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约束下的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装载约束下的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研究

肖玉杰1 王彦凯2 吴菊英 3

1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山西太原市 030000

2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山西太原市 030000

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山西太原市 030000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运输方式,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多式联运面临着装载约束、运输成本、运输时间等多重因素的挑战。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装载约束下的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问题,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满足客户需求。

  关键词:多式联运;装载约束;路径规划;优化模型

  引言

  多式联运是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共同完成货物运输的一种复合运输方式。它具有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运输时间短等优点,是现代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多式联运的实际运作中,由于不同运输方式的装载能力、运输成本、运输时间等存在差异,且受到货物特性、客户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物流路径规划变得复杂且困难。因此,如何在装载约束下实现多式联运物流路径的优化规划,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1.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概述

  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顾名思义,是指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组合,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形成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货物运输解决方案。该策略旨在通过整合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克服单一运输方式的局限性,实现物流全过程的无缝对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运输时间、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

  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涵盖了一系列复杂的决策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确定货物起始点与目的地;选择合适的运输模式组合,考虑每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成本、时效性、货物特性和装载要求;设计合理的货物转运节点,以实现不同运输工具之间的快速衔接;考虑到物流网络的动态变化,如交通拥堵、天气状况、政策法规等不确定因素,构建灵活应变的应急预案;运用先进的优化算法和模型,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法、动态规划等,对多式联运路径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力求找到全局最优或近似最优的物流路径方案。

  2.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问题分析

  2.1运输方式选择与组合

  在多式联运路径规划中,首要决策是综合考虑货物属性(体积、重量、价值、紧急性)、运输距离、装卸设施条件及各运输方式的成本、效率、可达性和服务能力差异,精准选择和搭配运输方式。例如,对长距、大量、时限较宽松的货物,可能优先采用成本低、载量大的海运或铁路运输;反之,对小批量、紧急货物,则倾向选择空运结合公路运输,以平衡时效与成本,并实现快速配送。故此,多式联运路径规划是通过权衡多种因素,灵活组合运输方式,按需定制策略,旨在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积极响应绿色物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2.2转运节点与衔接优化

  在多式联运路径设计与实施中,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转换环节极为关键,影响物流效率和成本控制。为此,多式联运规划重点关注转运节点布局与时间衔接优化,如在交通枢纽、港口、机场等设置节点,确保顺畅高效转换,降低货物中转等待时间与操作成本。此过程涉及节点选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以利于货物快速装载、卸载及完成相关流程。规划中精密计算运行时间,紧密衔接各环节,制定合理转运时间表,考虑运输工具时序、装卸效率、清关速度等因素。通过精细化管理,多式联运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周转时间与成本,增强了供应链灵活性和可靠性,有力支撑了贸易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操作中,依赖于先进的信息系统、智能调度平台及严格质量监控体系。

  2.3成本与效益分析

  在多式联运路径规划中,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意味着在确保满足时效性、安全性、准确性及经济性等客户需求的同时,全面优化物流成本,涵盖运输、装卸、仓储、保险、税费等各项支出,通过精细化分析与设计,选择高性价比运输方式、优化装卸流程、降低仓储成本、合理选购保险、合理避税等措施,力求最小物流成本和最高成本效益比。实践中,通过优化运输网络、整合物流资源、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物流行业发展与社会效益提升。

  2.4环境与可持续性考虑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立,绿色物流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与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式联运路径规划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济效率和运输速度等指标,而是将环境影响评估纳入了决策的核心范畴。在规划多式联运物流路径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运输方式所带来的环境负担,特别是针对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等关键环境指标进行严谨的计算和评估。

  具体来说,在选择和优化运输方式组合时,应当对比分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在单位运量下的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效率。例如,铁路和水路运输通常因其载运量大、单位能耗低而被视为相对环保的运输方式,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紧急配送或偏远地区运输,可能需要结合公路或航空运输,这时就需要对碳补偿措施、新能源车辆和清洁能源船舶等低碳解决方案加以考虑,以抵消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

  同时,多式联运路径规划还应鼓励采用先进的运输技术和管理模式,如智能调度系统、节能驾驶技术、零排放交通工具以及优化的装卸与储存程序等,以降低物流活动的环境足迹。此外,还应积极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建设,鼓励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通过立法、政策引导和技术研发等手段,共同致力于降低物流产业的环境影响,促进物流业向着低碳化、环保化方向转型升级,从而有力地推动物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5不确定性因素应对

  规划多式联运路径时,须考虑物流运输的众多不确定性,如交通状况(拥堵、事故、施工等)、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季节性影响)及政策变动(运输、贸易、税收新规)等,这些因素影响运输效率、准时性和客户满意度。因此,路径规划需兼具弹性与韧性,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以实时监测、分析并预警潜在问题,同时配备应急调整策略,以便于面对突发情况时能迅速调整运输方式、路线和时间,采用备用路线、优化调度、预备预案,并加强跨运输方式协作,确保物流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服务连续性。

  3.装载约束下的多式联运物流路径优化策略

  装载约束下的多式联运物流路径优化策略,是一种在充分考虑货物属性、运输工具载重限制、运输成本、运输时间以及客户需求等多元约束条件下,制定最优物流路径的方法。该策略旨在最大化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满足不同运输方式的装载能力和客户需求。

  首先,明确装载约束的具体内容。这包括但不限于货物的总体积、总重量、特定尺寸、危险品等级等物理特性,以及各类运输工具如卡车、火车车厢、集装箱船、飞机货舱等的实际承载能力。在路径规划阶段,需要确保所有选定的运输环节都能够满足这些装载约束条件,防止出现超载或无法装载的情况。

  其次,建立多式联运物流路径优化模型。依据装载约束和其他相关因素(如运输成本、时间窗口、转运便捷性等),通过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如混合整数规划、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来寻找最佳的运输方式组合和运输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单程运输的成本和时间,还要重视转运环节的效率,确保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流畅,尽量减少中转等待时间。

  再者,动态调整与实时优化策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运输成本波动、运输工具可用性变化等实际情况,需要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灵活调整物流路径。例如,当某种运输方式的装载能力受限时,应及时寻找替代方案,或重新分配货物以满足装载约束,同时确保整体运输效率不受太大影响。

  此外,引入智能调度和协同管理技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调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装载利用率,降低无效运输和等待时间,从而在装载约束下达成最优的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

  结论

  本文研究了装载约束下的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模型的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然而,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问题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问题、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进一步完善装载约束模型,考虑更多实际因素的影响;二是探索更加高效的求解算法,提高模型的求解速度和精度;三是加强多式联运物流路径规划与其他物流环节的协同优化研究,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优化运行。

  参考文献  ·

[1]张哲辉.多式联运助力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J].综合运输,2014,36(1):46-49.

[2]何黎明.中国智慧物流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6):3-7.

[3]诸葛恒英,齐向春,周浪雅.美国铁路多式联运发展的启示[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38(12):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