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探讨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

陈元有

632122198702180712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非常多,其中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阶段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因此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管理理念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是指通过合理地组织、协调和控制来管理项目目标的方法和系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内容。和改进项目管理模式,以适应更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建筑环境。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建筑工程涵盖了从项目规划到运输过程的各个阶段,以确保整个建筑质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详细规划质量管理的预期结果和所需的资源是使项目成功的关键。设计阶段必须确保合理的设计科学,同时符合质量要求和要求,并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检查,以确保设计的完整性和可行性;选择符合要求的质量标准的材料和设备,并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以确保他们的产品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要求,找出并解决质量问题;完成全面的质量检查程序,对建筑结构、安全、功能、美观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建筑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1.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的应用价值

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工程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是必要的。一种可能的创新方向是引入信息化技术,如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实现项目各个阶段的协同和数据共享,提高设计和施工的精度和效率。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设计师、施工队、供应商和监理等,各方之间的协作和协调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存在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项目延误和成本超支。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传递不畅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信息传递往往存在着不畅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各个层级之间信息传递的滞后和不准确。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真、遗漏或延迟的情况。这导致了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无法及时获取到关键信息,进而影响到工程进展和决策的准确性。

2.2决策效率低下

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决策效率普遍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决策过程中存在着信息获取困难、决策者过多、决策流程繁琐等问题。首先,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决策者在获取项目相关信息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决策时间延迟。其次,过多的决策者参与决策过程,决策结果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审批和确认,决策流程繁琐,致使决策效率低下。这种低效的决策模式不仅延误了工程进度,还增加了成本和风险。

2.3资源利用不合理

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资源利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和决策效率低下,导致项目团队无法准确预测和规划资源需求,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另一方面,现有的资源分配机制往往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这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浪费,进而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3.1革新管理理念

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先更新管理观念。建筑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前景,并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他们需要关注提高企业的市场声誉,并准确把握第一手市场信息。同时,他们还需要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弥补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除了提高重视程度外,还需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为此,建立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管理部门至关重要。制定的管理制度必须具备科学性和时效性。在制定管理体系时,企业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应综合考虑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经济实力、发展目标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通过优化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3.2创新管理技术

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层面的管理。建筑工程的管理涉及项目设计、施工方案拟定、质量管理和材料采购等多个方面,因此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是必要的。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安全管理。施工现场道路狭窄,由此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风险增加,对此,加强安全管理成为至关重要的措施,必须执行严格的安全监督机制,定期实施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针对狭窄路况制定并实施特定的安全措施。此外,考虑到项目地点周边可能出现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还要制定细致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且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保障施工现场及其周边区域的安全;②施工计划与调度优化。因施工现场道路的狭窄条件,要对材料和设备的调度计划进行精细优化,减少现场对材料的堆存量,采纳“即时供应”模式,并对施工机械的使用和移动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最小化对施工现场及其运作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与顺畅运作;③采用高效施工技术。在并行进行水钻桩、静压桩以及人工挖孔桩作业时,选用高效且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升施工效率,减轻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3.3强化管理队伍

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强化管理队伍是至关重要的。施工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建筑企业不仅需要创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还需要不断优化管理队伍,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对施工工作人员来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管理工作人员应定期对一线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考核制度,确保奖罚方案科学有效,这不仅可以提升施工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建筑企业需要专门培养管理队伍,给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观念的时间,最终提高管理效果。

3.4完善管理内容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完善管理内容十分重要,其中成本管理是关键。成本管理涉及两个层面:用量和价格。为了确保质量和效益,建筑企业需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成本。首先,要不断提高对材料使用量的控制。每个建筑环节和工艺都有相应的参考依据来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在施工活动中严格按照这些依据进行操作,可以有效防止浪费施工材料。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材料领取管理机制,并限定领取数量。在领取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完成此项工作,以减少材料的过度浪费。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采购管理机制。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加快,市场上建筑材料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因此,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需求进行材料采购,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其次,要加强对材料价格的控制。确保质量是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采购人员需要对材料价格进行比较,并充分考虑供货商与施工现场之间的距离。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采购机制,还要合理控制材料价格,实现专款专用,从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创新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效率低下等问题,还需创新来解决这些挑战。

参考文献

[1]陈永鸿,武蕾,雷雯心等.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能力驱动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J/OL].工程管理学报,1-6[2024-03-07].

[2]赵婷婷.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可控性费用的科学控制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4,(04):88-90.

[3]焦萌.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4,(04):151-153.

[4]张坤.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江苏建材,2024,(0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