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预算的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基于全面预算的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路径研究

李红梅

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024031

摘要:事业单位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社会责任,为了跟进时代的发展,优化事业单位的职责,需要在单位内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提升。同时,还可以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让单位的资金预算更加高效,推动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全面预算;事业单位;内控体系;路径研究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间存在着天然联系,全面预算不仅对单位内各项业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管控,还可以为内控体系的构建打好基础,让单位资金的管理更加高效,提升资金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质量和效果。

一、相关概念

(一)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单位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预测,主要分为经营计划和预算。其中经营计划还可以分为单位总计划和部门分计划两种;预算则包括销售业务、成本、现金、资本以及财务预算。在全面预算管理当中,预算的实施步骤可以划分为设定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审核、批准、调整、预算报告和评价这几步。从本质上讲,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根据市场的需求,并对事业单位内外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制定战略计划,并对销售、资金预算和成本预算等业务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渗透管理。

(二)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是指事业单位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执行程序,对单位开展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一般分为风险评估和控制、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以及评价和监督这四个部分。分别对事业单位经营业务的风险进行定期和科学评估,并在单位内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并做到决策、执行和评价相互分离独立于单位内,拒绝岗位间出现职能重叠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对单位的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等经营业务活动进行控制管理,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资金管理,最后就是需要建立评价和监督体系,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和建设水平进行评价,保证内部控制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三)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关系

在目标上看,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单位资金的控制力度,让单位的经济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强化;并且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增强单位的运营效率,目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此外,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事业单位内的经济活动的资金进行预算控制,并让单位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当中,进而有效提升单位的资金管理效率;内部控制主要通过提高管理质量来加强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效率。事业单位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便是资金,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事业单位必须积极融入市场,主动筹集资金并提升自身的资金运营能力,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在市场开展业务活动。而全面预算管理能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让单位的资金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为内部控制体系在单位内部的落实奠定了经济基础,让内部控制可以在单位内部获得更加高效的运用[1]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及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应的管理理念

目前,事业单位普遍没能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间的关系,并且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意识较弱,选择的预算编制方式也与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不匹配,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不能发挥出相应的效果,资金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较差。并且,由于事业单位未能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便会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内控体系在单位内相对独立地应用,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地角度参与内控体系构建,也并未基于内控角度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导致单位内的内控体系与全面预算管理没有形成相互配合的关系,二者皆在单位内缺乏运转的充足动力。

(二)预算控制机制不健全

事业单位内部预算控制机制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分事业单位会将上一年度财政批复的预算资金作为主要预算参考依据,但是却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预算管理的工作思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预算工作量,但同时也会极大降低预算的精准度,导致预算控制的力度大幅度降低。第二,预算执行力较弱,由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精准度较差,一些项目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得不再次申请预算调整,以获得更加充足合理的项目资金,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项目活动的资金过多的情况,这些都会导致单位资金使用混乱,甚至为资金侵占的行为提供了条件。第三,财务部分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不顺畅,这就让财务部门无法及时掌握预算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导致预算调整慢、资金拨款不及时等情况,使得单位的经营活动受到影响。

(三)预算考核机制不健全

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可以对事业单位的预算责任主体进行考核,然后再根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惩罚或者奖励措施,以保证单位内预算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部分单位内的预算考核机制并不合理,没能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并且过于重视考核结果,却对更深层的影响因素没有进行探究,导致预算考核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更有用的效果。并且,一些考核机制的指标过于片面,仅从费用控制的角度进行考核,反而忽视了绩效完成率、管理科学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评价指标的设计

[2]

三、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有效建设策略

(一)加强对全面预算和内控体系关系的认识

事业单位的领导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进行学习,并对其中预算管理的事前控制和考核评价这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加深单位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单位领导还需要积极学习内控体系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反作用机制,在内部监督、信息的交流与管理以及组织建设等方面积极参考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的经验,将二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此外,事业单位需要找到全面预算管理和内控体系相关联的关键点,将二者在单位内进行融合建设,进而为单位的资金管理控制提供更加优秀高效的管理制度。

(二)完善预算控制体系

首先,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管理的事前控制力度,对预算范围内的所有项目的实施可行性与最终效益进行预测和论证,保证项目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还需要让单位全体员工强化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全体员工共同协作开展预算工作,有效提升预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且还需要在单位内开展预算管理思维的培训,消除员工对预算工作的理解误区,并让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更加紧密顺畅,在单位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需要采用更加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不仅需要结合上一年度的预算数据进行参考,还需要结合本年度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确定预算范围,保证预算数据的准确性。最后,事业单位应当保证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让全体员工都能知晓资金的使用情况,自觉参与到预算监督当中,让单位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高效[3]

(三)加强预算考核

事业单位应当对预算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引进多维度的考核指标,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和成长这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第一,在财务方面,需要从盈利、运营、偿债以及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构建财务指标;第二,在客户方面,需要对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以及供应商的水平这三方面进行评价;第三,在内部流程方面,需要在服务控制指标、服务质量以及创新管理这三方面进行评价;第四,在学习和成长方面,需要关注员工的素质、文化等方面的成长,将员工的培训次数、培训完成率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同时还需要对员工的执行力和满意度进行考核。这样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对单位员工的成长和业务能力的发展提供方向。

(四)完善内控体系

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完善需要从内控目标、内控制度、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其中内控目标的设置可以起到良好的工作引领的作用,让单位后续的业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在确定目标之后,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完善,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适配的运行制度和运营模式,让内控制度在单位内的作用更加高效。最后,还需要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考核和监督制度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制度在单位内的落实,所以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岗位职责和项目实施标准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有效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约束性,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效果。

(五)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与内控体系的应用效果间存在直接影响的关系,所以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内控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单位内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并加强宣传,让内控人员意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让内控工作更加高效。同时,还需要对那些学习进步,思想积极的员工进行嘉奖,在内控人员间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让他们能共同学习进步,提升自身的内控素养。最后,需要在单位内引进高素质人才,让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4]

、结束语

综上,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现代化改革的发展,必须重视单位内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金瑛.以全面预算管理完善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思考[J].支点,2022,(12):123-125.

[2]苏涵.全面预算管理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21,(33):184-186.

[3]王芳.基于全面预算的基层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路径探究[J].当代会计,2021,(17):61-63.

[4]刘海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