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施工企业大商务管理的“四对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浅论施工企业大商务管理的“四对关系”

马瑞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23)

近年来,建筑业利润总额虽然持增,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业产值利润率相对较低,近两年更是连续跌破3%,已威胁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大商务管理体现的是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动态创效活动,更突出优揽、精管、细算和足收。当前,如何探索出一条以大商务管理促进项目效益提升的道路,重点提升“全员创造能力和项目价值贡献”,这是施工企业应对生存压力的现实需求。关键的关键,就要处理好大商务管理的四对关系。

大商务管理与投标策划的关系

经营是是大商务管理的“第一道工序”。如何选好标、投好标、干好标,必须注重标前策划的全面性、标段选择的合理性、报价编制的技巧性和不平衡报价的科学性。

核心之一:做细项目前期策划。标前策划是创效的源头。针对拟投标重点项目,施工企业要精准策划:一方面与设计单位、业主加强沟通,力争提前介入项目规划研究、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为业主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成立标前策划组,由拟任项目经理、项目商务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铁三角”深度涉入,重点做实现场踏勘、明确报价策略等内容。

核心之二:做优标前成本测算。企业市场经营团队,商务部门、技术部门以及拟任项目“铁三角”要全程参与项目标前事项,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图纸及合同为依据,梳理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赢利点、亏损点和风险点,通过交叉复核、共同确认,提高标前成本测算的准确度,并运用于投标决策。同时,要积极借助物联网、AI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区域中标项目的大数据库,对拟投标项目报价进行修正调整,理性放弃“自带隐患”项目。

核心之三:做实标后履约交底。项目中标落地后,一方面,企业要将标前经营的关键要点、合同条件准确全面向履约阶段交底。项目管理团队要了解报价策略、合同条件、量费调整等关键信息,并将项目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实施阶段逐步转化为价值。另一方面,企业要成立项目策划组,对项目的施工组织、安全质量、成本管理业务等进行系统策划。通过项目管理策划和商务策划的有机融合,解决标前策划与标后实施的断档问题。

大商务管理与组织架构的关系

项目部是出效益、出经验、出人才、出品牌的终端组织。在抓好传统的工料机等微观成本外,更要注重宏观成本的降低。

其一,注重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作为集团型建筑企业,常见的有直管、自管、代管和委管4种项目管理模式。近年来,两种新型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一是“项目群管理”的区域经理部。对区域内专业相同或相近、同一业主的项目由集团公司所属三级公司适时组建区域经理部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对外关系、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关键业务实行集中办公。如,有的企业更具体化,将“项目群”包含的项目数量控制在3~8个,年施工产值5~8亿元,每年在手任务15~20亿元,人均年产值600万元,区域范围控制在直径50公里以内。其二是非注册的区域分公司。针对有3个及以上在建项目且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主责区域,由集团公司所属三级公司设立区域公司,承接后台部分管理职能,以“管项目”“统资源”“维客户”“拓市场”为责任。

其二,注重项目管理架构的优化。项目部作为临时组织,其组织架构势必要以最小的生产投入、最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最优的资金回笼为原则。未来有限职能、有限授权、有限责任的项目架构将会焕发极大的活力。如,有的单位按照“因事设岗、按岗配人、一岗多职、一人多能”的原则,试点推行“大部制”改革,打破了项目传统“五部两室”刚性设置。有的单位对重点项目放权授权,让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有“组阁权”,在确保人员精干高效的基础上,极大提升了骨干员工参与项目创效创誉的动力。

大商务管理与项目履约的关系

没有履约就没有创效,就谈不上商务管理。项目履约作为大商务管理落地的执行环节,要杜绝“策划”与“实施”两张皮。

强化施工组织的科学性。“产值计划+工期节点”是生产进度管控的两个关键要素。第一,突出方案预控。预控方案要根据项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至少一年要确认一次。第二,强化质量安全工期管理。高度重视隐蔽工程质量管理,严防因质量问题返工而造成巨额成本流失。严格管理人员带班和旁站制、严格施工一线作业规范,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此外,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想方设法加快进度,通过卓有成效的工期管理降成本、提效益。

强化二次经营的经济性。大商务的二次经营工作贯穿于标前介入、前期策划、过程推进、竣工清算等项目管理全过程。结合项目实际,企业要重视变更签证的策划。在施工阶段,深化设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优化施工方案。同时,积极与设计、业主单位有效沟通,杜绝不计成本和后果的盲目变更,努力提供施工便捷、成本最优的变更方案。此外,企业还要吃透各行业、各地区的游戏规则,建立本单位分区域分专业的“二次经营”案例库。

强化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在分包管理上,企业要大力探索和推行分包商区域化管理,试点专业分包、扩大劳务分包等多种模式,完善分包商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晋升和退出机制

在物设管理上,企业要成立分专业的“算量中心”,同时提高采购租赁度和厂家直采直供比例,降低管理成本。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地材区域联采集采、水泥置换商品混凝土等采购模式,探索向设备商“定制”好用、管用的新型建造设备,实现项目降本增效。

强化财经管理的严肃性。一是做好项目层面现金流管理。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可行性的项目现金流自平衡方案。二是织密双清责任体系网。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重难点项目清欠,做实项目的清收与资金回收工作。三是抓好过程税务筹划。标前策划好计税方式,并在合同谈判时予以争取或明确。四是抓好收尾项目的结算管理。严格将验工计价与施工产值之间的误差控制在10%以内。对于竣工时间长、结算难度大的项目,经多次协商不能达到一致意见的,企业要果断采取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

大商务管理与考核激励的关系

考核激励是大商务管理落地的关键。必须要建立健全“全员价值创造”与“项目效益提升”紧密挂钩的考核分配机制。

注重目标下达的科学性。施工企业应据实下达项目责任成本预算,探索动态核算、据实调整、适当摸高等机制,并辅以相应的考核评价监督机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可设定为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奋斗目标考虑责任成本节余和二次经营创效后下达的挑战目标值。同时,在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时可提取合同额0.2%~0.5%作为项目员工奖励基金用于项目员工在施工方案优化及工程量控制、分包成本控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奖励。

探索多元考核分配机制。目前很多企业对项目的管理,大多采取的是超额利润分配的承包模式,部分具有条件的项目在推行模拟股权、高额风险抵押、经费承包、团队承包等多元化承包模式。近年来,南通部分建筑民企,中建等建筑央企大力推行项目“共创共享”,以利润指标为中心责任制考核,项目部所有人员都成为项目股东,改变传统的成本核算为利润考核,将项目权益和责任风险紧密挂钩,确保了企业和项目双重受益的最大化。

总之,大商务管理是一项难度高、复杂性强的系统工程。如何通过一次经营“优揽”,提升经营收益;二次经营“细算”,提升管理收益;三次经营“足收”,提升结算收益;四次经营“滚动”,提升延展收益,这都需要各施工企业久久为功,通过挖掘项目全周期各环节价值创造点,提升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努力把定量固定为收益,把变量朝着有利于价值创造的方向转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