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标准化及误差控制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标准化及误差控制方法研究

朱文秦

652325199002140013

摘要:测绘测量仪器的精确性是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测绘仪器的精度进行检定,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化措施。精确的测绘仪器可以有效消除误差和偏差,提高测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度。通过精准的仪器检定,可以提前发现并修正任何可能影响测绘结果的误差和偏差源,确保测绘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关键词: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标准化;误差控制方法

引言

测绘测量仪器的精度直接关系到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其进行精确的检定和控制至关重要。只有确保测绘测量仪器的精度达到标准要求,才能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建立科学严谨的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标准体系,以及有效的误差控制方法,对于测绘领域的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标准化概述

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标准化是指对测绘测量仪器的精度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评定和检验,以确保仪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具备正确、可靠的测量能力。精度检定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标准化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内外标准,如ISO、ASTM等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仪器精度检定的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测定参数、测定环境、测定设备、测定样品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标准化中,常用的指标包括测量误差、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精度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定,可以评估仪器的性能,并与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和问题所在。为了保证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在标准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如环境因素的控制、测量设备的校准、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资质等。

2.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标准化及误差控制方法

2.1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方法

2.1.1传统检定方法

施加外部控制点的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精度检定方法,它通过在已知坐标位置的控制点上进行测量,与控制点的实际坐标值进行比对来评估仪器的精度。该方法需要先在控制点上布设辅助设备,如全站仪、GPS等,然后使用待测仪器进行测量。通过对控制点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得到仪器的精度情况,其中包括测量误差、仪器定位能力等。内部校准方法是通过测绘仪器自身内部的校准功能进行精度检定,这些方法通常依赖于仪器内部的自动校准或者基准点测量来进行精度评估。例如,在全站仪中,可以通过测量一个或多个特定的参考点来校准水平、垂直轴线的精度。同时,内部校准方法还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方向或角度的目标点来评估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的偏差。

2.1.2创新的检定方法

创新的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方法为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中一种创新的方法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实时动态定位。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利用差分技术来精确计算和校正测量仪器的位置,在实时动态定位中实现对仪器精度的实时检定。另一种创新的方法是惯导技术,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传感器,测量仪器在空间中的姿态和运动状态,并利用算法将其转化为测量结果。此外,还有一些等效方法,如相对定向法和自适应滤波等,通过模型和算法来优化仪器精度的估计和校正。这些创新的检定方法,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提高测绘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为测绘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基础。

2.1.3检定方法的选择与比较分析

在选择合适的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进行比较分析。需要考虑仪器类型及其所需的精度要求,以确定适用的检定方法。不同类型的仪器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检定方法,如全站仪可使用施加外部控制点和内部校准方法。需要考虑实际操作环境和条件,某些检定方法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更为适用,例如GNSS在天气良好、存在较多可见卫星的区域表现更佳。还需要考虑检定时间和成本,有些方法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成本才能完成检定,特别是对于大规模测绘项目或需要频繁进行仪器检定的情况,需要选择更高效、经济的检定方法。

2.2测绘测量仪器精度检定误差来源与控制方法

2.2.1环境因素对仪器精度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仪器精度有着重要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导致仪器内部元件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影响其准确性。地磁场和重力场的变化也会对仪器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在高精度测量中。此外,环境中的振动和干扰噪声也可能影响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了控制这些环境因素对仪器的影响,需要在实际操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温湿度控制设备、采取防震措施、选择低干扰环境等,以降低环境因素对仪器精度的影响,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2人为操作误差的影响与控制

人为操作误差对测绘测量仪器的精度有显著影响,这些误差来源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注意力和操作方法等方面。例如,操作不精准、读数错误、定位不准确等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为控制人为操作误差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具备合格的操作能力和正确的操作习惯。可以采用辅助工具和自动化系统,如引入自动跟踪装置、增加检测措施或预设警戒范围等,以减少人为误差的潜在影响。规范操作规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加强监督和反馈机制也是控制人为操作误差的有效手段,以提高测绘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2.2.3仪器系统误差的分析与修正

仪器系统误差是指由于仪器本身设计、制造或校准等方面的因素导致的测量结果偏差。要进行仪器系统误差的分析与修正,需要建立仪器误差模型,通过对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确定各种误差源及其影响因素。根据误差模型,可以采用一系列数学方法和校正算法对仪器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以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修正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实际工作条件和环境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试验验证和数据处理,以保证修正后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更加接近,提高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3.对仪器精度检定误差控制方法的展望

对于仪器精度检定误差的控制,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包括引入更先进的传感器和测量技术,如光学技术、激光雷达、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等,以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改进,包括采用更精确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仪器检定数据进行更准确、更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此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也应不断加强,制定更完善、更统一的仪器精度检定标准和流程,以促进国际间的互通和比较。培养和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也是重要的方向,通过培训和认证体系,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对仪器精度的影响。

结束语

在测绘领域,精确的测绘测量仪器是保证成果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仪器进行精度检定和标准化措施,可以提升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传统的检定方法和创新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控制环境因素和人为操作误差对仪器精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蒋巍,李显辉,张淑霞.宁夏测绘仪器检定云服务平台建设[J].测绘技术装备,2023,25(04):137-142+149

[2]陶良山.贯通测量在矿山测绘中的应用与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22):184-186

[3]梁二平.最早的数学仪器广告和最不幸的测绘人[J].中国测绘,2023(11):66-68.

[4]陈志洪.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误差影响因素及控制点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3,51(10):12-14

[5]徐如刚,张新林,梁霄,等.大别山金寨重力基线场混合重力测量试验与分析[J].地震地质,2023,45(05):1147-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