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

崔雪梅

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人民政府 266200

摘要:农业经济管理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中,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调动农业生产要素,组织和协调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提升的过程。其内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已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中国农业经济管理也在逐步完善。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农业经济管理在传统模式下面临多重问题与挑战。由于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农民经常遭遇产品供需失衡导致的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其遭受经济损失。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并对环境造成压力。农民缺乏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不能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另外,受地理和交通条件制约,农产品流通中仍存在过多的中间环节和低效流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1.1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包括硬件、软件、人力等。但由于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导致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农村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导致信息化应用效果不佳。另外,信息化应用涉及各个领域和环节,需要农业从业人员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但由于农村地区的传统观念和文化背景等原因,农业从业人员的意识和态度相对滞后,也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涉及多种技术和标准,但由于各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导致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相对滞后,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化应用体系;政策和支持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相关政策和支持不足,也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这些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致信息化建设进度缓慢,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2)技术水平的滞后,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影响企业的竞争力;(3)导致信息共享不畅,数据处理和管理的能力较弱,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1.2信息化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因为受教育年限比较短,整体教育水平有限,所以整体经济与文化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但是作为农业种植的主要群体,农民对于信息化技术的理解有限,无法准确的了解与掌握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与价值。因为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影响,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这也是导致群众无法理解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接受程度比较低,同时农业经济管理期间信息化的建设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制约。农民群众属于农业生产的主体角色,同样也是农业信息化技术得以有效渗透与应用的重要实践主体,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期间,群众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接受程度会直接影响应用效果,同时也是目前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的主要问题。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策略

2.1推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

建设农业信息平台,集成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为广大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例如,可以建设数字农业信息平台,提供农业气象、土壤肥力、病虫害预警等服务,还可以提供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仪器、传感器等智能化互联,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可以在农田里安装智能化灌溉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实现自动化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农业大数据,为农民提供种植决策支持,预测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实现农产品品质检测等;推广移动互联网应用,实现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随时随地访问。例如,可以开发农业APP,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支持、市场信息查询、农资购买等服务,实现线上交易和线下配送,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建设农业云计算中心,为农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可以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为政府、企业和农民提供农业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2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

可以建立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培训机构,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操作和应用案例等方面,提高信息化技能和应用水平;建立信息化岗位评价机制,对信息化人才的能力和贡献进行评价,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能和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专业教育,培养更多的信息化人才。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设立信息化专业,引导更多的学生选择信息化相关专业,提高信息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推广信息化学习资源,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网络论坛等,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建立信息化专家库,聘请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信息化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2.3政策支持与创新激励

政策支持与创新激励在农业信息化的推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为农业信息化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农业经济的高效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是基础措施。对大多数农民和农业企业来说,信息技术的采纳和应用往往需要一定的初始投资,这在短期内可能会为其带来经济压力。而通过资金补贴、低息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资金支持,可以降低初始成本,为农业信息化的推进提供动力。同时,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关于农业技术引进和应用的相关税项,可以进一步激励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引进和应用信息技术。鼓励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可从更深层次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领域日新月异,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确保技术与农业实践紧密结合。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如创新奖励、技术竞赛等,激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研发更贴近农业实际需求的农业信息技术。此外,对于那些致力于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企业,政府除了提供资金和税收方面的支持,还可以提供如技术咨询、市场推广等全方位的帮助,促进其发展壮大。

2.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从实践工作中可以发现,农业信息化技术在推广方面需要有对应的示范基地作为支撑,示范基地在新技术的推广期间有着相当重要且突出的指导性作用。对此,需要结合农村地区实现信息化的建设,此时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示范性的基地,借助多样化的形式推动示范基地的建设,并保持示范基地高度信息化水平。在示范基地的建设期间,政府部门应当针对性的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尽可能保障当地农村居民可以正确的理解信息化技术,在获得农业信息的同时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综合水平,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结束语

本文以农业经济管理为切入点,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技术手段,以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度,推进农业数据标准化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水平和效益。

参考文献

[1]贾海琴.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思考[J].农机市场,2023(11):78-80.

[2]赵芳莲.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以甘肃为例[J].山西农经,2023(21):147-149.

[3]王浩磊.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探讨[J].上海商业,2023(09):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