感染,定期清洁鼻腔分泌物。注意避免口腔细菌感染传播至手术部位,定期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保证手术切口始终保持干燥、清洁状态,指导患者家属在切口护理中如何有效配合,并定期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给予适宜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术后充分开放咽鼓管,可有效预防咽鼓管粘连。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定:显效:干预后,无并发症发生,经系统展开对气导的观测,下降>20dB;有效:干预后,并发症有所改善,经系统展开对气导的观测,下降10~20 dB;无效:干预后,并发症无改变或加重,经系统展开对气导的观测,下降<10dB。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鼓室积液数据占比、手术后感染数据占比、出血及咽鼓管受损数据占比。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软件选取SPSS27.0,计数在开展表述时,依托(%)完成,经由x2检验完成对结果的获取,计量在开展表述时,依托()完成,经由t检验获取结果,P<0.05表明差异存在显著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数据对比

在完成各自干预内容后,观察组经计算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数据(P<0.05)。见表1。

表1临床疗效数据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27(67.50)

12(30.00)

1(2.50)

39(97.50)

对照组

40

22(55.00)

10(25.00)

8(20.00)

32(80.00)

x2

-

-

-

-

6.135

P

-

-

-

-

0.013

2.2并发症数据对比

在完成各自干预内容后,观察组经计算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P<0.05)。见表2。

表2并发症数据对比[n(%)]

组别

n

鼓室积液

术后感染

出血

咽鼓管受损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0(0.00)

1(2.50)

0(0.00)

2(5.00)

对照组

40

2(5.00)

2(5.00)

3(7.50)

2(5.00)

9(22.50)

x2

-

-

-

-

-

5.165

P

-

-

-

-

-

0.023

3.讨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长期性分泌物过度增生,导致中耳腔积液,多伴有听力减退等症状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发病可能是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或反复发作所致;也可能是因鼓室喉口或咽鼓管功能异常,导致中耳正常通气受阻而引发疾病。同时与过敏体质、鼻窦炎、鼻炎等慢性上呼吸道疾病的存在相关性。有研究发现

[2],咽鼓管堵塞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主要致病因。中耳内外侧的气压基本一致,若咽鼓管发生通气功能障碍时,一旦中耳部气体被黏膜吸收后处于负压状态,可一定程度上扩张黏膜静脉,并促使其通透性得以显著上升,大量血清在中耳积聚后产生积液。患者可出现间歇性、持续性的中耳腔积液,常伴有听力减退、头晕、耳鸣等症状。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对患者机体创伤小,且术后康复快。但仍存在术后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重视运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是必要的。

本研究显示,在完成各自干预内容后,观察组经计算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数据,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分析原因:常规护理仅根据患者病因实施干预,对功能锻炼缺乏充分重视,围手术期护理中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对咽鼓管粘连及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具有积极防控作用。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具有改善作用,可保障手术顺利实施。术后全面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规范运用于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中的作用显著,可促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钟美玲.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152-154.

[2]林水兴.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