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部压力性损伤护理研究新进展

/ 3

足跟部压力性损伤护理研究新进展

郑奥运,姚青青,葛仕花

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关键词】足跟部;压力性损伤;护理进展

压力性损伤是指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伴有疼痛感,增加患者痛苦感,易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1],院内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同时也是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2]。足跟部位于肢体重力释放点[1],该部位容易受外界多种因素影响,是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但目前足跟部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管理缺乏具体的、科学的护理措施[3],因此本文从足跟部压力性的评估、预防、治疗与护理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提高护理质量。

1 足跟部压力性损伤概述

足跟皮肤与跟骨间的皮下组织较薄,缺乏肌肉和软组织作为缓冲,接触面积小而形成较高压力点,再加上疾病、治疗等多种因素,是发生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学者通过对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的1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足跟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3%,发生率仅次于骶尾部和髋部[4]。蒋琪霞等[5]对我国46所三级医院1010例成年住院压力性损伤进行调查,足跟部发生率为8.81%,仅次于骶尾部。综上可知,足跟部在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中占比较大,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关注,是护理管理与预防的重点及难点。

2 危险因素

2.1 年龄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皮肤弹性下降,组织恢复能力差,机体功能下降、肢体反应迟钝,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压力性损伤[6-7]。葛洁明等人对486例院内压力性损伤进行分析,发现其中60岁及以上患者382例,年龄越大越易发生压力性损伤[6],这与王英等人[4]研究结论一致。因此学者认为,高龄患者入院时应重点评估皮肤情况,住院期间重点关注。

2.2 营养  营养不良患者多伴有局部组织低灌注,皮肤肿胀、弹性下降,对压力的抵抗力下降[8],是造成压力性损伤风险增加的因素[8-9]。李彩秀等[10]学者对肺癌放疗患者进行分级干预联合早期营养干预,制定饮食计划,降低了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目前压力性损伤患者个性化营养护理仍无法实现[11],护理人员对营养护理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也直接反映了其营养护理的能力,影响护理的效果[12]。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营养状况的认知,针对高危患者早期、积极的进行营养干预,提高对高危患者的预见性。

2.3 糖尿病  糖尿病是影响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3],也是影响创面恢复的主要因素[14]。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状态常合并微循环障碍,部分患者常伴有血管神经病变如下肢血管病变,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15],下肢血管狭窄是中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故学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发生糖尿病足,给予正确的指导与预防措施。

2.4应激反应  持续、强烈的应激反应可以引起患者机体代谢和功能的改变,导致细胞内稳态破坏,组织抗压能力下降,是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基础。足跟部皮肤的不舒适又会增加患者的应激反应,影响伤口愈合[1]。创伤、手术是常见的应激反应源,常丽萍等人[16]对61例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进行调查,其中病人中急性创伤、手术病人29例,占比47.54%。因此在临床上应对于创伤等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患者重点关注,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尤为重要。

3.预防与护理

3.1 评估量表  Braden量表是目前公认的评估压力性损伤的工具[17-18],能够协助护理人员正确识别有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患者,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但国内外对Braden量表的预测效能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应该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18]。Braden评分量表在ICU患者压疮风险预测方面具有高灵敏度,低特异性,过度预测可能会浪费而有限医疗资源的情况[17]。汪萍[19]等人对179位ICU患者分别应用Braden评估量表和Cubbin &Jackson 评估量表进行早期评估,得出Cubbin &Jackson 评估量针对性更强、早期预警效果更佳,在ICU患者早期评估中更优于Braden量表。COMHON量表包含意识水平、活动度、血流动力学、氧饱和状态、 营养状态等维度,涉及面更广,更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皮肤评估。有学者运用COMHON量表对ICU患者进行评估,得出压力性损伤的预测效能高于Braden量表[20]。而对于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而言Waterlow量表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中更具有可靠价值[21]。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足跟部压力性损伤的评估量表,而Braden量表、Cubbin&Jackson量表、COMHON量表、Waterlow量表相关评估条目对足跟部皮肤评估并无特异性,因此学者认为制定足跟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尤为重要。

3.2 减压及保护性用具  减少足跟部与支撑面、床面接触是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重要方法,一般临床上常使用枕头垫于患者小腿处,使足部悬空。通过局部减压可有效缓解足跟部受压面积和压力,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临床护理人员根据足跟部特殊的生理特点,研制出各种保护装置来预防足跟PI。郑瑞真等[1]应用足部减压垫,有效减少下肢使用高分子石膏固定患者中足部的压力,避免足部皮肤受到损害。预防性使用保护性产品是足跟部压力性损伤重要的预防策略。预防性敷料可以改善局部皮肤微循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不管是使用保护装置还是预防性使用敷料,均能一定程度减少足跟部的受压,降低足跟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3 治疗与护理 压力性损伤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难以治愈以及治愈后易复发的特点[22],尤其是对于2期及以上分级的患者,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早期的护理干预与治疗尤为重要。成育玲等[23]人使用艾灸、氧疗联合水胶体敷料对2期、3期压力性损伤进行创面护理,效果显著。小剂量的紫外线联合超短波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增长,加速伤口愈合[24]。有学者研究证实[25]与传统泡沫敷料相比,银离子敷料能更好地促进 3期压力性损伤的愈合。因此在临床上应早期发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足跟部损伤的概述、危险因素、预防、护理等方面综述,进一步阐明了我国足跟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现状及特点。目前临床上评估量表多且杂,风险因素明确,未来可开发足跟部评估工具来提高早期预测和识别的准确性及特异性。只有把握发生、发展规律,才能确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及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足部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瑞真,郑英智,李炳钻,等. 足部减压垫在下肢高分子石膏固定预防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2):133-135.

【2】郝景平,王威,鲍媛. 压力性损伤敏感指标对ICU重症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6):164-165.

【3】杨婷,董珊,周金莉,等. 足跟部压力性损伤预防及管理的证据总结[J]. 中国护理管理,2021,21(8):1206-1211.

【4】 王英,韩霜,李万芬,等. 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现状及其转归影响因素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9):1290-1293,1297.

【5】蒋琪霞1,周济宏2,陈可塑3,洪艳燕4,彭青5,展颖颖6,解怡洁7,孙颖8,王祖晶9. 中国46所三级医院成人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流行特征及Braden量表预测作用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3.

【6】 葛洁明,常学优,岳淑玲,等. 2015年-2019年某市5所综合医院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分析[J]. 中国病案,2022,23(2):108-112.

【7】 沈燕,沈琰. 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181-184.

【8】林飞云,李间开,孙仲文.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的单因素分析[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6):30-33.

【9】徐玉琴,王雁南. Barthel指数评分与营养水平对老年心内科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4):6005-6008.

【10】李彩秀,程秀丽,程玲,等.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指导的分级干预联合早期营养干预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5):117-119.

【11】韩燕,王怀远,孙艳红,等. 老年住院压力性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9):2339-2344.

【12】甘华秀,朱瑶,杨绮璇,等. ICU护士对院内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营养护理的认知与行为调查[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9):1263-1267.

【13】陆娴,胡玲红,邵燕,等. 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及其与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0):5070-5073.

【14】罗晓花,刘娟,陈月梅,等. Ⅱ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76-79.

【15】程楠楠, 孙辉萍, 王微. 中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7):45-48.

【16】常丽萍,佟金谕,郭婷,等. 住院病人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J]. 护理研究,2022,36(23):4317-4320.

【17】宋思平,汤雨佳,蒋琪霞,等. Braden量表预测ICU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 东南国防医药,2020,22(4):420-424.

【18】黄琼蕾,金瑛. 我国压力性损伤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2):1068-1072.

【19】汪萍,史广玲,蒋学娟,等. 两种评估量表预测危重病人早期压力性损伤效果比较研究[J]. 护理研究,2022,36(11):2061-2064.

【20】任家驹,王艳,魏中原,等. COMHON量表和Braden量表在ICU纵隔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中的比较[J]. 护理学杂志,2020,35(15):49-52.

【21】 柳艳涛,石莉莉,李婷婷. Waterlow量表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4):77-79.

【22】 徐晓琴,王淑娟,田耿家. 无损包扎法在压力性损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浙江医学,2022,44(4):424-426.

【23】成育玲,杨瑛,任红梅,等. 艾灸、氧疗联合水胶体敷料对Ⅱ期及Ⅲ期压疮的护理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2021,35(5):937-938.

【24】武蕊,林梅. 长期卧床糖尿病患者合并Ⅳ期特大压疮的多元化康复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6):1499-1500.

【25】 李晓蕾,刘波,曾红,等. 急诊应用银离子敷料治疗3期压力性损伤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6):78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