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针药并用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效果

              白文康 李伟

凉山州雷波县中彝医院  四川凉山  616550 

【摘 要】目的:研究针药并用疗法在喉源性咳嗽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因患有喉源性咳嗽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患者均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则联用中医针灸和药物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要明显低于治疗,实验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也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药并用疗法在喉源性咳嗽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案不仅安全性较高,还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症状改善,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针药并用;治疗;喉源性咳嗽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以及流感、支原体肺炎等疾病的传播流行,造成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大量发作,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症状,虽然适当的咳嗽有助于人体排出气道分泌物,但剧烈且频繁的咳嗽会给人带来较大的痛苦,故针对咳嗽进行干预十分必要[1]。喉源性咳嗽又被称为变态反应性咳嗽,咽部发痒是该类型咳嗽的主要特点,目前比较常见的西药治疗方式针对喉源性咳嗽的疗效欠佳,不利于患者的健康保障,故临床针对喉源性咳嗽需要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2]。为此,本文便针对性研究了针药并用疗法在喉源性咳嗽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因患有喉源性咳嗽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别纳入40例患者。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区间18-74岁,平均年龄(44.37±11.55)岁,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3例和17例。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区间18-72岁,平均年龄(44.62±11.38)岁,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和19例。

组间各项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药物包含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和复方甘草片,阿莫西林每日服药3次,每次服药0.375g,复方甘草片每日服药3次,每次服用3片,持续服药10d。

实验组联用中医针灸和药物疗法。

①针灸:穴位选取太冲、合谷、太溪、列缺、照海和鱼际,常规对针具和所选穴位处的皮肤进行消毒后,采用直刺或斜刺的方式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仪,持续留针30min。取穴位天突穴,应用白酒将1:1比例的当归和黄芪粉调和成饼,然后将药饼置于天突穴上并放置艾条进行温灸。该治疗方案每日1次,持续治疗10d。

②药物:药物选用蝉衣汤加减,组方包含鱼腥草20g、党参15g、当归12g、前胡12g、桔梗12g、防风12g、杏仁12g、桑叶10g、黄芩9g、薄荷6g、蝉衣6g、大枣6g、甘草3g,上述药材进行煎煮,取药液600ml,每200ml药液为1剂,患者每日服药3剂,持续服药10d。

1.3 评定标准

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

治疗效果:痊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减轻、体征大部分消失,70%≤疗效指数<95%)、有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减轻、体征部分消失,30%≤疗效指数<70%)、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

症状积分:根据患者的每日咳嗽次数(1-3分)、咳嗽持续时间(1-3分)和咽痒(1-3分)、咽干(1-3分)、咽痛(1-3分)等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症状积分评定,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3]

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3]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胃肠不适等。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表示方法分别为n(%)和(x±s),检验方法则为X2和t,当检验结果(P)<0.05时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

表1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 [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

40

8(20.00)

20(50.00)

11(27.50)

1(2.50)

39(97.50)

对照组

40

3(7.50)

14(35.00)

16(40.00)

7(17.50)

33(82.50)

x2

-

-

-

-

-

5.0000

P

-

-

-

-

-

0.0253

2.2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比较

表2显示: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比较 [n(%)]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胃肠不适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

40

1(2.50)

0(0.00)

0(0.00)

1(2.50)

对照组

40

4(10.00)

1(2.50)

1(2.50)

6(15.00)

X2

-

-

-

-

3.9139

P

-

-

-

-

0.0479

2.3 组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比较

表3显示:治疗前组间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组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比较 (x±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实验组

40

11.42±1.84

3.26±0.57

26.7919

0.0000

对照组

40

11.53±1.81

6.89±0.83

14.7376

0.0000

t

-

0.2695

22.8013

-

-

p

-

0.7882

0.0000

-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要明显低于治疗,实验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也比对照组低,P<0.05。经临床分析发现,我国传统中医将喉源性咳嗽归属于“咽痒”的范畴,认为该疾病的病位在咽喉,咳点在声门以上,病因在肺肾,故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应坚持平喘止咳、清肺化痰等原则[4]。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针刺列缺等穴位,可起到开通鼻窍、引火归元的作用,再辅以艾灸,能够起到改善人体咽部微循环,增强局部组织通透性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患者的症状缓解[5]。蝉衣汤中的蝉衣具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另外桔梗宣肺利咽、杏仁润肺散滞、鱼腥草和黄芩清热化痰、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能够起到平喘止咳、清肺化痰的作用,针灸和汤剂的合用还具有表里兼治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的帮助喉源性咳嗽患者控制病情。

综上所述,针药并用疗法在喉源性咳嗽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案不仅安全性较高,还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症状改善,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赵国红,程璐,霍红艳,等.过敏煎治疗喉源性咳嗽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2,37(12):2171-2174.

[2]李萍.自拟益气养血祛风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J].当代医学,2022,28(20):65-68.

[3]王丽华,郭裕,楚铜,等.蛤蚧定喘胶囊联合天突穴穴位注射治疗喉源性咳嗽(阴虚型)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2,30(04):271-274.

[4]刘万宝,刘颖苏.小柴胡汤合宣肺降火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气道阻力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2):1905-1906.

[5]董振华,李妩玲,张弦.疏风润肺针法治疗喉源性咳嗽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2,30(03):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