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的儿童友好型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博物馆展览的儿童友好型设计研究

陈姝聿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博物馆受众群体的不断变化,博物馆展览形式及方法也在时刻发生转变。近年来,博物馆开始成为广大儿童的重要社会实践基地,但由于博物馆展览模式方法相对传统,致使儿童在参观游览中无法获得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儿童友好型设计是改善博物馆展览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博物馆展览中儿童友好型设计展开全面探讨和研究,以期能够为广大业界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儿童;友好型设计

1 博物馆展览儿童友好型设计的重要价值

1.1拓展博物馆受众群体

一直以来,博物馆的主要受众为中老年人为主,这是由于传统博物馆展览方式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感受展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儿童青少年也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受众群体,并且相关方面的展览活动也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儿童友好型设计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应用,使得展览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贴合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如此便实现了博物馆对儿童群体吸引力的强化与提升。

1.2强化博物馆教育功能

社会教育是新时期博物馆的重要工作方向,而要想全面落实社会教育功能,就必须将儿童青少年作为重点教育对象。在过往的展览实践中,博物馆虽然采取多种举措将儿童带入场馆内,但由于展览方面缺乏针对性设计而导致儿童未能系统全面理解展览活动的主题和内涵,进而也就丧失了教育功能。儿童友好型设计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其最大的价值在于相关展览设计都在服务于更好的向儿童进行展示与叙述,并使其建立系统全面的认识。

2 博物馆展览儿童友好型设计的注意事项

2.1符合儿童认知特点

相比成年人,儿童在思维理解能力以及知识储备方面都相对薄弱,因此在参观博物馆展览活动时,往往对展览事物以及其背后的价值寓意一知半解,因此要想保障展览设计具备儿童友好型属性,就必须确保展览内容符合儿童的理解和认知。基于此,在博物馆展览儿童友好型设计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确保儿童能够在参观游览中吸取知识,这便需要运用更加通俗易懂的展览表达方式,例如视频动画、互动游戏等形式。除此之外,博物馆展览设计工作还要尽可能的增添一些思维拓展内容,使儿童在参观中能够思考和判断,从而达到开发思维能力的作用和效果。

2.2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活泼、好奇是6~12岁阶段儿童的重要心理特征,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这个特点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尤为凸显。相对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事物,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展示的物品、内容不仅独特、多样,同时还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因此大多数儿童在博物馆展览中都十分兴奋和积极。为达成理想的教育效果,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展览中增加一些夸张、趣味的展览要素,能够在刺激儿童感官的同时激发其探索欲和求知欲。这里要求设计人员充分重视展览馆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合理运用灯光与空间等要素,如此才能为儿童打造一个独特的探索氛围。

2.3符合儿童生理特点

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因此普遍存在视高不足的问题,当博物馆展览内容摆放位置较高时则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感官体验。基于此,博物馆展览儿童友好型设计中必须充分考量儿童的感官体验,例如展柜的高度、展品的摆放角度等,要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参观需求。除此之外,儿童由于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为避免儿童参观过程中出现磕碰、砸伤等危险行为,博物馆展览设计中也要强化儿童安全防护设计,例如在一些儿童感兴趣展品前添加扶手,亦或在展柜前设置儿童站台,这些细节不仅能够满足儿童的参观需求,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儿童受伤的问题。

3 博物馆展览儿童友好型设计的思路方法

3.1展览内容的优化

在博物馆展览儿童友好型设计中,展览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确保展览内容符合儿童的基本特点才能达成儿童友好型设计目标。展览内容是指博物馆展览活动中为儿童呈现的展品和场景,为符合儿童的相关特点,需要对展览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与完善。一方面,在展品设计中要做到便于儿童理解和认识,为此文物展示重心可以倾向由数字展品取代实物展品进行展示,通过多媒体屏幕播放文物并加以介绍,能够更好的帮助儿童加深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在场景设计方面也要贴合展品的功能属性,设计人员可创设一些特定的展品情境,例如古人的生活场景、展品的使用场景等,这些场景也有利于激发儿童的联想。

3.2展览形式的创新

一直以来,博物馆展览活动工作重要采用了以物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而相应的展览形式虽然烘托出展品的珍贵与价值,但却无法给参观者带来良好的感官体验。在博物馆展览儿童友好型设计中,展品的展览形式必须做好以人为中心,特别是尊重儿童的认知、心理和生理特征,如此才能为儿童带来新颖、丰富的感官体验。在具体的展览设计实践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展示文物,亦或通过相关视频制作来叙述展品的时代背景或发生故事,这种简单易懂的展览形式更容易获得儿童的青睐。另一方面,博物馆展览活动还要注重儿童的参与感,通过游戏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展览活动,例如AR、VR技术应用,以及游戏APP开发等,能够使儿童获得沉浸式参观体验,并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3.3展览空间的塑造

展览空间设计是博物馆儿童友好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空间的塑造不仅能够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向儿童进行展品故事叙述。目前,为充分开发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展览设计中普遍采用了叙事性传播方式,即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来增加观众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儿童的特点,在运用叙事性传播理念时需要对展览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这里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展览主题创设不同展示单元,并对展品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能够向儿童传达一个清晰完整的认知。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要合理运用灯光、场景造型以及多媒体设备等要素来丰富和塑造展览空间,进而给儿童带来一个极具趣味又能获取知识的游憩场所。

4 结语

新时期,儿童成为博物馆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将博物馆作为假期的休闲游憩场所,并在游玩的同时学习民族历史以及文化知识。为更好的服务于儿童,以及强化博物馆自身的社会教育功能,需要在展览设计中融入儿童友好型设计要素,这样才能够给儿童带来优质的观游体验。从专业角度来看,儿童友好型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特征,为此需要广大从业者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工作,进而推动我国博物馆展览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翟威. 博物馆展览的"儿童友好型设计"研究[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15):123-125.

[2] 郑晶. 博物馆儿童教育展览模式的建构与应用 [J]. 中国博物馆,2021(2).

[3] 穆志昕. 科学博物馆新媒体展览的儿童交互体验研究[J]. 商品与质量,2020(39):68.

[4] 姚翔宇. "游戏场" ——认知发展理论视野下的博物馆儿童主题空间与展览设计[J]. 设计艺术,2022(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