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研究分析

张博敬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甲状腺结节是目前内分泌科的常见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日趋增加。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学“瘿病”范畴,其主要病因包括饮食水土、情志内伤和体质因素,发病与肝、脾、心、肾密切相关,而气滞、痰凝、血瘀则为关键的病理因素。治疗应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抓住病机因病因人用药。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临床极为常见。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医学检查技术的进步,近年来TN的检出率正逐渐上升。中医治疗TN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中医一直积极探索TN的病因病机,通过辨证论治选用合理有效的治法方药治疗TN,目前中医多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外敷疗法等方法,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一、中医对TN病因病机的认识

古医籍中无专一对应的病名及明确的病因病机探析,曾明星等认为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统属于中医学“瘿病”范畴,有“瘿瘤”“瘿病”“气瘿”“肉瘿”“石瘿”之分,并创造性地将“瘿结”与“结瘿”用于对TN症状和疾病的命名。瘿在《说文》中义为:颈瘤也。对于“瘿”这个病名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庄子·德充符》中就描述过“瓮大瘿”。现代医家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对TN病因病机有进一步的认识。彭建中《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瘿》中对于治疗TN指出“中医辨之为痰气交阻,血络瘀滞,故用活血化瘀、调畅气机、咸寒软坚之法。”左新河教授等认为TN起于情志不遂,以气滞、痰凝、瘀滞、湿壅为标,病变以肝脾为主。早期以气滞为主,称“气结”;病情迁延则发展为血郁,称“血结”。许芝银教授总结此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机阻滞,痰瘀互结。病性以实性病变为主,涉及瘀血凝滞,痰湿难化,气机郁结,病位虽在颈部,但与肝、脾胃、肾有着密切的关系。吕萌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得出TN以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和肝郁脾虚证最为常见,气滞、痰凝、血瘀为重要病机。李自尊等通过研究得出TN患者的中医证候以气滞痰凝、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他们同样得出了气滞、痰凝、血瘀是TN的重要病机。综上,TN发病与气滞、痰凝、血瘀密切相关,病位在肝脾、涉及心肾。疾病初期多为气机郁滞,津凝痰聚,痰气搏结于颈前,日久则可引起血脉瘀阻,进而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

二、中医辨证用药

临床上各医家对TN的辨证用药有着独到见解。衡先培教授在临床中将TN分成风寒湿阻、痰瘀互结、气郁痰结、肝肾不足4个主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并通过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经验方,如风寒湿阻症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选“结甲宣痹方”;痰瘀互结证治以化痰消瘀,方选“结甲痰瘀方”;气郁痰结证治以理气祛痰、软坚散结,方选“结甲方”;肝肾不足证治以培补肝肾、益气通络,方选“补肾通痹方”。随着年龄增长及糖尿病患病时间延长,TN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并从“方证相应理论”探讨糖尿病合并TN的防治初期以肝郁气结为主,多以大柴胡汤治之,中期以脾虚湿蕴为主,多以黄连温胆汤治之,后期以瘀血阻滞为主,多以桂枝茯苓丸治之。高思华教授等认为TN是肝脾肾同病而重在肝脾,以正虚邪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为病机特点,治疗上重在调肝调脾化瘀散结同时,亦强调调肾固本。曲超等通过数据挖掘对石岩教授治疗TN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石岩教授治疗TN时是在软坚散结的基础上辨证选用,其常用药物包括猫爪草、柴胡、甘草、香附、益母草等,其常用药对包括“柴胡-猫爪草”“柴胡-香附”等。临床医家治疗TN主要涉肝、脾、心、肾,病理因素多为气、痰、瘀三者为主,在治疗上多用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之法。也有医家另辟蹊径,陈宝贵教授认为TN病机多属气血失调,虚实夹杂。本病初期多在气分,久病则累及血分,继而化燥伤阴,阴虚阳亢,成虚热夹杂之象。在临床中常将TN分为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解郁,方用沉香郁金散加减;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痰瘀互结证,治以化痰散瘀,方用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肾阴虚证,治以滋阴潜阳,方用二至丸合消瘰丸加减。

三、中医药治疗TN的临床研究

1、内治法

王灿等在平消胶囊治疗TN的研究中发现加用平消胶囊治疗优于单纯限制碘的摄入,能减小结节直径,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有关。季晓洁等用消瘿散结丸治疗气郁痰凝型TN,通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尿碘水平,发现消瘿散结丸无增加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风险,并得出消瘿散结丸能显著缩小TN最大直径和甲状腺体积,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陈佳等用半夏厚朴汤治疗TN患者,发现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占据显著优势。对于甲状腺功能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无差异,表明中药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影响甲状腺功能。冯慧静等将86例T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优甲乐口服)与观察组(予以疏肝化痰消瘿汤治疗)分别进行治疗,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游离四碘甲状腺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表明疏肝化痰消瘿汤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且疏肝化痰消瘿汤治疗TN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2、外治法

针灸疗法。针灸治疗TN主要是通过对穴位刺激及经络传导以调节脏腑气血功能、改善机体内分泌紊乱,从而达到气血阴阳平和。黄金昶教授认为TN的形成与少阳枢机不利相关,气、火、痰、瘀壅结颈部是TN形成的基本病机。在治疗中采用定位疏剿法治疗本病,分为一疏二调三剿。具体治疗中,对金津、玉液进行点刺放血,颈部结节松解以解结通络,颈浅横纹针刺以横向疏通颈关,并运用左升右降针法以疏通少阳气机,使少阳枢机功能恢复正常,结节局部围刺以定点围剿加强针刺疗效。外敷疗法。对于TN的治疗,不能仅局限于一种治疗思路,《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中言道“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外敷疗法也是中医治法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疗法。冯皓月等结合《理瀹骈文》中“中医辨证之理、外治透皮吸收之理、膏可统治百病之理”的思想,以消瘰丸为基本方,加减用药、制膏外敷,协同内治法治疗TN,以达到化痰散结之效。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不仅可调和气血、脏腑功能,又能着眼于局部,达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灵活运用中药汤剂、中药外敷方、情志疏导、饮食调节多种治疗方法,效果更佳。

3、中药治疗

药理研究治疗TN常用软坚散结、消瘿化痰之法,在《神农本草经》中具有散结作用的药物有104味,其中擅长治疗瘿瘤的药物有:海藻、白头翁、连翘、夏枯草等。唐·李绩(苏敬)《新修本草》记载了瘿病的通用药“海藻”“昆布”“半夏”“贝母”等。海藻药用历史悠久,首见《神农本草经》“味苦,寒,无毒。治瘿瘤气……”,历代本草皆表明海藻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之效,主治瘿瘤、瘰疬等。研究表明褐藻多糖具有抗肿瘤的特性,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受褐藻多糖影响的主要途径包括PI3K/AKT、MAPK途径和半胱天冬酶途径。孙菲菲等基于网络药理学,通过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海藻-昆布”中活性成分主要有有槲皮素、ECKOL、花生四烯酸等可干预TN的发生发展,蛋白相互作用显示其活性成分可能是通过AKT1、IL-6、VEGFA关键靶点起作用。《神农本草经》云白头翁“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研究表明白头翁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迁移,抑制侵袭,诱导自噬和抑制血管生成来发挥抗癌作用。在白头翁中发现了68种皂苷,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抗微生物活性、器官保护等已被研究证明《神农本草经》云连翘:“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连翘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夏枯草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