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对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的提升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对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的提升评价

周田田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运转部,邮编:730030

【摘要】目的:讨论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对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的提升。方法:入选100例需院内转运的病房危重患者主要于2023年3月-2024年2月接受本次研究调查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警分级管理模式。观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P<0.05。结论: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对病房危重患者而言,利于明显控制院内转运风险,确保良好转运质量。

【关键词】院内转运;病房危重;预警分级管理模式

病房危重患者大多病情复杂、进展快且相对严重,需采取全面化与严密华监护与诊疗。此类患者常存在院内转运的情况,即在一个医院中会因为诊疗需求而在各个科室之间进行转运,但转运过程中受仪器设备暂时性缺失、环境突变等因素影响,导致潜在风险性较高,为提高病房危重患者转运质量应实施良好护理措施。既往常规护理在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缺乏风险预警性与针对性,导致无法提升转运质量[1]。预警分级管理模式不仅可对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与预判,且会针对性、预见性采取护理措施,有助于明显提升转运质量。为此,此次研究中对本院2023年3月-2024年2月收治100例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期间实施常规护理、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后临床效果进行了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100例需院内转运的病房危重患者主要于2023年3月-2024年2月接受本次研究调查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排除精神或意识障碍、转运时间超过20min;转运期间死亡等患者。两组资料数据分布均衡(P>0.05):对照组中男/女:30/20,年龄:(58.62±5.33)岁;研究组中男/女:31/19,年龄:(58.63±5.46)岁。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以常规院内转运流程实施相关护理服务。

研究组实施预警分级管理模式,(1)成立院内转运团队:由护士长、高级责任护理人员、初级责任护理人员公告组成该小组。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明确当前院内转运质量改进目标。(2)明确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环节:院内转运团队小组成员需以头脑风暴法分析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环节,而后以鱼骨头绘制法、效应分析法、资料查询法等明确风险诱因,并提出改进措施。(3)实施预警分级管理措施:首先,对院内转运团队进行培训学习,使得所有成员考核合格后开展后续工作。其次,在对病房危重患者进行院内转运前,以MEWS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其院内转运风险,共15分,若分值超过6分,则可评定为一级院内转运风险患者;若分值在4-6分,则可评定为二级院内转运风险患者;若分值在2-3分,则可评定为三级院内转运风险患者;若分值不足2分,则可评定为四级院内转运风险患者。由院内转运团队中的高级责任护理人员负责对一级与二级风险患者进行院内转运,并需确保转运途中全程跟随主治医师,同时确保转运期间气管插管装置、有创压力检测仪、呼吸机等设备性能良好与数量充足。由院内转运团队中的高级责任护理人员对三级风险患者进行院内转运,确保转运期间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心电监护仪、注射泵等设备性能良好与数量充足。由院内转运团队中的责任护理人员负责对四级风险患者进行院内转运,转运期间保障鼻饲管、氧气管、面罩等设备正常。护士长需每月定时或不定时对转运设备是否心能良好、数量充足等情况进行抽查,以促使其随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不良事件发生率:即统计设备故障、管道异常、急救物品缺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性数据可代入χ2值分析,计量性数据可代入t值分析,分析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为:P<0.05。

  1. 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P<0.05,见表1。

表1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n)

设备故障

管道异常

急救物品缺失

总发生率

对照组

50

2(4.00)

2(4.00)

4(8.00)

8(16.00)

研究组

50

0(0.00)

1(2.00)

1(2.00)

2(4.00)

χ2

--

--

--

--

4.000

P

--

--

--

--

0.045

  1. 讨论

病房危重患者为更好的进行诊疗,会经常性进行院内转运处理,但是受人员技术有限、设备资源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很容易出现转运风险,影响转运安全,为优化此问题,有必要采取优质护理模式,以有效控制风险,确保转运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P<0.05。该结果证实了病房危重患者实施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可明显减少院内转运风险。既往常规护理会填塞式对所有病房危重患者实施一般性转运护理服务,以致于无法良好的预测与处理转运风险,导致护理效果较差。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会首先成立护理管理小组,以明确质量改进问题与目标,并会借助于MEWS评分对病房危重患者进行院内转运风险评估,以在最短时间内快速获得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而后配备适宜等级的护理人员、转运设备等,使得转运期间人力与物力资源均与患者需求所匹配,进而减少转运过程中存在风险

[2]。同时,本次预警分级管理模式还会考虑到护理人员技术受限对院内转运质量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会加强该模式下护理团队培训学习,使其具备专业素养,这对于减少危重患者转运途中风险也有积极意义。总之,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可依据病房危重患者等级,采取针对性、预警性、层级性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确保转运顺利安全完成,提高转运工作科学合理性,最终得到良好的护理管理效果[3]

综上所述,病房危重患者实施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曾春英,杜洁琼,孙蓓蓓.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在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3):105-108.

[2]邵方平,戚永娥,柴容等.预警分级管理对危重早产儿院内转运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6):972-975.

[3]林淑端,许少莹.预警分级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20,12(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