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控制艾滋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1

如何有效控制艾滋病

曾庆

广安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008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艾滋病病人死亡的一种慢性而致命的传染性疾病,所以也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接触传播和母婴直接传播,其中,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但是,我们日常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例如:握手、语方交谈、拥抱、咳嗽、打喷嚏、一起吃饭、共用游泳池、共用办公用品、一同沐浴等;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人还会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症状,其容易感染的人群有:男同性恋者、不洁性交者、吸毒者、艾滋病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对外交流也在不断增长,使得艾滋病的感染率也在迅速增长,所以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方式。

一、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方法

1、社会方面

1.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艾滋病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的增加,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势在必行,可以有效的指导各地区有关部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1.2、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

目前阶段,还没有研发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来预防艾滋病感染,且还缺乏有效的治愈措施,所以要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预防艾滋病的传播;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及危害、发病症状、传播的途径、预防的相关措施等知识,使人们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艾滋病传播和扩散。

1.3、加强艾滋病的监测

艾滋病监测是一项系统、长期的观察工作,用监测的数据来分析其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以便确定其变动趋势,为控制艾滋病、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加强艾滋病疫情监测,有效预防艾滋病的发生和流行。

1.4、加强对出入境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测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出入境人数的不断增加,对我国防范艾滋病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对出入境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监测管理,建立口岸高危人群监测点,加大检查艾滋病的力度、强化监管措施,特别是对外籍人员和出国劳动的回国人员,必须进行艾滋病检测,防止由于监管不利,出现漏检、漏报的情况,对于外籍人员患有艾滋病的,应禁止入境。

1.5、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艾滋病的潜伏时间较长,被感染者自已也很难发现,但此时已具备传染性,因此很危险,对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或可疑症状者,医生应高度警惕,询问病人是否为高危人群,近期是否有高危行为,有无可疑的传播途径,并根据血液检测结果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诊断,尽早确定病人情况,因此,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防止对艾滋病的误诊或漏诊。

2、个人方面

2.1、健康的性生活

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健康的性生活可以阻止艾滋病的传播,在性生活中,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有效的隔断体液的交换,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每个人都要做到洁身自好,不卖淫嫖娼,不和艾滋病感染者性交,减少性伴侣的数量,保持健康的性生活,尤其是同性恋者,性生活时要做好安全措施,不然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2.2、远离吸毒、抵制毒品

吸毒并不会直接感染艾滋病,主要是由于吸毒采取的是静脉注射的方式,如果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共用注射针头,这样就特别容易造成聚焦性的感染,所以经常与艾滋病病人一起,共用静脉注射针头,进行吸毒的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就非常高。

2.3、不到非正规机构进行献血、输血

主要是因为献血有可能会导致间接的血液接触,如果去不正规的医疗机构献血,献血时所用的针具可能会出现多人共用的情况,就会导致出现血液接触,所以就会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但是,正规的献血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接受正规的输血也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2.4、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

应避免与他人或艾滋病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用具,以免刺破皮肤导致出现血液接触,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如发生艾滋病暴露后,应当及时对伤口进行挤压,将血液挤出,并尽快服用艾滋病的阻断药物。

2.5、防范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人在怀孕之前,应进行规范的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最少治疗半年以上,等身体病毒达到测不出的水平,再怀孕,可以成功地阻断艾滋病,出生的宝宝一般不会是艾滋病病毒携带;如果是在怀孕期间,发现艾滋病阳性,需要尽早的抗艾滋病治疗,及时规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减少血液当中的艾滋病病毒,可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二、小结

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应做到主动检测,做好自身安全措施,保护好自己,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提高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倡导大家积极行动,参与到艾滋病防治队伍中来,从自身做起,共同创造人人参与防治艾滋病的良好氛围,遏制艾滋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