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及抑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及抑郁分析

张兰海1 高红燕2 潘青阁3

1.邯郸二八五医院 河北 邯郸 056000 2.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北 邯郸 056300 3.沙河市医院 河北 邢台 0541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这一综合方案,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就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人数一致均为38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认知能力评分和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减轻抑郁情绪,促进整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心理干预;急性脑梗死;抑郁;康复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然而,除了身体功能的受损,脑梗死患者往往还伴随着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状是最为常见且影响深远的一种。据统计,近九成的脑梗死患者在疾病发作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而这些症状不仅会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还会直接影响到康复治疗的效果[1]。面对脑梗死患者的抑郁问题,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地恢复受损的功能,减轻患者对生活的依赖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针对抑郁症状的心理干预则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抑郁的发生和发展,为康复治疗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本研究将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疗效及抑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就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人数一致均为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0~74岁,平均(53.94±1.37)岁;研究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1~76岁,平均(54.62±1.45)岁。相比两组各项基本资料,P>0.05,比较差异不明显,可对比。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措施为:①在早期或软瘫期,患者采用卧床位姿,床头抬高,每2小时翻身。进行患肢 passively 活动训练,包括按摩和各关节活动。②在中期或痉挛期,患者进行患侧上、下肢的分离运动和控制能力训练,同时进行坐位双上肢旋后支撑位训练,患侧腕、踝关节缓慢背伸牵张练习,以及患肢单腿搭桥练习。③在恢复期,进行四肢的协调训练,步行及日常生活技能训练。④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患侧手持餐具进食、梳头、穿衣等,每次20至30分钟,每天1至2次,在家属和护士的监督指导下进行。⑤进行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等,改善肢体功能。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①通过入院健康宣教,科普相关医院规定、疾病知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以增强患者的主观抗病能力和信心,促使其更积极地参与治疗。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医生耐心细致地解释相关信息。②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调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与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根据患者情绪反应,采取不同心理干预,如心理疏导、支持性治疗、认知矫正等,以减少抑郁情绪。

1.3观察指标

(1)患者抑郁程度采用HAMD量表评定,<7分为正常,7~17分为轻度抑郁,17~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认知能力评估包括20个项目,总分91分,高分表示认知能力强;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90-100分为独立、60分以下为完全依赖[2]。(2)康复效果参考患者HAMD评分,治疗后HAMD减分率>90%为治愈,60%~89%为显效,30%~59%为有效,<30%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对本研究所得结果中的数据展开分析,比较数据间的相关性,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进行处理,以±s作书面形式呈现,计数资料则通过2检验进行处理,以%作书面形式呈现。

2.结果

2.1两组患者HAMD、认知能力评分和BI指数对比分析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认知能力评分和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数据参考表1。

表1  HAMD、认知能力评分和BI指数比较±s

组别

n

HAMD评分

认知能力评分

BI指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8

22.45±2.73

19.36±3.11

55.08±5.43

63.09±7.42

29.13±5.92

40.06±7.35

研究组

38

22.51±2.84

13.62±2.39

54.75±5.72

83.56±7.23

29.88±5.76

51.24±7.68

t

0.094

9.021

0.258

12.180

0.560

6.483

P

0.926

0.000

0.797

0.000

0.577

0.000

2.2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比分析

研究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数据参考表2。

表2  康复效果比较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38

8(21.05)

7(18.42)

11(28.95)

12(31.58)

26(68.42)

研究组

38

17(44.74)

10(26.32)

7(18.42)

4(10.53)

34(89.47)

2

13.329

P

0.000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早期介入,这些措施有望在多方面对患者的康复疗效和抑郁情况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认知训练,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受损功能。这种训练不仅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还可以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生活的自主控制能力,从而降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3]。其次,心理干预在减轻抑郁情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患者理解并应对负面情绪,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增强其康复信心,进而促进康复效果的提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抑郁评分降低,认知能力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早期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在改善抑郁患者的康复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抑郁情绪和增强康复信心,这些措施有望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好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霍颖.肢体康复训练结合认知心理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肢体功能、心理状态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 33 (03): 353-356.

[2]李成.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观察[J].人人健康, 2018, (18): 67+243.

[3]于慧.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37 (08): 947-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