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化交流视角下对中俄边境旅游的研究——以延边地区为例

/ 4

中俄文化交流视角下对中俄边境旅游的研究——以延边地区为例

琚颖颖1,孙洪昌2,王怡萍1,张馨月1

(1.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机场路55号 150100)

摘  要:中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2001年后,中俄文化交流进入发展新阶段,双方成功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加深。2019年,中俄两国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中俄文化交流向着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延边地区地处中俄两国交界处,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文化资源丰富,在发展中俄边境旅游产业上具有显著的地理、资源和政策优势。本文通过梳理中俄文化交流的背景与现状,以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的发展为例,分析其发展背景与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此对中俄文化交流视角下的中俄边境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探索边境旅游发展与中俄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延边地区;边境旅游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创新训练项目“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探索”(项目编号:S202310183047)。

一、中俄文化交流的背景与现状

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拥有悠久的历史。中俄两国确立外交关系,直接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最早开始于彼得时代。在三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俄文化交流曾经历两个特征鲜明的不平衡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 17 世纪末—20 世纪初) 。这一时期受西欧影响,俄国兴起“中国热”,从青睐中国艺术品开始,逐渐发展扩大到其他领域。到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罗索欣、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很多著名的汉学家。而这一时期中国对俄罗斯文化研究却很有限。“可以说 20 世纪以前俄中文化交流几乎是单向的,主要是俄国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和接受。”

第二个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末)。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近现代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带来希望。大批知识分子赴苏联留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的高潮,中苏文化交流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自2001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之后,中俄文化交流进入新时期。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成功举办摄影展、画展、电影节、文化名人纪念会、友好城市论坛、“国家年(2006—2007年)”“语言年(2009—2010年)”“旅游年(2012—2013年)”和“青年友好交流年(2014—2015年)”“民族大众传媒年(2016—2017年)”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日益深化。据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来自中国的游客人数达到173万人,中国成为俄罗斯的游客来源国之一,中国游客也成为了俄罗斯旅游业旅客的重要来源地。2019年6月,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赋予中俄以“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全新定位,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有史以来的最好时期,中俄文化交流也向着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时间步入2024,中俄即将迎来建交75周年,1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于2024-2025年举办中俄文化年的命令,这将为中俄文化交流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二、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发展背景与现状

(一)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发展背景

延边地区在发展边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延边州东南部的珲春市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自古以来就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美誉,是国家首批四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作为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几何中心,珲春是中国通向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北美、北欧等国家和地区的最近点,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翻山50公里就进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辖区,跨越图们江就是朝鲜避暑圣地咸镜北道。珲春境内自然生态良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

珲春在发展边境旅游产业方面同样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它是我国 “一带一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本环日本海经济圈、俄罗斯政府“远东战略”、 韩国政府“朝鲜半岛新北方计划”、蒙古经济走廊项目遥相呼应。2015年,珲春市政府开始进行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规划,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由多个国家、地区共同开发、共同管理的国际旅游区。2016年2月,珲春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党的十八大以后,珲春的边境旅游发展态势迅猛,从第一次“东北亚区域跨国旅游产品促进与推广”到“让东北亚区域跨境旅游走向世界”,再到“建立图们江三角洲协作圈,迎接东北亚旅游新时代”,2014年,珲春被定为“东北亚旅游论坛永久会址”,连续六届举办东北亚旅游论坛,为东北亚旅游发展贡献“中国方案”。2017年,珲春国际旅游枢纽建设正式开工,争取边境国双方共同设立免税店,落实72小时免签的服务项目。

(二)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的发展现状

1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的发展现状

从2015年开始,在政策支持和市场调控的双重作用下,延边州珲春市的边境旅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开发出多种旅游产品线路和旅游业态,旅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截止2018年,珲春市边境旅游总人数达381万,旅游总收入达45亿元。

在新冠疫情结束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恢复,旅游产业也迎来新的春天。据统计,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2538.86万人次,同比增长113.56%,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39.95%。乘着后疫情时代下的旅游热潮,延边地区同样抓住时机,举办了珲春首届北冰洋帝王蟹节、2023延边露营旅游嘉年华、2023延边冰雪旅游季之首届温泉养生节等百余项节事活动,积极丰富旅游业态,提升地区旅游业竞争力、吸引力。2024年春节期间,延边州防川景区游客接待量达6万人次,同比增长802.08%。

2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业发展在其自身独特的资源、民族交融的文化背景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等因素影响下具有充足优势,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但同时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1)旅游景点类型单一,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

现如今延边地区大多是以参观、瞭望的形式进行游览的自然景观,配套的体验项目较少,活动形式比较单调,同时景区规划和旅游项目的同质化现象较严重,缺乏新意。人文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民族特色人文旅游和体验式的民俗旅游等产品较少,旅游产品没有及时与最新旅游理念相结合,不能满足游客的体验感知和趣味感知,文化吸引力不足。

(2)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质量不高。

旅游区接待能力关系着游客的容量和满意度,影响到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延边地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景区餐饮、住宿条件、旅游文化娱乐服务、交通设施等无法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游客体验感较差。同时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旅游活动中的服务行为缺乏规范性,甚至存在不良旅游机构欺骗游客的行为,整体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边境旅游政策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仍亟待完善。

旅游政策的有效实施是旅游业稳步发展的保障。延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而连贯的政策,没有因地制宜建立适合该地区旅游发展的相应管理方法,政策实施协调度不高,景区发展缺少长期规划,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边境旅游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出入境管理制度有待优化,从而更有利于延边地区边境旅游发展和经济合作往来。

(4)边境旅游发展中存在国家安全问题。

边境旅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政治性的特殊旅游形式,其发展会受国际关系影响。边境地区多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进行相关跨境违法贸易,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边境地区作为受社会文化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一些极端势力可能会借助旅游发展和贸易所带来的便利性,意图以隐蔽的方式进行文化渗透,破坏边境地区的稳定性,威胁国家政权安全。

3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的建议

综合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的现状,针对其发展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1)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特色创新化

延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分散分布的特点,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整合这些旅游资源,突出每个景区的特色景点,增强旅游景区之间的连贯性,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路线,优化游客的体验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同时应当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和风俗,促进旅游和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相结合,推动“旅游+”模式的发展,打造精品旅游产品。

(2)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为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合理规划旅游景区的路线并完善景区的基础服务设施,例如设置明确的景区指示牌,加强景区周围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餐饮和住宿服务,满足游客的饮食住宿需求。同时还要加强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培训体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旅游活动中的服务行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3)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旅游发展政策体系

延边地区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扶持,要增强政府的主导性,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可持续发展性的政策体系。强化旅游部门对旅游资源的统一管理及对旅游景区的长期规划,制定统一而连贯的政策,并且地区政策扶持应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调整。要完善边境旅游的法律法规,优化出入境管理制度,从而促进边境旅游发展与合作。

(4)完善边境旅游安全管控机制,强化边境地区国家安全意识

对于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行体制进行系统化管理,制定标准化的边境旅游管理制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深化边境地区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中华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发展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对中俄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发展边境旅游对文化交流的意义

边境旅游对于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文化交流,指具有显著差异的两个或多个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具有多样性,受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各个国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边境地区作为国家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们对多元文化的追求,边境旅游的发展为人们感受不同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

边境旅游借助区位优势,以文化为桥,推动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边境地区的异国文化大大激发本国旅游者的好奇心与兴趣,当地文化景点、传统艺术表演、文化节庆等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旅游者。旅游者参观博物馆、参加文化活动、购买当地特色产品,通过边境旅游这种方式既了解了本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在不踏出国门的条件下就体验了异国风情,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魅力。游客在边境地区的交流互动中,将自己国家的文化带进来,又将他国的文化带回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交流。

边境旅游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它以更平民化的视角,更广的辐射范围,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各国人民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从而推动文化交流互鉴。边境旅游有利于激发中华文化的活力,树立文化自信,打破隔阂和偏见,增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国的和谐相处,为各国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明,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多元的世界。

(二)发展延边地区边境旅游对中俄文化交流的影响

作为与俄罗斯远东接壤的延边州曾连年举办图们江区旅游论坛,"中、俄、朝"三国互动迎新年祈福节、东北虎文化节、赏雁节、富晒苹果采摘节,成功举办首届图们江国际马拉松旅游节等。在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延边州珲春市在欧式街喜乐汇活动推出了儿童之夜专场、俄罗斯之夜专场等多种风格的16场特色演出,并建造以“俄罗斯风情”为主题的综合性主题乐园——哇斯托克欢乐岛开园,俄式建筑颜色艳丽,散发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其特色节令活动已经成为备受中外游客喜爱的旅游品牌,这一文旅品牌的发展既能够使中国游客切身感受俄罗斯文化风情,也吸引着俄罗斯游客来华旅游,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对俄传播。

根据一则俄罗斯青少年对华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青少年对中国的感兴趣度大幅上升,在“对中国哪些方面最感兴趣”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中,旅游成为最大热门。我们对于居住在中国不同城市(吉林、河南、北京等)18--50岁的调查对象,进行了有关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的问卷调查。从收集的数据结果来看,超半数的调查对象对俄罗斯文化感兴趣,有73%的受访对象倾向通过旅游方式了解俄罗斯文化。问卷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有62%知道延边州珲春市是中俄边境城市,希望有机会到珲春旅游的受访对象占57%。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俄两国人民均有通过旅游了解对方文化的意愿。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的发展,恰能为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传播、中俄人民的友谊增进搭起一座桥梁,对中俄文化的交流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四、结语

在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背景下,中俄关系保持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两国文化交流水平也不断提升。边境旅游与文化交流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延边地区作为中俄两国的边境地区,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俄边境旅游业的发展中取得良好成效。希望今后延边地区能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规定等措施打造更高质量的边境文旅品牌,通过发展特色边境旅游产业为中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人民间的友谊,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白雪(2023).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研究[D].吉林省.吉林大学.

[2]崔哲浩,吴雨晴,张俊杰(2022).国家安全视域下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2,12(03).

[3]蒋蕾,崔燕(2024).东北红色旅游现状、发展路径与传播策略[J].社会科学家.2023(10):54-58.

[4]Milashevich Marina(2022).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状、挑战与发展前景[D].山东省.青岛大学.

[5]孙学文(2021).珲春市边境旅游驱动机制及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省.延边大学.

[6]王欢,颜真(2024).黑龙江省对俄沿边文旅走廊建设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4(01):5-8.

[7]王秋屿(2021).延边地区边境旅游质量评价研究[D].吉林省.延边大学.

[8]谢春河,王晓梅,师清芳(2023).俄罗斯远东青少年对华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23,14(06):10-13.

[9]肖玉秋(2016).中俄文化交流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卷)[M].天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2016(12):3.

[10]熊京华(2023).中俄文化交融视域下的哈尔滨中央大街文创设计研究[D].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

[11]赵婉淇(2021).新时代背景下中俄文化交流创新格局[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21(0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