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你做主,“戏”悦童年——从“生活教育”出发推进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9
/ 2

“游”你做主,“戏”悦童年——从“生活教育”出发推进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开展

孙晓

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儿园 

摘要:“生活”是“教育”的核心,而“教学做合一”是实现“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对生活场景、经验的再现。为此,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笔者结合自身在游戏中的实践探索及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从“做”中“学”和“学”中“做”两方面对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开展进行的思考和探索。 

一、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发展特点

只有幼儿喜欢的游戏才能称之为“游戏”,因此,游戏的设计必须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高于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方能发挥促进作用。

根据我们的经验,小班幼儿游戏水平主要表现成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缺乏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展现出极其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凡是“喜欢的”,我“都要玩”。此外,小班幼儿入园时间短,缺乏基本的社会交往经验,常会在游戏中表现出攻击性,更趋向于与同伴对抗而非合作,因此,大多数小班幼儿都在独自游戏,自娱自乐。

初级阶段的幼儿对游戏材料往往停留在“摆弄”阶段,且非常满足于从不断重复“摆弄”材料中得到的乐趣,缺乏或没有改造以及创新。例如:在“娃娃家”区域的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抱娃娃”上。

2.适应阶段

此阶段,幼儿已经在班级里建立起了简单的人际关系,逐步产生了分享意识。他们不再满足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在游戏中逐步开始模仿他人的行为。

3.发展阶段

此阶段,幼儿对班级环境和同伴都已经熟悉,心理环境更加宽松、自由,幼儿开始自主选择游戏,并能够学习和遵守游戏规则,设定目标。加之幼儿的生活经验日渐丰富,他们已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运用到游戏之中,创新固有的材料功能。

二、方法与措施

(一)从“做”中“学”

1.通过“走进社会”与“引入学校”不断增强幼儿对生活的亲身体验

自主性游戏是对生活角色扮演再现的过程。艾里康宁在研究角色游戏时认为, 角色游戏是成人生活的复演, 其规律是从再造成人实物活动到再造成人之间的关系和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因此,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是丰富幼儿游戏内容进而推动游戏情节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带领幼儿参与社会活动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重要方式,即“走出去”。“走出去”要把握幼儿的兴趣点,注重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性,力求在参与过程中全方位调动幼儿的感官系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参观、调查、访问、讲座等社会活动的形式,让幼儿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趣味。

与此同时,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可以利用重大节日和重大社会事件丰富角色游戏内容, 不仅可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可模仿的角色及角色行为, 还可以通过实践这些角色行为, 培养幼儿相应的良好品质。

另一方面,将社会活动“请进来”也能极大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例如,幼儿园可以邀请医生到园内为孩子们做讲座,讲解医院里常设的科室,看病的常见步骤,现场示范医生给病人看病的场景,使幼儿足不出户便可看到生活中看不到场景、学到生活中学习不到知识。

2. 通过设置同主题相关联游戏区域增进幼儿的互动与交往

经实践研究发现,主题化自主性游戏区域的有效建设对主题目标的有效达成、游戏区域间的关联性发展以及幼儿同伴间的互动性交往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经验表明,新鲜的主题内容能够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因此,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每学期都会根据该园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安排4—5个主题,平均一个月开展一个主题游戏。

 自主性游戏区域围绕同一个主题开展,可使班级所有幼儿围绕共同的主题分享生活经验,可有效提高幼儿之间互动和交往的频率。例如: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轱辘轱辘》时,教师和幼儿围绕该主题一起对自主性游戏区域进行“主题化”:建设了“汽车制造厂”(美工区)、“汽车展销馆”(小舞台)、“汽车之家”(娃娃家)、“汽车保养馆”(美容馆)、“汽车客运站”(交通工具)等区域。“汽车客运站”则利用制作出来的汽车作为简要交通工具,载着乘客去参加各种区域活动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自主性游戏区域的主题化设置并非从开始就已全部展开,而是伴随着主题活动发展的需要不断跟进创造,用以推动情节不断向前发展。综上所述,游戏区域的主题化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又关联了区域间的联系,推动了自主性游戏情节的发展。

(二)从“学”中“教”

1.通过投放、替换生活材料不断满足幼儿对材料的新奇与操作

在小班幼儿的初级阶段和适应阶段,幼儿游戏水平主要表现为重复单一动作和模仿同伴。因此,游戏材料的种类可以简单但是数量充足,以充分满足每个幼儿摆弄操作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认为提供种类越丰富的材料,越能够激发幼儿的游戏创造力,而实际上,初级阶段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动较差,种类丰富,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鉴于幼儿在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为了推动游戏情节顺利发展,教师可以逐步增加或更换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利用新材料不断创造不一样的游戏内容。从简单的拿取摆放食物到学习掌握点餐、配餐等技能,游戏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幼儿能力也在游戏中不断提升。

在小班幼儿的发展阶段,幼儿已经能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运用于游戏之中,能通过想象对游戏材料进行替代或加工。因此,教师除了给予每个游戏区域必要的设备材料以外,还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个“百宝箱”,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拿取。当然,游戏结束以后,幼儿能及时分享自己的创造心得,更是锦上添花之举。

2.通过使用生活指导语增强幼儿对生活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和活动后的讲评,是提升幼儿经验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措施。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理解语意的能力差,因此,教师在讲评时需要使用生动形象、充满趣味的语言。学者邱学青建议,在讲评时多使用一些建议式的语言,如“这样试试怎么样”“我要某某,可是没有了”等来达到暗示启发的效果。这样可以不断引导幼儿通过问题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启发性语言的使用,增加了的游戏区域,丰富了游戏内容,推动了游戏情节的发展,既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 又帮助教师节省下大量的设计和建设时间,最重要的是它来自于幼儿的兴趣。

三、“做”中“学”与“学”中“做”的心理基础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与此同时小班幼儿游戏发展的特点为推进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上:社会和生活经验少、以自我为中心、从兴趣出发、善于模仿。由此可见:游戏来自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更加验证了一句话: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生活教育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季晓英.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