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探讨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评价

刘英杰

隆化县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针对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情况进行详细探究,并给出合理评价。方法:在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选取了104名患者进行研究。收集了这些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分析他们的临床症状、发病诱因、治疗方法等等。并对用药是否具备科学性加以评判。其中涵盖判断药物的使用剂量,评估药物配伍方式,以及判断药物的适应症状等。结果:在针对104名相关患者的研究里,经过临床治疗,大部分患者取得了积极的反应。其中56名患者(占所有患者的53.85%)完全康复,而另外40名患者(占比38.46%)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两组加起来占了总体治疗的92.31%。然而,也有7名患者(占6.73%)未对治疗作出反应,被认为是无效。这项研究强调了所采用治疗方法的高有效率,并指出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从治疗中获益。尽管如此,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并未得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示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优化治疗方案或了解耐药性等其他相关因素。结论:经过采取有效干预帮助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抑制好转,临床效果显著。但仍要进一步做好医院管理工作,将无菌操作落实到位,让该疾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效果评价;妇产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在临床中患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人数众多,该病严重影响到女性的生活质量,成为她们生活中的困扰。关于妇产科疾病,其发病是由于患者生殖道中存在过多微生物所引发,常与患者的个人因素有关,比如患者平时不注重生活习惯,缺乏对疾病的抵抗力、外伤等因素都存在着关联[1]。针对医院治疗中,医院缺乏完善的管理,相关条件不符合标准,比如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缺乏规范性的消毒措施等等,以上因素会让妇产科患者感染该疾病。通过某医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4例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他们的临床治疗资料,有关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在某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4例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对他们所运用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患者年龄为23岁至52岁,平均(34.8±5.2)岁。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妇科占73例,产科占31例。其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有68例,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有36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在对104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时,应注意到患者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某院具备临床经验丰富的药剂师,由他们对所有处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用药是否具备科学性加以评判[2]。评估人员共4人,让该项分析更具精准性。其中涵盖判断药物的使用剂量,评估药物配伍方式,以及判断药物的适应症状等。

1.2.2 诊断方法

结合患者出现发热情况进行判定,如果患者身体某处出现红肿和热痛,如此该名患者属于局部感染。若患者全身出现以上症状,同时出现体温飙升、下腹疼痛等等,那么该名患者属于全身感染[3]。针对妇产科的确诊患者,需要通过刮宫方式取物,再对其进行培养,以此来判断患者所感染的病菌。

1.2.3 治疗方法

针对感染患者,应先严控感染源,对于存在脓肿患者,需要采取引流的方式将脓肿消除。若患者存在感染坏死组织情况,则必须尽快处理;还有的妇产科患者受到了微生物污染而患病,此时必须叮咛患者尽快离开感染源。另外,尽快使用抗生素医治十分必要,并需要科学使用抗生素,以此来控制住患者病情[4]。若患者存在着重度炎症,仅凭借抗生素已经难以将症状控制住,此时需要利用糖皮质激素来达到治疗目的,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让机体中具备足够的抗过敏性毒素,得以而避免患者因为感染而出现严重后果。

1.3 评价标准

在评估妇产科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时,通常根据几个关键的指标来判断:治愈、有效和无效。治愈意味着患者不仅各种症状完全消失,血液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也回归正常范围,且所有的感染病灶都得到了彻底的根治。相对而言,有效的定义则是指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得到相应减轻,感染的病灶虽未完全消除但有明显减小。而当一个患者的病情在经过治疗后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症状持续存在或者恶化,这种情形就被判定为无效。

2 结果

在针对104名相关患者的研究里,经过临床治疗,大部分患者取得了积极的反应。其中56名患者(占所有患者的53.85%)完全康复,而另外40名患者(占比38.46%)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两组加起来占了总体治疗的92.31%。然而,也有7名患者(占6.73%)未对治疗作出反应,被认为是无效。这项研究强调了所采用治疗方法的高有效率,并指出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从治疗中获益。尽管如此,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并未得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示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优化治疗方案或了解耐药性等其他相关因素。见表1。

表1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情况(n%)

患者治疗情况

例数

百分比

治愈

56

53.58%

有效

40

38.46%

无效

7

6.73%

总有效

96

92.31%

3讨论

临床中妇科疾病属于高发疾病,严重危及女性健康。在妇科日常诊疗中,其中感染性疾病的比重较大,并且涵盖着多个种类,其中阴道炎、宫颈炎等都属于疑难病症,患者必须长期进行药物治疗[5]。此类病症患者较多,其不仅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各医院的情况也属于其中的一个因素。很多医院妇产科病房都缺乏良好的环境布局,在一个病区中存在着多名患者,因此病患相互间存在着感染情况。再次,医院病房存在着各种陪护人员,人流大的地方会影响到空气质量,使得病房中存在大量细菌因子,如此让妇产科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6]。与此同时,医院缺乏完善的管理,相关人员并没有充分实施无菌操作。

对于以上问题,医院必须尽快采取严格举措:健全管理机制,医护者应做好工作防护,建立消毒灭菌制度;针对医院中的妇产科病房,应科学规划区域,并在各区域添加上标识,而对于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前准备,比如更衣、带好帽子、洗手等等,对妇产科的各个区域都应做好无菌处理[7]。另外,还应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了解到其对患者的各种危害,并对该疾病的防治给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内容。针对来院进行医治的妇产科患者,医护人员应让其使用敏感性抗生素,以此来控制患者症状,同时避免传染其他人员,将该疾病的感染率降到最低[8]。在医治感染性疾病患者时,要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严格按照临床治疗的相关规定。研究结果显示:在针对104名相关患者的研究里,经过临床治疗,大部分患者取得了积极的反应。其中56名患者(占所有患者的53.85%)完全康复,而另外40名患者(占比38.46%)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两组加起来占了总体治疗的92.31%。然而,也有7名患者(占6.73%)未对治疗作出反应,被认为是无效。这项研究强调了所采用治疗方法的高有效率,并指出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从治疗中获益。尽管如此,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并未得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示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优化治疗方案或了解耐药性等其他相关因素。

综上所述,经有采取有效干预帮助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抑制好转,临床效果显著。但仍要进一步做好医院管理工作,将无菌操作落实到位,让该疾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余雪琴,王群,余宏燕.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其预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 28(19):2343-2345.

[2]杨明月.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J].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27):241-241.

[3]周乐惠,骆开伦.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分析[J].饮食保健, 2019, 6(010):13-13.

[4]何丽华.对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017(002):105-106.

[5]赵静.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006(038):33-36.

[6]赵淑云.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J].健康前沿, 2018, 027(004):174-174

[7]胡文静.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012):73-74.

[8]李燎原.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40例临床诊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066),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