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驾驶员管理指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企业驾驶员管理指标分析

刘涛1周来武2杨宏莹3

1.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青岛266520

2.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青岛266520

3.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0

摘要:保障驾驶安全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因素,内因是指人们可以控制的内在因素,包括人的思想意识、技术水平、经验等。外因是天气、路况等。从实际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情况来看大部份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保障驾驶安全首先就是要从内因上来找答案。人为因素又包括保障良好的行车条件、具有先进安全技术的车辆,和驾驶员等几个方面,本文主要对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因数进行各项指标确认、分析。

关键字:驾驶员;要素;管理

引言

马克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主动、最活跃的因素”。对于涉车企业来说,驾驶员是车辆的直接操纵者,驾驶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年龄、事故倾向性以及对车辆的日常维护等因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状况,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分析企业交通事故原因构成情况,属于驾驶员责任的占66%以上。驾驶员指标要素如图1所示

图1驾驶员指标责成要素图

  1. 驾驶员聘用管理

驾驶员聘用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审批手续

驾驶员办理招聘时,须持有效证件到用人单位报名,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技术考核,并将结果及有关材料呈报有关领导审批。

(2)岗前培训

对被招聘的驾驶员进行企业规章制度、政策法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安全行车等内容的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培训合格证书并安排上岗。

(3)在试用期进行行车跟踪检查

在试用期,由安全管理部门明查或暗查新招聘驾驶员的工作情况。

  1. 驾驶员风险安全保障

为了使聘用的驾驶员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控的目的,做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行车安全,驾驶员工资中体现一部分绩效工资是合理的,这部分绩效工资用于本人的安全保证。根据在聘任期内个人的安全生产情况对绩效工资进行合理的调整。

  1. 驾驶员年龄构成

图2是一项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显示了驾驶员重复事故比率与驾驶员年龄的关系。

C:\Users\LT\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pzxdeildvisb21\FileStorage\Temp\1700446473121.png

图2驾驶员的重复事故比率与驾驶员年龄的关系

由图可以看出

(1)25岁以下的驾驶的重复事故率最高。分析其原因,一是驾驶员经历短、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驾驶经验。二是他们的心理、生理状态还没有完全成熟,精神和运动机能处于增长阶段,当遇到险情时,常因观察判断不当和操作失误而酝成事故。

(2)26岁-30岁的驾驶员的重复事故率较高。其原因是这些事故多发者虽技术较为熟练,但因麻痹大意、安全责任心不强,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而导致事故多次发生。

(3)41岁-45岁的驾驶员的重复事故率最低。这个年龄段的驾驶员是驾车的黄金时期,因身体各种参数趋于稳定,而且技术熟练、动作灵活、驾驶经验日趋丰富,遇到险情时决策果断、措施得力,常常化险为夷。

(4)45岁以上的驾驶员的重复事故率己有所上升。原因是其运动机能逐渐下降,视力开始减弱、体力开始衰退、反应判断处理情况迟钝等所致。

  1. 驾驶员平均技术等级

汽车驾驶员共设三个等级,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初级,经过规定期限的正规培训和实习,取得正式机动车驾驶证;能独立完成汽车运输任务。中级,自定为初级驾驶员起,安全行驶20万km以上或5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能熟悉地驾驶操作准驾的车辆,做到安全、节约、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具有一定的汽车维修技能。高级,自定为中级驾驶员起,安全行车40万km以上或有10年以上安全驾车经历,在完成运输任务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具有一定的汽车运用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能解决汽车运行中的疑难问题;能指导初级、中级驾驶员。

  1. 定人定车管理

机动车实行定人定车管理是指不得随意换车或换人。车辆和驾驶员在变更、暂离或离开本企业时,由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办理有关交接手续,经营业户不得私下变动。

  1. 驾驶员安全行车记录及档案管理

驾驶员档案分为两级管理制,一个是由安全职能管理部门和车队安全员的管理,其中安全职能管理部门为一级管理单位,行车事故的原始记录、驾驶员的监理、行政处分决定等一律交一级管理单位入档保存。

  1. 驾驶员车日行程及劳动强度

驾驶员在工作中,必须执行有关劳动强度的规定。

(1)营运驾驶员连续行车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间隔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24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小时。

(2)对600公里以上的高速客运班线和400公里以上的普通客运班线以及夜班车,应配备2名驾驶员换班驾驶。

  1. 驾驶员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各级维护的基础,由驾驶员在每天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进行,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通过日常维护,使汽车达到车容整洁螺栓、螺母不缺不松,油、气、水、电等不渗不漏,轮胎气压正常、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灵活可靠、操纵轻便,润滑良好,发动机、底盘无异响和异味,灯光、喇叭、刮水器、信号、仪表等工作正常。

结束语

根据对企业驾驶员的管理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针对各项指标进行针对性的制定措施,最大限度控制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保证了企业和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邵祖峰.城市道路安全综合评价.学术研究.2001,2:22-24

[2]尹欣.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综合评价研究.理论与现代化:2007,6

[3]丁佑民.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汽车运输研究1991,10: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