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3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王宇

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摘要: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以规范各项活动、提升资金周转率为重要基础和前提,是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节点,应对其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1.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的问题分析

1.1未正确认识内控制约价值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企业人员应正确认识其自身的实施优势和价值,始终以正确的思想给予支持,并将其实践于各项行动中,建立更加规范、标准的业务管理流程,发挥出内部控制制度最强有力的管理作用。部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停留在瓶颈期,具有一定的表面化,内部领导人员认知滞后,无法正确认识和掌握内控约束价值,难以发挥引领作用,无法为其他职工做榜样,且过度追求短视化利益,将重点放置于业务实施层面,片面认为内部控制是隶属于财务部门的任务和工作,影响了整个内控实施效果。此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宣传力度不足,内控理念难以深入人心,无法将其贯穿于业务的各个环节,难以发挥内控管理的局限价值,影响事业单位良好的发展。

1.2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为内控的落实和开展奠定了基础,保证各个工作环节规范、有序实施,发挥其自身能效和作用,实现资源合理化配置和应用,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具体实践过程中,内部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并未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导致各工作环节开展无章可循,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部分事业单位对内控认识不到位,导致实际定位不准确,出台制度与实际契合度不饱和,无法符合事业单位内部业务开展的需求,不同程度影响整个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此外,事业单位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对内控的要求也不同,内部控制处于动态化发展,内控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做好完善和更新,以确保二者的匹配度,展示内部控制的约束价值,规范事业单位的内部活动,实现财政支出更具透明化、阳光化,实现各项收支均可追溯化,推动事业单位健康、长久发展。

1.3内控管理流程高效性不足

内部控制流程科学性、高效性直接决定其后续落地成效,高效化的流程有助于筛除冗余的环节,促使其管控更具高效化、合理化,为不同业务开展提供指导。诚然,当下内控管理权责划分缺乏明晰化、层次化,部分事业单位仍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不相融岗位缺少分离机制做支撑,如事业单位采购和管理交由同一个人员承担,出纳人员也承担复核工作,制度与岗位制约无法处于均衡状态,预算控制及其执行力难以通过内控加以保证,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1.4风险评估科学性标准化程度不足

现下事业单位内部业务持续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风险始终贯穿于各业务实施中,若对其未做好系统的辨识、分析、评估和应对,难以实现标准化推进,影响整个运营效率。部分事业单位对运营风险认识度不足,缺少完善的风险辨识评估制度,人员针对管理风险、财务信息风险和资产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均弱化,整个风险评估能力有待提升,导致各项活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事业单位良好的形象。为促使事业单位内控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内部风险抵御能力,有必要重视风险评估,构建全过程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估等机制,实现全周期控制,促使风险估测和应对标准化,以获取较佳的成效。

1.5内控执行力不足

内控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乎其作用的发挥,积极对其落地做好监督和考核,进而确保执行到位,获取较佳的效果。当下内控管理不设主要负责人,由于内控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足,部分内控措施难以贯彻于实际,内控执行力不足,影响整个内控能效的凸显。深究其成因,内控执行力不足,最为关键的是监督和考核不到位,无法激发和约束内控落实人员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整个内控工作的执行力,无法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和价值。

1.6内控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先进技术融入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人员高度重视内控信息化建设,以增强内外环境波动,提升内部管理效率。诚然,当下内部信息化建设不到位,仍存在部分困境无法消除,并未构建完善的信息沟通平台,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各部门沟通和交流难度较大,信息数据传输时效性不佳,存在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此外,内控信息化建设并未深层次挖掘各类业务基础信息,无法为事业单位决策提供全面、精准的信息,导致其战略目标、决策制定等缺少合理性,难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7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监督机制是内控管理落实强有力的基础和前提,积极发挥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和能效,可客观、全面分析内控制度落实的成效,对其进行全方位评估,以便于后续工作的调整和优化。具体务实过程中,事业单位内控存在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无法发挥内部监督力量的能效,片面地将监督视为绩效考核标准,未形成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和机制,缺少完善的监督主体和工作机制,导致人员对其无法持有正确的理念和意识,干扰其自身约束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和活动开展的规范化、标准化,影响整个事业单位可持续化发展。

1.8信息与沟通缺乏畅通性

为确保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和落实更具有效性,高效、良好的沟通和信息传输十分关键,有助于打通各部门信息传输瓶颈,形成全员参与内部控制落实工作,获取较佳的实施成效。现下事业单位内部涵盖多个部门,各部门日常缺少强有力的沟通和交流,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即便处于同一个部门人员之间沟通缺少畅通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难以打通信息传输的畅通性。深究其成因,最为关键的是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不完善,难以为各部门交流提供支撑和保障,促使内控建设和落实止步于边缘化,无法为各项活动开展和落实做支撑。

2.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的对策分析

2.1强化内控管理思想建设与培训

事业单位为有效强化内控管理和落实,凸显其对事业单位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内部业务和活动开展规范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应将思想建设和培训视为核心抓手,始终以思想为重要节点进行强化,促使内控理念和意识深入人心,自觉将其践行于各业务活动中,发挥其自身价值和优势,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事业单位负责人、内控管理者等,应进一步强化培训工作,以此向职工阐述内控管理的目标和重要性,领导者为其做示范和榜样工作,进而形成自上而下全面参与内控的局面,从本质上增强单位人员对内控的正确认识。其次,通过内控制度建设贯彻培训。掌握事业单位各部门及人员的主要职责,获取人员的认可和支持,构建高效化内控环境,人员始终以思想为基准点约束行为,严格按照内控管理制度建设贯彻各项管理程序。最后,事业单位负责人应持续性强化内控工作建设,不断凸显自身典型作用,以自身行为和思想为其他职工做好示范,确保内控制度的完善和高效化。

2.2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高效、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有助于确保不同活动高效化开展,以获取较佳的成效,为实现该目标,应将以下两方面作为着力点:一方面,优化内部控制管理组织架构。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坚持相应的基本原则,确保各环节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呈现出岗位自身的实际职能。各部门需明晰自身定位和职责,实现权责层次化、明晰化,实现相互监督约束,均衡权力和责任,为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有序开展做支撑。另一方面,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为内控高效、有序地落地提供指导,有助于各环节工作规范开展,实现资源合理化配置,将资金放置于重点业务,以获取较佳的经济效益。为确保内控管理机制更完善,需充分掌握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规划,以此为基础动态化改善和调整内控管理制度,确保二者契合,获取较佳的成效。事业单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对内控要求不一,内控管理制度完善和调整需遵循动态化原则,增强其自身适应性,为各项活动开展提供指导。

2.3完善内控流程强化协调

内控流程的高效化至关重要,直接关乎内控自身约束作用和能效,积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以便于形成全职工参与的内控实施态势,发挥其自身价值。事业单位为高效化、动态化、合理化执行内控管理措施,对内控流程做好完善和优化,针对不同部门和岗位做好明确分工,确保权责清晰,不同人员职责应保持明确,并将其贯彻于实处,只有实现权责统一方可强化责任意识。做好各部门协调工作,内控管理要求不同部门强化内部协调和均衡,形成合力共同贯彻内控,为实现该目标建立高效化协调机制,为激发各部门人员工作积极性,建议及时做好全过程监督和控制,有助于各部门高效化执行内控措施。

2.4加大风险防范和评估力度

事业单位开展各业务过程中均存在风险,若对风险防范和评估不到位,就无法发挥内控自身作用和价值,各类风险引发的不良后果,影响事业单位高效化发展。为凸显内控价值,避免活动风险,需按照内控与风险间的关联性,强化风险防范和评估工作,逐步转变原有事后风险处理模式,促使风险把控逐步前移,做好全周期把控,将各类风险遏制于萌芽阶段,将其带来的损失降至最小化。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过程中,需加强风险防范内控力度,做好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为各项工作精准决策奠定基础。有必要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动态化关注市场环境,全面、精准掌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对其进行全过程监管和把控,以季度为基础单位做好评估,将内外环境影响因素均纳入风险评估范围内,以规避各类经营风险。为防患于未然,应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各项活动做好监督和控制,以促进资金配置和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显著提升风险防范和评估水平,以风险预警系统对财务管理和运行加以保证,动态化分析各类高危因素,制定完善的策略和措施。

2.5增强内控执行力

内控执行力的强弱客观地呈现内控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作用的发挥,为凸显其约束价值,应持续性强化内控执行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应持有正确的态度和理念,运用可行性较高的策略和方法,提升内控执行力,要求配置专项人员落实日常事物,还应对内控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合理化配置。同时,发挥监督、考核的约束力及激励作用,按照内控执行状况制定完善的内控监督和考核机制,对不同部门内控落实效果做好全方位监督和分析,掌握其执行和落地中存在的不足,掌握其形成的关键因素,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措施,并将其考核成果与薪酬、晋升等做好联动,以调动执行人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针对内控执行贡献较大、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表现不佳的人员按照规范给予惩处,需更多正确的引导和纠偏,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落实各项工作,针对超出界限的状况积极做好分析,显著强化内控管理执行力。

2.6推进内控信息化建设

信息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应与时俱进,做好内控信息化建设,适应内外环境波动状况,以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及质量,高度重视内控信息化价值和优势,从资金、资源和人力等方面给予配置,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工作。该过程中事业单位应高效化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应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打通财务核算、资金管理、预算管控等工作瓶颈,将其与人力资源等系统对接,实现各部门高效化沟通和交流,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实现数据口径一致性、统一化,在信息共享平台支持下,加速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从本质层面上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管理风险。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应用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逐步从原有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更深层次参与到单位运营和发展中,实现信息数据集成和交换,会计人员以财务数据库为基准,深层次挖掘信息价值,更注重信息的前瞻性、先进性,为事业单位决策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数据信息,以提高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需积极加强内控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资金投入力度,购进各类硬软件,加强信息化建设,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信息共享,实现合理化分工,推动信息化建设目标达成。

2.7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为展示内控自身能效和作用,需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确保审计机构布设的独立性,避免各类财务风险的产生。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事业单位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为保证内控强有力的践行,以及获取较佳的成效,应持续性夯实监督检查基础,防范和规避各类风险,禁止触碰工作红线,显著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效率及质量。一方面,建议发挥内部审计“利剑”作用,实现综合性监督工作,对内部控制落实状况进行全方位审计,全面贯彻和掌握精准核查工作,明晰内控工作重难点,不断扩展和延伸内部审计监督深度和广度,消除监督盲区,对内控落实于各项工作中进行动态化监督,反馈其应用效果。另一方面,发挥内部审计“参谋”作用,增强内审工作质量。结合内控管理落实全过程监督,精细化分析其实施状况,掌握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与之相吻合的整改方案和建议,以便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落实内控工作,对其进行全面监督,实现初期设定目标。

2.8建立完善的沟通交流机制

事业单位为促使整个内控建设和落实高效化,需全体人员参与其中,形成各要素有序实施,获取较佳的实践成效。应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状况,建立完善、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为各项业务信息的整合和收集提供保证,以实现信息畅通性。信息交流和沟通缺少畅通性,不仅呈现在上下层,且应处于同层级员工的信息传递中,按照信息沟通各项基本要求,打通上下层、同层级等信息传输通道,以便于管理人员全方位掌握相关信息,并将其向多维度进行扩散,形成自上而下信息共享的局面,提高信息传输时效性,避免各项业务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韦立平.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