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病耻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病耻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李永春    郑春玉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呈贡医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中青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4年4月的脑卒中中青年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双盲法分为A组(34例,常规护理)和B组(34例,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护理后B组病耻感评分、ADL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中青年患者,能降低其病耻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PERMA模式;护理干预;中青年;脑卒中;病耻感;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是导致中青年残疾的主要原因,作为家庭中坚力量的中青年,需要承担主要家庭责任,一旦发作脑卒中,自身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增加家庭压力,导致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轻度、中度病耻感,使其产生严重不良情绪、自我封闭、抵触康复治疗,影响预后[1]。PERMA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是激发患者自身潜力,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促使其主动参与康复治疗,从而提高预后[2]。本研究分析了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中青年患者的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2年1月-2024年4月的脑卒中中青年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双盲法分组,A组(34例)年龄24-60岁,均值(45.62±4.81)岁,体重45.41-87.59kg、均值(65.74±6.38)Kg,男/女(20/14);B组(34例)年龄25-59岁、均值(45.13±4.75)岁,体重45.58-87.86kg、均值(66.15±6.49)Kg,男/女(18/16)。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1.2.1A组

A组采用口头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措施、摆放抗痉挛体位等常规护理。

1.2.2 B组

B组: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干预。(1)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共同制定PERMA护理方案,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2)第一次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自己、科室人员、住院环境等,向其讲解脑卒中、康复治疗等知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心理、经济状态等),增加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获得患者信任。(3)第二次利用摄入性会谈技术正确评价患者心态,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与其共同积极应对。多用关心和鼓励性的语言。鼓励患者讲述使自己感觉快乐的事情。(4)第三次开展关于积极情绪作用的访谈,向其讲解乐观心态、积极情绪对提高预后的效果,推荐患者看具有积极意义的书籍、电影。及时肯定和表扬患者取得的小成绩。指导患者科学进行发音、肢体康复的练习。(5)第四次引导患者学会感恩,引导患者回忆感恩事件,鼓励患者睡前记录三件好事,使其生活幸福感提升。(6)第五次向患者介绍“福流”定义和作用,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在训练中投入积极情感,从而获得酣畅感。鼓励患者和病友讨论各自的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7)第六次教会患者有效沟通技巧,使患者了解良好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指导患者进行角色扮演,使其感受与人沟通的快乐,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做康复训练小游戏。(8)第七次和患者共同探讨人生、生命、生活的意义,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患者思考家庭角色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家庭责任感。(9)第八次引导患者分析成就感所能起到的积极心理效应,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康复方案的优化,在康复治疗师的引导下制定康复小目标,练习优势利用,达到目标后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及时予以表扬,使其获得成就感。

1.3指标观察

1.3.1 病耻感评分

使用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评价,量表包括13个内在条目、11个外在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24-120分,分数和病耻感水平正相关。

1.3.2 ADL评分

使用Barthelz指数评定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本次研究从穿衣进食、洗澡修饰、上下楼梯、行走、转移床椅方面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分数(10分/项)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SPSS25.0处理数据,(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病耻感评分

护理前病耻感评分A组(78.62±7.34)分、B组(78.15±7.26)分,两组对比差异较小(t=0.265,P=0.791);护理后病耻感评分B组(21.35±3.48)分低于A组的(25.87±5.12)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4.257,P=0.000)。

2.2 对比ADL评分

护理前两组ADL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B组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ADL评分[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108\wps2.png±s(分)]

分组

例数

穿衣进食

洗澡修饰

上下楼梯

行走

转移床椅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B组

34

5.13±0.32

7.52±0.48*

5.25±0.38

7.43±0.35*

5.12±0.35

7.56±0.45*

5.16±0.31

7.47±0.38*

5.29±0.45

7.59±0.57*

A组

34

5.19±0.34

7.05±0.39*

5.18±0.37

6.87±0.42*

5.17±0.31

6.82±0.48*

5.24±0.42

6.81±0.43*

5.23±0.47

6.94±0.46*

t值

-

0.749

4.431

0.769

5.972

0.623

6.558

0.893

6.706

0.537

5.174

P值

-

0.456

0.000

0.444

0.000

0.535

0.000

0.374

0.000

0.592

0.000

注:和本组护理前对比*P<0.05。

3 讨论

病耻感是指患者感觉他人歧视自己而心生羞耻感,特别是脑卒中中青年患者,由于自身是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且处于能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财富的最佳阶段,突然发作脑卒中后,难以接受,普遍存在病耻感[3]。本文结果B组护理后病耻感评分低于A组(P<0.05),可能是由于PERMA模式从积极情绪、投入、关系、意义、成就五要素出发,利用摄入性会谈技术对患者心态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面对突发疾病的心态变化,与其共同分析积极一面,深入激发患者潜能,培养患者积极思维,使其能积极面对疾病[4]。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康复医师、心理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康复方案,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避免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降低其病耻感[5]。叮嘱家属多和患者交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鼓励患者多和同期病友交流,这样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病耻感。本文结果:B组护理后ADL评分高于A组(P<0.05),可能是由于康复方案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能充分发挥患者自身优势,调动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同时能帮助患者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日常活动训练。当患者取得小成就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使患者感觉到成就感,组织患者参与讨论生活和生命及健康意义等话题,使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患者乐观的看待疾病,促使其主动参与日常活动训练,最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6]

综上所述,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中青年患者,能降低其病耻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丽珊,黄金莲,吴丽青.分析基于赋能理论的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11):2645-2648.

[2]韩洪乐,董斯思,王慧,等.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住院病人自理能力和伤残接受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22):3100-3105.

[3]董翠丽,张丽.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在中青年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5):104-109.

[4]朱婷,黄雅莲,方艳春,刘爱华,罗香莲,徐俊敏.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伤残接受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6):965-970.

[5]张璐,王跃鸣,胡慧娜.基于PERMA的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3):2477-2481.

[6]郑子秀,宋润珞,高焱,等.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病耻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3,37(19):3538-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