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康复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程序化康复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谢桂芳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脊柱外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程序化康复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至2023年11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程序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脊柱功能改善情况、疼痛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FI、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患者给予程序化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脊柱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脊柱骨折;程序化康复护理;脊柱功能;疼痛;并发症

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承重部位,当受到剧烈外力因素影响时可致使脊柱骨折,其中上胸腰段骨折为最常见类型,与身体其他部位骨折不同,脊柱骨折发生后易导致患者脊髓或马尾神经受损并影响患者下肢功能,严重时可致高位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手术为脊柱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对脊柱患者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康复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改善预后均有积极意义[2]。程序化护理是由护理人员根据疾病的诊断、手术制定的一种针对性的治疗模式,以有序的时间进行标准化护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入该护理程序,从而能有效保证护理的质量及效果,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3]。本研究将程序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患者护理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1至2023年1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纳入标准:符合脊柱骨折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认存在相关骨折病灶;病程均在14 d以内;符合相关手术指征;均已知悉本研究的目的及具体试验内容,同意参与研究且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脊柱肿瘤,伴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存在凝血机制障碍或出血风险较高者,伴感染性疾病或免疫机制异常,存在精神、认知障碍类疾病无法配合研究,依从性差不愿配合研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程序化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程序化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入院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脊柱骨折病情、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使患者对疾病及方案有一定认知。(2)心理护理:术后初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不足,情绪波动较大,可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引导;术后中期,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指导患者稳定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和理疗;术后末期,患者身体状况及情绪已稳定,经过相应的自护能力训练已具有一定的自护技能,可正常开展康复训练。出院前应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应予以耐心疏导,并指导患者家属评估并疏导患者出院后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3)疼痛护理:对于评分处于3~5分者,因停止运动或以缓慢运动为主,待疼痛好转之后再展开康复运动;对于评分处于8~10分者,需对患者伤口情况进行检查,及时予以镇痛剂进行镇痛,待疼痛好转后即可恢复运动;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消除其因疼痛所致不良情绪,并指导其正确面对疼痛,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方法。(4)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饮食习惯等指导患者家属为其制定促进骨愈合的饮食计划,注意营养均衡。(5)康复训练:①术后首日(24 h内)需固定患者术区,避免移动或活动颈椎、腰椎或胸椎,保持绝对卧床,去枕后平卧,除颈椎骨折患者外其余患者可将头偏向一侧,降低误吸风险等,护士需定期帮助患者完成轴线翻身,使其头,肩,胸、腰椎,下肢均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进行翻身,若引流结束即可指导患者自行进行轴线翻身;②24 h后可在限制颈椎、胸椎、腰椎活动前提下在床上开展四肢活动,包括握拳训练、上下肢屈伸训练、足部踝关节训练等,每次活动时间控制在30 min以内,2次/d;③定期复查脊柱功能及疼痛情况,若恢复良好即可开展床边活动训练,待拔除引流管后可在为患者佩戴护具基础上指导其进行上下床训练,每次下床前需在床边静坐至少3 min,避免因突然站立产生眩晕感;④手术结束7 d完成上述床上、床边活动后,可指导患者开展早期功能锻炼,首先嘱患者去枕取俯卧位,双手置于背后以腹部用力,头、胸、下肢均抬离床面,进行燕飞式训练腰背肌功能,坚持3 s并放松3 s为一个动作,10个/组,3组/d;⑤手术结束14 d后可将燕飞式替换为五点支撑法,即取平卧位,将头、肩、足部紧贴床面,其余部位抬高坚持5 s、放松5 s为一个动作,10个/组,3组/d。

1.3观察指标 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脊柱功能改善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SFI含25个条目,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脊柱功能越差;VAS评分满分10分,3分及以下提示轻微疼痛或无痛,7分及以上提示剧烈疼痛;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脊柱感染、术后疼痛、神经损伤、功能受限;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水平、风险管理、应急水平、服务态度、沟通技巧五个维度,每个维度20分,总分100分,得分≥85分表示对护理服务满意,得分84~65分表示护理服务满意度一般,得分≤64分表示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满意率+一般率=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脊柱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S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脊柱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x±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9

68.57±0.34

47.28±0.21

观察组

49

68.59±0.37

39.16±0.13

t

0.287

5.745

P

0.694

0.000

2.2两组疼痛缓解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VAS得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疼痛缓解的比较(x±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9

7.29±0.26

4.83±0.25

观察组

49

7.22±0.24

4.11±0.23

t

0.206

4.198

P

0.738

0.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组别

n

脊柱感染

术后疼痛

神经损伤

功能受损

发生率

对照组

49

3

3

2

1

9(18.37)

观察组

49

1

2

0

0

3(6.12)

2

5.671

P

0.001

2.4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n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9

17

24

8

41(83.67)

观察组

49

26

22

1

48(97.96)

2

4.695

P

0.03

3讨论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促使患有脊柱骨折患者数量呈不断增加趋势发展,严重威胁到患者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手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促进脊柱功能尽快恢复以及骨折端愈合起着积极意义,所得疗效较为理想,但由于手术具备一定的创伤性,且术后患者易存在明显疼痛感,不仅会加重其身心负担,同时还会对术后康复造成影响,因此还需做好护理工作,以此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5]。本研究将程序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患者护理中,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的SFI、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患者给予程序化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脊柱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英,高静.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微创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2):188.

[2]吴莉莎.器械辅助功能锻炼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10):142-144.

[3]郑华蓉,蔡燕,周红,等.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提高早产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母乳喂养率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2):264-267.

[4]王海珠,谭显春,谢宇平,等.临床教育路径与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对比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5):6,10.

[5]张迎丽,张海香.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