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选线对公路选线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政策选线对公路选线的重要性

杨小龙

身份证号:530127198605191790

摘要: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提出,各个行业主管部门都分别提出了相关政策文件,保证各自行业高质量发展,公路交通领域,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密切,相关行业部门出台的最新政策,轻则影响公路工程方案,重则否定路线走廊。所以只有清楚各个行业主管部门最新政策,根据最新政策布设路线方案,才能避免路线方案反复调整,稳定项目工程投资,缩短项目推进周期,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关键词:政策、路线设计、工程方案

公路设计审查过程中,需要诸多报建材料支撑,以云南省为例,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相关材料有以下几项:州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请示文件(含符合性意见)、初步设计全套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行业主管部门资金安排意见(或审查意见或融资方案)、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评审意见或批复或不涉环境敏感点的情况说明、水土保持方案或批复、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或评审意见或批复、项目安全性评价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或评审意见或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意见、文物普查报告评审意见或批复(《建设工程文物保护意见书》)、矿产压覆报告评审意见或批复、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或审查意见、通航条件与通航安全影响评价审核意见、桥梁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省界接线协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审批意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及在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审批意见、风景名胜区内建设活动许可、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审批意见、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机构、项目关键岗位负责人情况表、外业勘察与地质勘察指导书、项目沿线州、市、县、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高速公路路线走向的认可签字、项目沿线州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县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对项目征地拆迁数量、费用等的认可签字、“能通全通”工程用地缴费凭证、其他(比如项目审查过程中针对项目具体要求的材料)。部分项目未涉及全部报建材料,但大多数项目均需要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等报建作为附件,且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政策越来越严格,有可能前几年可行的方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最新政策后,导致项目方案不可行,另行选择走廊带的情况发生。

    一、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对路线方案的制约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环境影响评价也成了制约公路路线方案的重要因素。建设项目周边存在自然保护区、亚热带雨林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均需要做不可避让性论证、生物多样性论证,通过论证不可避让后方可占用。本人于2019年参与并负责的思茅至江城(整董)高速公路初步设计过程中,就遇到路线方案压占成片亚热带雨林区域,导致路线方案走廊带发生改变的情况。

思茅至江城(整董)高速公路工可报告于2018年编制完成并取得批复,工可推荐方案中,K46+000~K58+000那可岭至中董村段为沿踏青河布线的沿河线,工可报告审批过程中,环评单位已提出踏青河两岸均为成片亚热带雨林区域的问题,由于2018年以前对环境保护问题的不够重视、以及以前政策允许高速公路项目压占成片亚热带雨林区域,故工可报告顺利取得批复。开展初步设计时,我公司按照工可推荐方案走廊带进行优化路线方案,并开展了地形图测量、地质勘探等所有初步设计工作,但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环评单位提出,由于环保部门最新政策为不允许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压占成片亚热带雨林区域,建议采取完全避让亚热带雨林的方案,压占成片亚热带雨林区域的方案环评报告无法通过评审。

根据环评最新政策及意见,我单位提出了向北侧山体打隧道绕避成片亚热带雨林区域的越岭线方案。原工可走廊的沿河线里程长23.751km,隧道为1916.5m/4座,桥梁为15150.68m /39座,桥隧比71.86%。避让亚热带雨林的越岭线方案里程长21.29km,隧道为8587.5m/7座,桥梁为8527.38m/23.5座,桥隧比80.38%,桥隧比较原方案增加8.5%。

由于环保政策对亚热带雨林保护力度的加大,导致了项目23.75km的路线走廊带发生了变化。所以只有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最新政策选择路线,才能避免路线走廊带反复修改,稳定路线方案。

二、用地审批政策对路线方案的制约

每个建设项目的开工,都需要取得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近年来,用地预审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占用的论证。2022年9月5日,《耕地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为了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的政策越来越严格,公路设计过程中,路线方案的选择,需要对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占用进行不可避让论证,不得以节约工程投资为理由,在可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情况下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否则在用地预审阶段,土地主管部门不予批复用地。云南省用地审批部门还提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得超过整个项目总占地面积20%的要求,对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超过项目总占地面积20%的用地预审不予接件。

本人于2022年参与的国高网G60沪昆高速富源(滇黔界)至麒麟段扩容工程(SJ-2标段),在初步设计开始阶段,就按照尽量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的原则进行路线选择,先收集了路线经过县区的三区三线资料,根据最新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图斑,采取最大限度避让的方式选线,但线性工程确实无法完全避让永久基本农田,最终初步设计完成后,占用基本农田61.2997公顷,项目总用地280.3843公顷,基本农田占比约21.86%。项目开展用地预审后,由于基本农田占比超过20%,土地主管部门不予接件,要求将基本农田占比降低至20%以下。

由于前期选线阶段,就按照尽量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的原则进行布线,故难以通过调整路线降低基本农田占用。核查全线路线方案后,整理了本标段采取填方改桥、路堤墙改为路肩墙、加强边坡防护后收坡等措施,能够减少基本农田占用,最终调整工程方案,桥梁增加880m,挡墙增多、边坡防护增多,建安费增加约1.9亿元,将基本农田占比控制至19.5%。

用地预审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占用进行不可避让论证,控制基本农田占比低于20%以外,还需对基本农田补划,占一补一,占补平衡,无法补划的,不予审批用地。

    三、洪水影响评价政策对路线方案的制约

公路路线跨越河道、沟渠的,需要开展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洪评审查要点中要求,河道内应尽可能减少桥墩数量,宜一跨跨越主河槽,不能一跨跨越的,跨径不应小于40米。跨滩地、库汉、湖汉的,公路桥梁跨径不应小于40米。

因此,公路路线跨越河道的,应首先收集相关河道的河道管理范围线、水文资料等,布设路线时,路线服从一跨跨越河道桥梁的设计要求,并保证桥梁净空要求,避免因洪评不通过导致路线方案调整。

    结束语

   公路路线方案是控制工程规模、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只有掌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最新政策,作为选线过程中的控制因素,才能避免路线方案、工程方案反复调整,合理控制工程投资,保证项目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云南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指导手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