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对基层审计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高原对基层审计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唐虎  马啸龙

陆军勤务学院 400700

乌鲁木齐审计中心830020

摘要:基层审计工作面临任务繁重、资源有限、人员素质不高和监督力度不足等困难。为了应对这些困难,可以加强基层审计机构建设、提高人员培训力度,采取创新审计方法和加强监督力度等对策。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严格督导考核,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质量和影响力,促进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原;基层审计人员;工作绩效;影响

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变得日益普遍,审计领域也不例外。大数据的引入,使得审计有了更加广阔的数据源和更为深入的分析手段,给传统审计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在基层审计机关,大数据的运用更是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在这个全新的审计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并利用大数据,将直接影响到其审计质量和效率。因此,本文将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基层审计机关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工作提供参考,以期助力其更好地适应并利用大数据,提高审计效能。

1高原对基层审计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

在前人的研究中,职业高原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绩效、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王忠军,2015;刘丽丹,2017;曾莉,2021)。白光林(2011)认为,如果员工在工作中付出了努力,但是得不到职业发展的动力,相反长期处于职业高原会滋生不良情绪,造成心理上失衡,继而对工作行为与成果产生负向影响。仇艳梅(2018)研究发现,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另外张婕、徐梅(2018)指出,长期从事重复单一的工作使工作人员很难提高自己,容易引起职业倦怠。基层审计人员作为一类特殊的公务员,长期处于职业高原状态会受职业发展停滞的无力感和挫折感影响,降低工作积极性,对审计工作的满意度和情感投入会相应减少,审计工作绩效也随之减弱。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员工与组织需要物质与情感的交流,从而使成本与收益保持均衡。就基层政府审计机关而言,一方面,审计人员享受审计组织提供的薪酬福利、社会地位、晋升机会与情感依附的资源等,另一方面,用审计工作中的付出与业绩回馈组织。因此,审计人员绩效受社会交换关系影响较大。当基层审计人员预见未来自己的职位和薪酬很难提高,审计工作上也很难有新的突破,就会对自己努力付出的工作投入与不符合预期的回报产生不公平感,社会交换关系失衡,导致审计人员的放慢工作速度、降低劳动效率、被动做出行为等消极行为,对审计工作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2基层审计人员工作绩效对策

2.1加强基层审计机构建设

首先,应当加大对基层审计机构的投入,提高审计人员的待遇水平,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审计队伍。可以通过增加薪资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等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审计机构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开展。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严格执行审计规范和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此外,还应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组织专业培训班、举办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要鼓励审计人员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议和培训课程,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和专业技能。通过加强基层审计机构建设,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强基层审计工作的影响力,为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2.2增强基层审计人员培训力度

第一,制定系统化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可以根据审计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工作任务,制定培训课程和教材。应涵盖审计理论、方法和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培训的实践性,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审计人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第二,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培训效果。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在线培训和远程教育,让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同时,要注重实地考察和实习实训,让审计人员能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提高实践能力和经验积累。第三,鼓励审计人员自主学习,激发个人潜能,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学术研究和专业交流活动,提供学习资源和平台,让他们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通过增强基层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基层审计工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3搭建技术平台,为大数据审计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数据信息的膨胀爆炸相继迸发,大数据审计成为审计机关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应尽快建立适应审计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审计人员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审计结果研判、问题原因分析、审计疑点追踪上来,从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制度、政策等宏观层面思考问题。一方面需要探索大数据在各类审计项目中的应用。不断提升业务人员对大数据审计的认识及实战能力,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积累大数据审计方面知识和经验,实现审计方法与手段的更新,达到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大数据共享机制。依托“金审工程”开展,自上而下,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审计成果和信息的多层级共享运用。让基层审计机关能开展一定范围内的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的数据关联分析,从而真正做到大数据审计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同时要严格把控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流程,严格数据访问权限机制和数据设备安全管理,严防数据泄露。

2.4健全长效机制,提升审计整改公信力

一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基层审计机关要在履行审计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及时研究审计查出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对审计整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县级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监督。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与审计监督的贯通协调机制。三是落实好审计整改部门的联动机制,各部门加强协作与配合,发挥监督合力。四是明确审计结果公告,在明确的法定期限之内,将本单位的整改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告,接受更多群体的监督。五是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将领导干部的个人审计及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相关干部的绩效考核,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

结语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单位数量多,情况复杂,新形势下国家对基层治理的重视和对审计整改力度的加强,都对审计整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全面提高履职本领,正确分析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保障审计工作高质量的同时,有效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静涛.大数据背景下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04):166–168.

[2]许璐,韩雨宁.基层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实践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经济师,2023(02):97–98.

[3]程军.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财富,2022(13):130–132.

[4]郝永红.大数据背景下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2022(03):84–85.

[5]袁翠翠.关于新时期国家审计的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23(07):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