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祝丹丹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430200

摘要:目的:分析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观察组采用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消毒隔离、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护理文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儿科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团队协作;风险防范式护理;儿科;护理管理;

儿科收治的患儿年龄较小,言语表达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临床管理期间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以及投诉事件,影响医院整体形象及核心竞争力[1]。团队协作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效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风险防范式护理为临床常见护理模式,在降低临床医疗纠纷风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患儿80例以及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0.5~5.0岁,平均(3.28±1.2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3.0d,平均(1.81±0.37)d。对照组护理人员10名,均为女性;年龄25~43岁,平均(30.67±2.88)岁。观察组患儿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0.5~6.0岁,平均(3.21±1.2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4.0d,平均(1.75±0.30)d。观察组护理人员10名,均为女性;年龄27~44岁,平均(30.78±2.8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本研究经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包括遵医嘱对症用药,监测生命体征,为患儿及其家属介绍相关疾病知识,遵医嘱完成采血以及输液等操作,为患儿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等[3-4]。观察组采用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①团队协作:护士长作为组长,选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团队协作护理小组,由组长定期组织组员开展儿科护理管理培训并考核,不断提高小组成员儿科护理管理专业水平。同时组长需要明确组员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职责,结合护理人员的特长下达护理任务,提高临床护理效率。此外,小组成员以改善患儿临床结局以及满足患儿生理护理、心理护理需求为核心目标,互相学习、监督,遇到困难时紧密配合,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减少护理投诉事件[5-6]。②风险防范式护理:a.儿科护理管理负责人需要根据儿科实际情况,完善儿科安全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抢救制度,预防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b.护理人员积极学习儿科护理管理专业知识,定期参与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分析潜在护理风险因素,并加强和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家属对儿科护理管理工作的支持与满意度[7-8]。此外,定期总结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应对策略[9]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采用院内儿科护理管理质量评价量表评估,评价指标包括消毒隔离、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护理文书,各项满分均为100分。②观察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包括给药错误和仪器操作失误[1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则以(x±s)表示。另外,采用t值和χ2检验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在P<0.05的情况下,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消毒隔离、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护理文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比较x±s,分)

组别

n

评估标准

防控流程

制度落实

质控管理

对照组

10

82.56±4.98

83.15±4.79

82.19±4.99

85.49±5.22

观察组

10

88.68±4.76

89.42±4.46

89.32±4.10

91.81±4.77

t值

3.789

3.462

2.341

3.85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给药错误

仪器操作失误

总发生

对照组

40

3

4

8(17.5%)

观察组

40

0

1

1(2.5%)

P值

<0.05

3讨论

在患儿治疗期间,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以确保患儿治疗期间得到专业的监护,保障患儿的安全。儿科常规护理能够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护理和监护,但缺少针对性,护理效果有限。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生理结构、护理需求不同,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专业的护理沟通技巧与疾病管理技能,不断进行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护理质量[11]。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注重团队协作。研究表明,团队协作能够根据医护人员技能特长合理分配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护理资源,提高临床护理效率。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使其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从而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护理中。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提供综合性护理方案、预防和管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沟通和协调,优势明显,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验,促进患儿康复[12-13]。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消毒隔离、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护理文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投诉以及护理风险事件。综之,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儿科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继伟.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7):137-139.

[2]王吉英.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034):182-183.

[3]徐宗泽.细节管理与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比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00162-00162[2024-03-26].

[4]夏经慧,蒋月姜,刘先芬.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2.

[5]刘杰,谷青.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20年7卷12期,179-180页,2020.

[6]盛蓉辉,王丽娟,邰静.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2):1.

[7]陆妮妮.关于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

[8]冯伟伟.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前沿,2018.

[9]顾幼丽.层级管理联合绩效体系改革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J].2019.

[10]徐秀英,陈志燕,朱黎幸.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2018.

[11]仇玥华.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23(11):111-113.

[12]孙立颖.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8):3.

[13]陈红.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6):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