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桥接系统治疗下肢长骨干陈旧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改良桥接系统治疗下肢长骨干陈旧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杨兵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桥接系统治疗下肢长骨干陈旧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22年1月-2023年12月,60例患者纳入研究,在数字随机表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普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桥接系统治疗,分析两组患肢的优良率以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较高,p<0.05;观察组患肢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且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桥接系统在下肢长骨干陈旧性骨折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改良桥接系统;下肢长骨干;陈旧性骨折

下肢长骨干骨折是指发生在大腿骨(股骨)、胫骨或腓骨等长骨的骨折。这些骨折通常由于外力作用、运动损伤或其他意外情况引起,导致骨干断裂[1]。这类骨折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如严重创伤、骨质疏松、感染等,导致愈合受阻或形成骨折不愈合。陈旧性骨折不仅会导致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骨感染、关节僵硬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改良桥接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术治疗技术,通过外固定装置稳定骨折端,提供良好的骨折愈合环境,促进骨折的愈合。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内固定术或保守治疗,改良桥接系统具有许多优势,如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恢复快等,整体效果较高。基于上述,本文旨在分析改良桥接系统在治疗下肢长骨干陈旧性骨折中的应用情况及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伦理审查,患者均知情同意。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 2022年1月-2023年12月,60例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患者均符合下肢长骨干陈旧性骨折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经影像学证实;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存在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③存在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者;④患有传染性疾病者;⑤精神障碍不可自主沟通者;⑥治疗禁忌症者。在数字随机表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比较,得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资料以表格形式展示,见表1。

患者临床资料(±s),[n(%)]

组名

例数

年龄

平均年龄

男/女

观察组

30

41~79

62.35±3.38

17/13

对照组

30

40~77

62.33±3.37

16/14

X2/T值

0.023

0.433

P值

>0.05

>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普通加压钢板治疗,在股骨外侧进行切口,随后将骨痂剥离,然后复位骨折,利用克氏钉进行固定,选择合理的锁钉板,连接骨折近端和远端,根据患肢情况,实施螺钉固定。

观察组实施改良桥接系统治疗方案,取患者仰卧位,将患肢垫高后,以患肢股骨干断端为中心,在股骨外侧进行切口,长度为30cm,逐层切开后,将股骨外侧骨膜进行剥离,随后显露骨折端,分析患肢骨折情况,清理断端,进行复位,利用2枚拉力螺钉进行固定,牵引持骨钳维持下,将复位的股骨中段与股骨下段实施临时固定,安装模块后,调整位置,在固定螺钉下进行固定,随后将连接棒以及固定螺钉进行上部固定,骨折对位线良好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①患者功能情况,采用Johner-Wruh表[3],优:患肢骨折畸形以及移位完全恢复;良:骨折畸形、移位趋向正常范围,与活动方向一致;差:未达到上述标准。②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

1.4统计分析方法

选择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Johner-Wruh表,得出观察组优良率较高,p<0.05。

2患者恢复优良率分析

组名

例数

优良率

观察组

30

14

14

2

93.33%

对照组

30

10

12

8

73.33%

X2

4.320

P

<0.05

2.2手术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肢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且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手术情况分析

组名

例数

骨折愈合时间(周)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观察组

30

12.17±4.85

6.12±1.18

75.22±10.56

315.92±40.66

对照组

30

19.22±5.62

8.95±1.72

85.92±11.31

351.51±45.36

t

5.202

7.431

3.788

3.200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下肢长骨干陈旧性骨折常常伴有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软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肢的生活质量,普通加压钢板治疗虽然能达到一定效果,但是术后恢复时间较差,且术中出血量较高,因此整体效果较低[4]

改良桥接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处理这些问题,提供良好的骨折愈合环境,促进骨折的愈合,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5]。首先改良桥接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稳定性,稳定骨折端的位置,防止骨折的进一步移位和畸形愈合,有助于保持骨折的解剖学复位,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同时手术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压力和稳定性,促进骨折端的愈合,减轻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降低感染的风险,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另外,改良桥接系统的操作相对简便,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6]

学者宋富立[7]等人,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其研究结果肩关节功能优25例、良4例;HSS评分优22例、良5例、可2例,Sanders评分优55例、良10例、可6例;Kolmert评分优55例、良9例、可6例、差1例。认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固定可靠,愈合率高。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观察组优良率93.33%,对照组为73.33%。

综上所述,改良桥接系统在下肢长骨干陈旧性骨折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勇, 李瑞语, 查兴胜.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疗效及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 22 (08): 847-850.

[2]姚兆鹏, 彭源祥, 徐思思.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及骨盆骨折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 (05): 14-17+108.

[3]姜叶飞, 黄伟. 桥接组合式固定系统用于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观察[J]. 浙江创伤外科, 2022, 27 (03): 509-511.

[4]姜华昌, 岳长峰.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对股骨干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 12 (15): 33-36.

[5]王英彪, 曾展鹏, 郑伟杰.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人工髋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 2021, 32 (15): 2001-2003.

[6]官昊月, 韩健, 粟玉斌,等.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C型骨折[J]. 临床骨科杂志, 2021, 24 (03): 420-423.

[7] 宋富立, 池洪波, 倪建峰,等.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 37 (08): 87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