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向阳而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向阳而开

刘俊浩

无锡市二泉中学

[摘要]当前,中学生安全事故、自残,乃至极端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侵蚀了教育的健康机体,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影响。如何适应新情况、新形势,帮助中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开发生命潜能,掌握自救技能,排解成长烦恼,规避成长风险,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面健康发展,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原则,生命教育的途径四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生命教育的有关问题,期望每一朵生命之花能向阳而开,越开越艳。

[关键词]新形势   生命教育  内涵  原则  实践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珍爱生命这一培养目标,并将生命安全与健康作为重大主题有机融入各课程。这将生命教育摆上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如何树立人本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生命主体,让每一个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是每一个教育人需要回答的命题。

一、新形势下加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一)开展生命教育是保障学生基本生命安全的需要。由于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突现与多发,自杀、溺水、交通、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导致的非正常死亡成为当前危及中小学生生命的首要原因。

(二)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生命教育是提升人的全面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社会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

(四)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二、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

生命教育的概念是: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掌握生存技能,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格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在生命教育的层次与内涵、方向与方法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生命教育具有以下三个层次

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首要的意义在于:对人的尊重,必须落在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尊重。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学生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等。因而,生命教育的对象首先应该是教师,只有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再学习,树立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关爱生命,呵护生命之花的成长。

生命教育的第二个层次: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

教育过程具有怎样的性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过程,学生的人格品质也是在过程中形成的。正因为教育过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学生的实际发展,优质教育一定建基于师生的善好生活。作为生命化的教育,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世界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景象,拥有一个无比美好的人生。

生命教育的第三个层次: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也就是学生的学习领域

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因而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重要主题和领域。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应该成为全部教育的追求。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原则

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使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通过生命教育,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通过生命教育,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通过生命教育,幸福从此熙熙攘攘,溢满心房。实施生命教育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生命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二)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原则。生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预防性教育为主,同时又必须对已经发生的青少年学生危机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预防是为了发展,发展是最好的预防,合理、有效的干预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三)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原则。自助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律与自我教育;互助重在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帮助;援助强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的积极引导和主动帮助,包括引导学生增强求援意识和应对技能。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的有机结合,形成互动互补效应,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搭建开放式的发展平台,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生命教育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生命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四、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的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一)国家课程教学实施中加强生命教育

中小学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国家课程,特别是要在语文、科学、生物、历史、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学科课程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特点挖掘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我校确立全员德育、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每年邀请专家进行生命教育方面的全员培训,经常性开展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研讨课、展示课、示范课活动和论文、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提升广大教师学科实施生命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二)专题教育推进中优化生命教育

要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人防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将上述专题教育统整于生命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思源校本课程群的开发之中做到有课程的实施者、实施时间、实施内容、考核评价、待遇保障,形成生命教育的校本特色。

(三)在实践活动中强化生命教育

生命之可贵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才能有深刻的理解。我校除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意义和如何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等知识外,更是通过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职业体验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懂得生命只有一次,学会珍惜;理解生命的意义,懂得生命中的每一天要学着给别人带来快乐,学会奉献;共同创造生命的价值,懂得在有限的生命中要为社会尽一份责任,学会创造;共同挑战生命的极限,让生活更精彩。如,我们通过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护理员,让学生了解生的坚强,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我们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与父母一起去上班职业体验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让学生感知到生活的不易;此外,我们还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

(四)在课题研究中推进生命教育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要求我们在生命教育中要将人与自然、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等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和自我保护的内容,探究生命伦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探讨与生命有关的社会伦理、科学伦理、人生信仰等问题,规划人生目标。要加强学校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来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促使生命教育的深入推进如,我校外语组以《体验式团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课题,将心理体验式团体辅导技术与英语学科相结合,从心着手,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体验。我校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职业启蒙:初中生劳动赋能计划》,通过课题研究、课题实践等方式推进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价值感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感。

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高贵的苇草,因为知道自己要死亡。正是基于对生命教育的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担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生命教育放在至高位置,因为无论是生命个体的存在,还是生命价值的彰显,我们都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宝贵性,多给他们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多给他们一些体验,让他们自己去感知他们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让我们真正高扬起生命的价值,反复吟唱生命的礼赞,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积极的存在状态——投入、倾注、热力四射、兴味盎然。让我们每一位孩子向阳而生,绽放灿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