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的应用

张裕黎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3年6-12月本科室收治的55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超早期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超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字】心肌梗死,超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张梦婉[1]等人的研究表明,近年来心肌梗死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发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放射性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甚至还有可能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对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在患者病情允许的范围内,尽早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的应用,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6-12月本科室收治的55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35~70岁,平均(52.12± 4.27)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34~71岁,平均(52.61±4.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经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2)明确研究内容,由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变;(2)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3)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入院后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对患者的体征与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开展常规的饮食管理、用药指导等。

1.2.2  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包括:(1)康复护理:《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建议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可控后需早期开展康复锻炼[2]。急性发作期协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患者应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时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延长训练和活动的时间,增强活动强度。如第一周指导患者开展关节训练和日常功能训练;第二周指导患者进行室内行走训练和室外行走训;第三周可辅助患者自主如厕和洗漱,如果患者恢复较优,可指导患者做好上下楼的训练等。在开展各项训练时,均由专业人员全程陪同,以便及时、针对性地处理突发情况。(2)心理护理:由于担心疾病预后和经济压力,部分病人会出现较多的不良情绪[3],护士需重视与患者的沟通,敏锐察觉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其负面情绪的诱因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3)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开展多途径的健康教育,宣教内容包括日常饮食、运动量、疾病自我监测、康复护理的知识等,以便于患者做好自我管理。(4)出院指导:经系统锻炼和评估后确认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流程、院外注意事项等,嘱咐患者遵医嘱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时长以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分别从生理健康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两个方面共8个维度进行评估, 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平均住院日比较  观察组患者共发生3例并发症,其中1例心力衰竭、2例心率失常,对照组共发生5例并发症,其中2例心力衰竭、2例心律失常、1例心源性休克,由此可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x±s, 分)

组别

例数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对照组

27

64.06±5.12

65.02±4.71

观察组

28

66.32±3.18

67.59±2.96

t

2.074

2.135

p

<0.05

3.讨论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血供异常出现持久的缺血、缺氧症状所致的心肌坏死,随着疾病不断进展,极易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心衰,严重损伤心功能

[4],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针对心肌梗死的治疗手段已趋于成熟,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生理心理功能紊乱等问题,因此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早期康复护理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根据患者的躯体症状及护理需求, 以促进患者康复为目标, 提供针对性、科学性的护理干预和训练指导,对于促进患者恢复教育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梦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24):129-131

[2]吴梅,王丽.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心肌梗死患者干预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23,8(21):839-842

[3]王松,王为,等.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12(12):42-44

[4]陈新凤.心肌梗死患者的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陈新凤[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6(13):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