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0
/ 2

丁苯酞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黄祥

太仓市璜泾人民医院普内科,江苏苏州 215427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药物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阶段的64例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所有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投掷硬币法;参照组(32例):采用的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研究组(32例):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的治疗药物为丁苯酞药物;组间比较两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展开比较,研究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结果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药物展开治疗后,可将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改善,可促进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良好预后。

【关键词】丁苯酞;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脑梗死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老年疾病,其会导致患者表现出偏瘫症状、肢体功能障碍症状,更为严重会导致患者呈现出死亡情况[1-2]。如此类患者在发病48h内,继续表现出病情严重的情况,则呈现出进展性脑梗死疾病。对此为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出保证,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展开对应治疗[3-4]。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对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药物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具体展开下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阶段的64例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所有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投掷硬币法;32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61~73(66.79±2.88)岁;32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62~75(66.81±2.8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临床系统诊断为老年进展性脑梗死;②患者在发病后48~72h,表现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情况;③患者均属于首次发病;排除标准:①表现出恶性肿瘤以及免疫系统的情况;②表现出颅内出血的情况;③以往存在脑血管疾病史。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采用的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展开口服治疗,以1次/d频率以及100mg/次剂量展开;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展开口服治疗,以1次/d频率以及75mg/次剂量展开。

1.3.2 研究组

    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的治疗药物为丁苯酞药物。主要选择丁苯酞软胶囊展开口服治疗,以3次/d频率以及0.1g/次剂量展开。对于两组患者共实施为期2周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主要通过对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展开分析,完成临床疗效统计。显效:对患者的NIHSS评分结果展开观察,结果≥90%,而且患者可以完全做到生活自理;有效:对患者的NIHSS评分结果展开观察,46%≤结果≤89%,而且患者基本可以做到生活自理;无效:不满足上述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疾病治疗标准。

1.4.2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主要包括IL-6(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4.3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在实施神经功能评分期间,合理展开NIHSS评分,评定分值为0分~42分,分值同神经功能表现成反比;在实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期间,合理展开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评定分值为0分~100分,分值同日常生活能力表现成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3.0统计学软件展开此次研究的数据评定,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资料,P<0.05为有差异。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研究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统计结果提升程度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研究组(n=32)

20(62.50)

11(34.38)

1(3.13)

31(96.88)

参照组(n=32)

12(37.50)

12(37.50)

8(25.00)

24(75.00)

X2

9.1429

P

0.0024

2.2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与参照组IL-6水平、NSE水平、Hcy水平展开比较,研究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统计结果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IL-6水平、NSE水平、Hcy水平展开比较,研究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统计结果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

组别

IL-6(pg/mL)

NSE(μg/L)

Hcy(μ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n=32)

293.82±14.45

146.82±4.32

32.16±6.91

12.95±2.39

21.77±2.32

10.59±1.19

参照组(n=32)

294.65±14.32

207.35±5.35

31.89±7.81

18.92±4.26

21.15±2.29

15.41±1.29

t

0.2307

49.7948

0.1464

6.9138

1.0758

15.5357

P

0.8182

0.0000

0.8840

0.0000

0.2861

0.0000

2.3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与参照组神经功能评分(26.19±3.13)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30.82±4.35)分展开比较,研究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26.39±3.65)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30.29±4.69)分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神经功能评分(15.36±1.29)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7.29±8.85)分展开比较,研究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10.22±3.27)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9.72±2.58)分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对于进展性脑梗死而言,其属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亚型,表现出疾病极为严重的特点。此类患者在发病48h后,会表现出疾病恶化的情况。对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而言,在发病时,其呈现出较轻的发病症状,但表现出疾病进展的特点,当前在特效治疗方法较为缺乏。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呈现出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体现为患者发生能量衰竭的情况、表现出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的情况、呈现出内环境失衡的情况以及酸中毒等情况。对于此类患者采取有效方法展开对应治疗,表现出的价值明显,以促进患者整体预后水平的显著提升[5-6]

认真分析此次结果,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展开比较,研究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结果呈现出显著差异,分析原因为,治疗期间,氯吡格雷药物以及阿司匹林药物获得广泛应用。二者只能够实现抗血小板治疗,但无法有效逆转受损神经细胞,所以需要采用脑保护药物展开对应治疗,以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给予促进。丁苯酞作为一种重要药物,其可将患者呈现出的脑缺血损伤显著缓解,可对患者呈现出的诸多病理环节进行有效阻断,对于患者的缺血区微循环以及脑细胞能量代谢可以进行有效改善,其对于患者的脑组织损伤可以进行有效减轻,可获得明显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对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药物展开治疗后,可将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改善,可促进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良好预后。

【参考文献】

[1]李一才,韩国胜,窦寿坦,等.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6):763-767.

[2]殷香,牛玉莲. 双重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因素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3,46(6):763-767.

[3]王洋帆.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21-23,27.

[4]田丽丽. 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3,18(3):18-22.

[5]彭刚生,欧巧玲,朱树信. 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4):59-61.

[6]杨妙雄,陈跃鸿,陈雪娇.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23,42(3):122-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