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该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1

危重症患者该如何护理?

刘玉玲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攀枝花617000

    在面对病情危重之人时,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中,一方面,我们深知医疗资源的有限性,还有更多的人在等待我们的照顾;另一方面,病危人们眼中那一丝对生命的渴望和坚持,又让我们无法轻易放弃。这种困境让我们不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确保每一个需要救治的人均得到有效护理呢?

护理知识1---生命体征观察与记录

   体温:正常情况下应维持在36.5-37.5℃之间。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如感染、内分泌失调等。因此,定期为病患测量体温,观察其变化。

脉搏:脉搏反映了心脏跳动的频率和强度,正常情况下应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触诊或使用电子仪器监测,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问题。

呼吸:观察病患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有助于判断其呼吸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问题。

    血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过高或过低的血压都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定期为病患测量血压,并关注其变化趋势,对于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意识状态的评估:意识状态的评估对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患的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氧饱和度评估: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通常为95%至100%,当氧饱和度低于90%时,表明人体可能存在缺氧的情况。缺氧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肺部疾病、心脏疾病、贫血等。因此,对氧饱和度的监测不仅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还能为医生提供治疗方向。

护理知识2---维持呼吸道通畅

    危重症昏迷的人头部应该被安置在侧向一边的位置,以此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使其更容易被清除,从而减少窒息的风险;在使用吸引器时要格外小心,以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或不适,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吸引器的压力和频率,并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清洁和卫生。

护理知识3---生活上的护理必不可少

    重视营养是生活护理的基础,此时需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对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输液、鼻饲等方式补充营养物质,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长期卧床的人,需要定期为其翻身、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还要保持床铺干燥、整洁,使用柔软的床单和枕头,以减少皮肤摩擦和受压;对已经发生褥疮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如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清创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护理知识4---置管维护:确保患者安全与舒适的关键步骤

妥善固定导管是置管维护的基础,导管固定不稳固可能导致导管移位、脱落或误吸等风险,可以采用医用胶布、固定带等专用固定材料,确保导管与皮肤之间的紧密贴合。同时,护士应定期检查导管固定的牢固度,及时调整或更换固定材料,以应对患者体位变化或皮肤敏感等问题。同时需清晰注明置管时间、深度和责任人是管道标识的关键信息,在标识制作过程中,我们应使用防水、耐磨、不易脱落的材料,确保标识清晰可读,需要确保标识的完整性,如有模糊、脱落或损坏应及时更新。

护理知识5---预防压力性损伤

预防压力性损伤定期翻身是最有效的,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对特定部位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防止皮肤受压过久而发生坏死;建议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对于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增加翻身的频率。对于身体受压的部位,如臀部、背部、膝部等,我们还可以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一方面,可以使用95%的酒精或滑石粉进行按摩,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皮肤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气圈或棉圈垫起受压部位,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压力,防止皮肤受损。还要保持床单的整洁和平整,保持干燥、无皱褶、无渣滓。

护理知识5---心理支持

    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支持体系建立。在重症监护室中,护理人员要学会与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听取患者的诉求和意见,并给予及时的回应和解释,且家属和亲友也应该与患者保持密切的联系,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对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及时的安慰和支持,通过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也能够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还可以借助家庭关怀的方式帮助患者来增强患者的心理支持。

    总之,面对病情危重的人们,我们要在了解疾病的时候,还要关注护理工作的落实问题,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最大地尊重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