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过程的环境风险识别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建筑施工过程的环境风险识别与分析

李武广

身份证号码:332526199601140915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风险考验。城市生态环境的风险类型众多,造成的损害也较为巨大。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满足公众对环境的需求,城市相关部门需加强生态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不仅需了解风险的根源,还需要与现行环保标准相协调。为了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划,参考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环保标准的政策。本文旨在综述生态环境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索生态环境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为进一步探索生态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风险;风险识别;风险管理

  引言

  自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形式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因此,生态环境风险管理成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生态环境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有效性不仅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与国家环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密切相关。

  1生态环境风险的概念和定义

  生态环境风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或污染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或实际损害,以及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不可逆或长期影响的可能性。天然风险通常由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枯竭等因素引起,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干旱和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以及土地退化和野生动植物灭绝等自然资源枯竭。人为风险则主要由人类活动所引起,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工地和城市化进程等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和排放物的污染、破坏和影响,以及一些非法活动,如非法捕捞、非法采摘、非法狩猎和非法采石等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风险。在实际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中,重要的是要识别和预测生态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

  2生态环境风险的主要类型分析

  生态环境风险可以根据其来源和影响的方面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下是一些主要类型的生态环境风险:第一,水污染风险。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农药和化肥、城市污水和有毒废物等对水体的污染,对水生生物和水资源的损害,例如河流和湖泊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等。第二,大气污染风险。涉及工业废气、车辆尾气和燃烧排放物等对大气中的污染物的排放和积累,引发空气污染、酸雨和气候变化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三,土壤污染风险。涉及工业废物、农业化肥和农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对土壤的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植物生长受限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第四,生物多样性丧失风险。指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等因素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第五,气候变化风险。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包括升温、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对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除了上述主要类型,还有其他一些生态环境风险,如辐射风险、噪声污染、土地退化等。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风险对于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3.建筑施工环境风险识别方法

  3.1风险源识别

  现场勘查与资料分析、LCA是建筑施工环境风险识别的关键步骤。现场勘查关注施工工艺、设备、材料堆放、废弃物处理及环境敏感区,识别源头风险;资料分析则通过解读设计图纸、方案、清单及环保审批文件,识别设计与合规风险。LCA从全生命周期视角评估建材生产至废弃物处理的环境影响,揭示隐含风险,指导绿色建材选择与施工方案优化,为风险防控与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风险事件识别

  环境影响评价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的过程,旨在识别并量化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环境风险,为决策者提供详尽的环境风险识别结果与风险等级划分,以指导项目的合理规划、设计与施工,确保环境影响最小化。EIA报告将对各类环境风险进行详细描述,并依据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对每个环境风险进行等级划分,通常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轻微四个级别。等级划分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可逆性、受影响人群或生态系统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助于决策者明确环境风险的优先级,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

  此外,情景分析是基于风险源特性,构建不同施工情景(如正常施工、极端天气、设备故障等),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及其可能性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构建不同情景,可以更加全面、动态地理解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演变,提高风险识别的预见性和应对策略的灵活性。例如,在正常施工情景下,主要分析常规施工条件下各类环境风险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与程度;在极端天气情景下,如暴雨、高温、低温、强风等,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对施工活动、污染物排放、环境影响扩散等的潜在影响;在设备故障情景下,考虑施工设备故障导致的污染物意外排放、噪声增加、施工延期等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过情景分析,可以为施工项目制定更为科学、精细的风险应急预案,提高项目在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时的响应能力和恢复速度,确保施工活动在各种情景下都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3风险影响识别

  环境介质影响分析与人体健康与生态影响评估是施工环境风险识别的核心环节。前者详细分析施工活动对大气、水体、土壤、声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扩散范围、对大气能见度、水质、土壤结构、声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等的具体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系统的间接效应。后者则评估环境事件对居民健康(生理与心理)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服务)的短期与长期、直接与间接影响,包括对特殊人群的敏感性及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的影响。两者结合,为制定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与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4定量评估:

  模型模拟与指标计算是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量化手段,它们通过科学方法和数据分析,为环境风险等级划分、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41模型模拟

  (1)模型模拟:主要借助专业的计算机模型,如大气扩散模型、水文模型、噪声传播模型等,对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扩散过程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定量预测污染物的扩散轨迹、浓度分布、影响范围等关键信息。(2)大气扩散模型:模拟空气污染物(如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在大气中的传输、扩散和沉降过程,考虑风速、风向、温度、地形、建筑物阻挡等因素,预测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扩散距离以及对不同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大气环境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制定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水文模型::模拟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迁移和转化过程,如施工废水、雨水径流、化学品泄漏等对河流、湖泊、地下水的污染情况。通过计算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分布、扩散速率、滞留时间等参数,预测其对水生生物、饮用水源、水体功能(如渔业、灌溉、景观)的影响,为水环境风险评估和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4)噪声传播模型:模拟施工噪声(如机械噪声、爆破噪声、运输噪声)在空间中的传播路径、衰减规律以及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范围。通过计算不同噪声源的声级、频率特性、传播距离,预测噪声对人类健康(如听力损伤、睡眠质量下降、心理压力增加)以及动物行为(如鸟类迁徙、繁殖)的影响,为噪声污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4.2指标计算

  指标计算则是通过量化计算与环境风险相关的各项指标,对比相关标准与阈值,识别超标风险,为风险等级划分提供依据。(1)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施工过程中各类污染物(如颗粒物、SO2、NOx、VOCs、废水、固废等)的排放总量,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进行对比,识别是否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风险。(2)单位产值能耗:计算单位产值(如万元产值)对应的能源消耗量(如吨标准煤),评估施工项目的能源利用效率,与行业平均值或先进水平比较,识别是否存在能源浪费或能耗过高的风险。(3)单位面积水耗:计算单位建筑面积(或单位产值)对应的水消耗量(如立方米),评估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节水标准或同类项目比较,识别是否存在水资源浪费或水耗过高的风险。

  结语

  建筑施工过程的环境风险识别与分析是实现绿色施工、保障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风险识别方法,能够系统地揭示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实际工程案例证明,通过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未来,应进一步强化环境风险识别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推动建筑业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琪,吴婧,张一心.基于多源流框架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41(9):1132-1136.

[2]李素珍,闫振飞,付卫强,等.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框架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9,37(3):186-191.

[3]陈劲松.现代化的进程与环境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7(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