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路径探讨

张立云

身份证号码130625198202085926

保定市徐水区巩固庄中学    河北省    保定市     072550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保护,并开始积极地将目光投向教育事业,尤其是对高中地理这门课程更加感兴趣。地理学作为一个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综合学科,自然地覆盖了环境保护的多个维度,包括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平衡的维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因此,利用高中地理教育作为一个平台,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环境的认识,还可以培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观念的技能。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教育;路径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而高中地理课程则是传播环保理念、培养环保行为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环境问题已不再是单一国家或地区的挑战,而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因此,高中地理教学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应肩负起培养学生全球环境视野和责任感的使命。

  1.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教育实施意义

1.1 社会发展时代要求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下,环境保护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效应也越来越大。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枯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频频发生,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社会对掌握环保知识与技术的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环境保护教育既是对学生环保意识与环境责任感进行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以及低碳发展的主要依托。

1.2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人的环保意识由环境保护意识,态度与行为构成,它是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因。通过环境保护教育能让学生深刻领会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紧迫性,明白环境保护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而自觉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与好行为。同时,环保教育也能促进学生环境素养的提高,强化其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为造就新一代有全球视野与环保观念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路径

2.1 利用纪念日,做好环境保护宣传

在全球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人类已经建立了很多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纪念日。比如说,世界环境日定于6月5日,世界水日定于3月22日,而地球日则定于4月22日。这些特别的节日是为了通过特别的环保活动加深大众对环保的认识,促使民众把环保行为纳入日常生活。但是,目前很多高中生对于这些重大环保节日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地理教师就有义务以这些节日为教育契机,在精心设计的主题活动中切实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例如:地理教师可在世界环境日之时筹划一个主题是“打造绿色校园”的班会。在班级会议上,教师先深入地阐述世界环境日的起源和演变,接着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在这一特殊日子中所实施的积极措施。例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时,我国还推行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光盘行动”等一系列环保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指导我们实施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班会结束时,教师把目光投向了校园,并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一起参加校园清洁。通过这一具体的行动,我们向全校的师生推广了世界环境日的核心理念,确保环保工作从我开始,从此刻开始。依据各类纪念日展开的各项环境保护活动,既能强化学生环保节日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责任感,还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2.2 引入生活实际,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渗透

生活是认识之源,实践之台,将环保理念贯穿于生活实践中,教师就能使学生从小事入手,使学生逐步养成环保敏感性、责任感。在地理课堂上,将抽象的环保理念和具体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环保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学生参与环保的积极性。所以,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贴近生活的地理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联想,以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课本中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来设计环境保护教育案例。例如通过对一定区域内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壤退化和水资源短缺这类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接着,教师可介绍该区所推行的生态农业、节水灌溉及其他环保措施,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有效地改善环境状况、促进农业及环境和谐发展。如此一来,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又能真正感受环保对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强化环保意识和促进环保实践。

2.3 组织课外活动,落实环境保护教育教学

新时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强调实践操作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他相信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所得到的东西更深刻、更长久。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内容常常涉及许多空间概念、自然过程、人类活动等。为深化地理知识,各类课外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从课堂上走出来,置身现实地理环境之中,在亲身体验与观察中进行学习。所以,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主题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使环境保护教育教学得到有效实施。

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湿地考察课外活动。本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湿地生态环境并记录湿地植被和动物种类及其生存状态,认识湿地对于气候和水文等自然要素所产生的作用。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湿地资源开发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探究湿地保护的具体措施。通过课外活动,学生既能直观体会湿地生态系统脆弱、保护重要等特点,又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对环境保护产生深刻的认识并自觉采取行动。这种教学方式在丰富地理课程内容的同时,还有效地推动环境保护教育工作的落实。

2.4 开发校本课程,深化学生环境保护理念

校本课程被认为是学校教育创新的主要动力,也是教育领域寄予厚望的。它使学校能够根据自身特色与学生实际需要,对国家课程做出有益补充与扩展,以提供更个性化、更全面的教育体验。特别是当代社会中环境保护这一重大课题,校本课程开发就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将环保内容纳入其中,学校既可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市民。教育理论家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是校本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皮亚杰把学习看作是学生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学校通过环境保护主题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给学生营造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氛围,并促使学生在与环境直接联系和交往中加深对于环保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以《人类与环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开设专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校本课程,并结合课本地理知识点如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护,采用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模拟实验和其他各种形式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了深入讨论。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介绍各地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事例,并分析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管理来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可行性,而且可以使环保理念内化于自身行为准则之中,从而有助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

  1. 结语

面对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至关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环境保护教育的方式、方法,以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严峻形式,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实践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张仲.重视环境教育,让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保理念[J].新课程,2022,(10):16-17.

[2]周鹏.巧抓环境教育提升高中生的环保意识[J].新智慧,2021,(30):4-6.

[3]梁丽清.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融合研究[J].高考,2021,(28):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