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严爱兰   于小芳   王佳丽   唐海明(通讯作者)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四医院   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医疗手段不断进步。子宫肌瘤在生殖器肿瘤中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被临床称之为妇科“第一瘤”,多发于30~50岁之间的育龄期女性和中年女性。近几年来,子宫肌瘤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子宫肌瘤对女性生殖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危害,所以在子宫肌瘤患者发病早期给予患者更为有效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患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能保证患者的预后效果。如何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就成为临床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临床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显著价值。超声检查为目前最为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超声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并为区别肌瘤是否有变性提供参考,又有助于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

关键词: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临床对比;研究

引言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常见病之一,病因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出现增生,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子宫出血、经量增多等情况。据统计,30~50岁女性患子宫肌瘤疾病的风险约30%,且近几年有明显升高趋势。目前,临床诊断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为影像学技术,其中,超声检查凭借操作简单、价格较低、对患者无伤害等优点作为主要诊断方式。超声检查的途径一般为经腹与经阴道两种,二者各具优缺点,其中经腹超声操作简单,患者接受程度高,但影像质量一般,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经阴道超声则影像清晰度更高,便于发现病灶,且无须保持膀胱充盈,但缺点在于不适用于未婚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录2020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于某院进行检查并接受治疗的102例高度疑似子宫肌瘤患者,患者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7.34±5.13)岁。经宫腔镜检查确诊的患者90例,其中浆膜下肌瘤患者23例,肌壁间肌瘤患者43例,黏膜下肌瘤患者16例,阔韧带肌瘤患者8例。剩余12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及临床手术、随访等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8例,附件区包块1例,子宫腺肌瘤3例。

1.2研究方法

(1)经腹超声:受检前嘱咐患者保持膀胱充盈,并取仰卧位,于探头顶端和受检者的腹部涂抹耦合剂,并将探头放在患者的耻骨联合,多方位对患者的子宫、卵巢以及盆腔间隙等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子宫位置和大小,以及内膜的厚度和回声。

(2)经阴道超声: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并适当垫高臀部,在腔内探头戴上避孕套后缓慢置入患者阴道后穹隆,多角度进行扫描,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1.3观察指标

样本入组后分别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并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经腹与经阴道超声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对比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92.50%高于经腹部超声的81.25%,误诊率3.75%低于经腹部超声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漏诊率3.75%与经腹部超声的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分类诊断的准确率对比

9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4类子宫肌瘤,其中肌壁间肌瘤占51例,浆膜下肌瘤占17例,黏膜下肌瘤占10例,多发性不同类型子宫肌瘤占12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多发不同类型子宫肌诊断率与经腹部超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良性病变之一,也是所有肿瘤类病变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临床也称为子宫纤维瘤。但因该病症均起源于宫体平滑肌细胞,生长过程中内部仅掺杂很少纤维、结缔组织,故称其为子宫肌瘤更加准确,临床已逐渐淘汰“纤维瘤”的说法。目前医学界尚未确认具体的发病原因,大量数据研究显示子宫肌瘤对雌性激素、生长激素等具有明显的依赖性,此类激素对瘤体的生长和增殖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雌性激素能够加快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因此往往认为妊娠期高激素环境是催生子宫肌瘤的重要诱因。加之神经中枢系统对激素分泌具有主导调节作用,因此子宫肌瘤的产生和神经功能间也有着密切关联,故育龄、性生活不协调、慢性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女性群体更容易发病。子宫肌瘤发病后常会出现下腹部疼痛、月经周期不稳定、宫内出血、白带异常等,其中宫内出血量过多时还可能引起贫血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均带来明显的影响。而宫体内病灶的生长会对子宫造成明显的压迫,使其功能逐步丧失,并逐渐发展成为癌症。

超声检查所产生的医疗成本较低,且临床诊断率也有保障,且现代彩超多普勒技术的引入,使超声下对肿瘤病灶的观察可以达到更加清晰的效果,不仅能够确认瘤体的具体位置、体积,还能够确认内部的结构、血流情况、回声特点等,从而获得瘤体的典型特征,便于判断子宫肌瘤的不同类型,给后续手术方案的拟定提供准确且快速的参考。超声检查根据途径不同可分为经腹部、经阴部等多种方式,其中经腹部检查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尤其是腹部脂肪、肠道气体、宫体瘢痕等,对体型肥胖、剖宫产瘢痕子宫的群体,可能会出现部分伪影。同时经腹部超声的探头频率相对较低,虽然可达到显示瘤体病灶的目的,但对微小型病灶显示的清晰度较差,很容易将子宫肌瘤、腺肌瘤等弄混,易出现误诊、漏诊问题。经阴道超声诊断虽然有侵入动作,但整体仍处于人体耐受度范围内,且对探头结构的保护和润滑,并不会明显损伤阴道内膜组织。经阴道检查使用的探头频率更高,对瘤体、宫体内小型囊腔等的显示也更加清晰,可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对瘤体内血流信号的显示也更加清晰,可更好地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优势在于无创性、快捷性,检查产生的不良反应、副作用也几乎没有,适用于快速筛查、复查等工作。实际检查时,经阴道彩超的二维影像分辨率高于经腹部,对于血流信号获取的敏感度也更高,探头更加接近于宫颈、后穹窿位置,距离病灶位置也更近,因此脂肪、气体、瘢痕等对检查的影响干扰更小,使结果准确率更高,降低了诊断误差。

结语

临床诊断子宫肌瘤疾病可首选经阴道途径超声检查,该检查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鉴别疾病类型,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支持,值得运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熊羽佳.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对可疑子宫腺肌症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9,28(7):89-93.

[2]余红星,张春玲.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4):44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