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与防控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与防控策略

代青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动物卫生监督站  内蒙古赤峰市025350

摘要: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牧养殖已由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到规模化、专业化。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户缺乏规模化养殖经验,畜禽疫病风险不断上升,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就畜牧养殖业的发病原因、相应的防治对策做一粗浅的探讨,以期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防控策略

1.动物疾病的主要种类

1.1.寄生虫类

寄生虫可以通过动物的粪便感染和破坏动物的身体,从而引起动物疾病。通常情况下,寄生虫会和动物长期共存,会寄生在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肌肉、肝脏、肠胃等,表现为混合感染,短时间内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危险,但是过多的话,就会导致动物营养不良,体质虚弱,严重的还会给人带来生命危险。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是蠕虫病、焦虫病等,这类寄生虫与机体长期共生,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难以控制,必须在早期进行控制,以防止并发症。

1.2.传染类疫病

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原微生物,可在动物中迅速传播,并可在人和动物间进行传染。这类疾病具有控制难度大、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爆发时可造成巨大的损失。

2.发生诱因

2.1.动物自身原因

通过畜牧经验总结来看,即使养殖户采取了防疫防范措施,杜绝了动物疫病发生传染的渠道,但家畜仍然会暴发疫病。对于此类问题,往往是由动物本身原因所导致的,一方面家畜在出生初期,受母体影响自身携带病原菌在生长至某一阶段时容易诱发疾病;另一方面,畜牧养殖人员在幼畜引进过程中未对企业进行健康监测,导致体质较弱的幼畜进入养殖区,幼畜自身适应能力较差出现患病情况。

2.2.人为因素

动物疫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但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在畜牧业方面,养殖户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饲养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地学习,抛弃传统的家畜饲养理念,理解和掌握现代化的家畜养殖技术。很多农户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家庭式养殖模式,在饲养过程中,对畜禽舍的卫生清洁、饲料管理、卫生消毒等工作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对饲养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从而在饲养过程中引发了疾病的暴发。在家畜疾病防控工作中,由于农户对用药机制和药物知识缺乏了解,往往盲目使用,造成家畜中毒致死。

2.3.环境因素

家畜的健康生长需要拥有良好的环境,既可以保证家畜自身机能的正常发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家畜自身的免疫力,同时又能降低养殖成本,保证家畜肉质量。目前,我国畜牧养殖户自身观念较为落后,不注重对养殖场所设备的投入,许多农村地区以及中小规模的畜牧养殖单位,无法保证畜舍空气的清洁、空气质量、饲料安全以及水源健康,部分养殖单位超规模饲养家畜,导致家畜长期处于嘈杂的生长环境,动物长期缺乏安全的生长环境,最终导致疫病暴发,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防控对策

3.1.做好养殖管理

对于畜牧养殖管理,应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主要手段,在家畜疫病防治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养殖管理制度。养殖户在日常过程中严格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能够引进先进的技术,对养殖场设备进行升级,提升养殖场的清洁度。在疫病防治过程中,需要结合牲畜饲料进行综合性分析,一方面要严禁滥用药物,另一方面要强化对牲畜饲料的管理,通过搭配不同种类的饲料保证牲畜营养充足,提升牲畜自身的免疫力,达到疫病防控的目的。

由于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是有所差别的,养殖户在动物饲料配比过程中,可根据动物的生长年龄,适当增加营养,饲料投喂过程中要适当适量,可通过一日多餐的方式,避免动物一次摄入过多的饲料引发肠胃疾病。同时,对于饲料的采购存储过程中要保证饲料的采购质量,存储过程中应做好防霉变措施,定期对饲料进行晾晒,保证饲料的质量。

3.2.研发专业技术

在新形势下,动物疾病的防止发生了明显改变,传统家庭疫病防治的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在疫病防治过程中,需要强化专业技术的研发投资,通过开发新的系统,强化疫病预防技术储备,在面对家畜疫病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管控。例如,当前强化了对家禽疫病病毒原理的深入研究,从疫病病毒的产生、感染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入手,探索疫病防治的新手段,实现对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同时,在畜牧养殖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严重污染水土资源,因此这对于畜牧养殖污水必须经过合理的工艺进行处理,在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排水系统之中,尽可能降低畜牧养殖污染影响。

3.3.推广专业技术

目前我国畜牧养殖多集中于乡镇,政府在鼓励农村畜牧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做好相关专业辅导,提升动物疫病防控管控。在新时期,乡镇畜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政府部门投入了各项政策、资金、技术补贴农户开展畜牧养殖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畜牧养殖推广过程中,疫病防治工作始终是畜牧养殖的重中之重,为了提升动物疾病防治的水平,政府部门可通过定期邀请专家对养殖户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强化农村基层畜牧站点的技术服务能力,能够指导农户开展畜牧养殖工作,逐步推广专业养殖技术。

3.4.密切关注病情

动物疾病的暴发并非突然发生,而是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农户在进行动物疫病防控时,应时刻保持较高的警觉性,有一定的责任感,对家畜的生长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以降低诱发疾病的诱发因素。在购买家畜种苗时,要注重种苗的检查和消毒,严格控制种苗的品质,防止带病菌的种苗进入圈舍。对各年龄组的家畜实行分级饲养和管理,防止各生育期家畜间的疾病互相传染。在疾病的高发期和高发期,要对动物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患病的动物,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3.5.提升兽医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引进和推广新技术之前,政府首先建立了一支完善的兽医队伍,兽医专业人员在合理分配任务后负责新技术的推广和引进。此外,兽医专业人员将定期为当地农民进行新技术和新育种理论的培训和推广,以提高当地农民的专业知识水平,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推广兽医新技术的好处,让农民更容易接受新技术的使用,以达到在农村畜牧业推广兽医新技术的目的。同时,畜牧兽医人才要定期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活动,了解更多的新兴技术,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3.6提升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士的努力和政府政策的指导。地方政府应当对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实施相应的监督,同时加强监督。从专业和技术的角度来看,监管的改进可以有效地保证新技术的推广效率,同时,通过加强与全省其他地区畜牧部门的合作,确保合作阶段的工作效率;从监督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地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影响农村传统农民的经营理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家畜疫病的防治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的时代里,农户应加强对家畜养殖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饲养技术的学习,加大在家畜疾病防治方面的投资力度,以此来提高家畜疾病的防治水平,确保家畜养殖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光雄.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病因及防控对策[J].畜禽业,2021,32(12):131-132.

[2]连玉霞.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策略[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05):15.

[3]黄瑞霞.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策略分析[J].兽医导刊,202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