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邹正东 卿强 陈波 刘小鹏

资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分析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的发生风险,并基于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行肝内外胆管结石术治疗患者,共计8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通过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出影响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发生延迟性肠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一个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年龄60岁以上、手术时长超5h、术中出血量≥500ml是术后发生延迟性肠麻痹单因素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以上因素是术后延迟性肠麻痹的独立因素。结论: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预测指标,为早期预防和治疗 延迟性肠麻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延迟性肠麻痹;风险预测

前言

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是指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后,患者出现肠道运动减慢或停滞的情况。这种病情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受损,影响食物消化和排便功能的正常进行,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因此,构建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了提高术后延迟性肠麻痹的预测准确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院开展此项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准确、可靠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支持,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行肝内外胆管结石术治疗患者共计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介于39-76岁,平均(57.53±1.24)岁。纳入标准:(1)已排除手术禁忌症;(2)一般资料已录至病案首页;(3)参研人员已悉知本次研究目的、内容及相关事项,并在相关文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肝胆管存在恶性病变者;(2)伴有其他脏器衰竭者;(3)精神异常者;(4)配合度差者。

1.2方法

(1)数据收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相关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史、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变量筛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筛选,选择与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发生有关的变量。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筛选。(3)数据预处理:清洗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数据标准化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分析性。(4)模型建立:选择适当的预测模型进行构建,采用回归分析机器学习算法。根据选定的模型,使用数据训练和优化模型参数。

1.3观察指标

(1)基线资料。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2)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方式。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集所得数值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数据采用 检验,当n≥40,1<T<5时,采用校正 检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单因素风险分析

年龄60岁以上、手术时长超5h、术中出血量≥500ml是术后发生延迟性肠麻痹单因素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1。

表1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单因素风险分析[n,(%)]

因素

延迟性肠麻痹组(n=29)

非延迟性肠麻痹(n=51)

χ2

P值

年龄

19.914

0.000

≥60岁

21

11

<60岁

8

40

性别

0.004

0.949

15

26

14

25

体重指数

0.751

0.386

≥18.0

13

28

<18.0

16

23

不良生活习惯

0.011

0.917

15

27

14

24

手术时长

8.103

0.004

≥5h

25

28

<5h

4

23

术中出血量

8.867

0.003

≥500ml

24

25

<500ml

5

26

手术方式

0.001

0.981

开腹

13

23

腹腔镜

16

28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检验及校正 检验后,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共计3个,即年龄≥60、手术时长≥5h、术中出血量≥500ml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以上因素是术后延迟性肠麻痹的独立因素。详见表2。

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

β值

SE值

Wald值

P值

OR值

95%CI

上限

下限

年龄≥60

1.570

-0.331

22.547

0.000

4.805

2.514

9.185

手术时长≥5h

0.962

-0.397

5.859

0.015

2.617

1.201

5.703

术中出血量≥500ml

0.735

-0.262

7.842

0.005

2.085

1.247

3.487

3.讨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是一种较为罕见但潜在的手术并发症。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弱甚至停滞,引起肠麻痹的症状。肠麻痹是指肠道蠕动的异常减弱或消失,导致食物、水分和废物在肠道内滞留的状况

[1]。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甚至无法正常排便。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以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延迟性肠麻痹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单凭临床经验对延迟性肠麻痹进行预防和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2]。因此,如何准确地预测和评估延迟性肠麻痹的发生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根据延迟性肠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年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为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该风险预测模型在预测延迟性肠麻痹发生风险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能有效地对延迟性肠麻痹进行早期预防。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多个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估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个体患者发生延迟性肠麻痹的风险,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手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但该预测模型还需要在更大样本量上进行验证,不断优化模型效果,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汪夏云,吴茜,汤爱洁,等.结直肠手术患者延迟性术后肠麻痹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 28(14):1895-1901.

[2]杨宇,李宇轩,宋建霖,等.直肠前切除术延迟性术后肠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风险预测模型构建[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 42(1):17-21.

项目名称: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项目编号:Zykjjsc20-yyjc-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