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患者经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脑胶质瘤患者经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明阳

黄岛区人民医院266401

【摘要】目的:观察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2年01月至2023年10月接收脑胶质瘤患者78例,按手术方式设为常规组(行常规开颅手术,39例)、试验组(行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39例)。比较手术疗效、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疗效比常规组高(P<0.05);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总分、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NIHSS总分降低,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升高,并且试验组患者NIHSS总分比常规组低,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疗效确切,能够显著减轻脑胶质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使其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词】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脑胶质瘤;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脑胶质瘤是一种普遍多见的颅内肿瘤,源自于脑神经胶质细胞,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与遗传、细菌病毒感染、电磁辐射相关,多表现为失语、颅内压升高、运动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头晕恶心、记忆力减弱等,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重大负担[1]。外科手术能够有效治疗脑胶质瘤,但本病易复发,常规开颅手术切除后,致使患者远期获益局限。随着微创治疗理念的逐步普及推广,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因定位准确、切除精准、创伤小等优势而备受推崇[2]。故而本研究纳入78例脑胶质瘤患者给予对照观察,特此探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疗效,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2年01月至2023年10月接收脑胶质瘤患者78例,入组标准:经CT诊断、病检确诊;病历及随访信息真实有效。排除标准:血液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心肝肾不全;精神障碍;免疫性疾病。按手术方式设为常规组(39例)、试验组(39例)。其中常规组男/女包括22/17,年龄37-71(54.36±5.05)岁。试验组男/女包括23/16,年龄36-70(54.37±5.0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开颅手术,术前头颅CT明确病灶部位,以此设计手术通路,气管插管全麻下,分离并切除病灶,尽量保留周围正常组织,然后止血,关颅,视情况放置引流导管,及时将病灶组织送检。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试验组行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局麻,经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扫描观察患者头颅,计算立体三维坐标,明确最佳手术靶点、开颅时机,完善手术操作流程。根据坐标值,安装导向系统。随后全麻状态下,经显微镜指导下开颅切除病灶,适时调整定位方向,辅以导向针,于邻近病灶的位置,将皮层切开,注意保护功能区、神经血管,适当牵引,促使病灶完全暴露,完全切除预先设计的病灶范围,切除后止血,认真缝合硬脑膜、皮层,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1)手术疗效。术后为期6个月动态随访,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结果评价手术疗效,其中NIHSS总分比术前降低90%以上,为治愈;NIHSS总分比术前降低46%-90%,为显效;NIHSS总分比术前降低18%-45%,为有效;NIHSS总分比术前降低<18%,为无效。组内治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除以组内总人数,即为总有效。(2)神经功能。运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于手术前、术后6个月展开评估,总分42分,评估总分越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3)生活质量。运用Barthel巴氏指数于手术前、术后6个月展开评估,总分100分,评估总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数据统计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检验观察指标,其中计数资料(手术疗效)用[n(%)]形式描述,组间数据差异进行x2检验;经Shapiro-Wilk正态分布检验的计量资料(NIHSS总分、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描述,组间数据差异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用P值表示,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对比

相较常规组,试验组患者手术疗效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对比[n(%)]

小组

病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试验组

39

10(25.64%)

14(35.90%)

10(25.64%)

5(12.82%)

34(87.18%)

常规组

39

8(20.51%)

11(28.21%)

7(17.95%)

13(33.33%)

26(66.67%)

x2

-

8.106

P

-

<0.05

2.2两组患者NIHSS总分、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对比

术前比较,两组NIHSS总分、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无差异(P>0.05);术后比较,两组NIHSS总分降低、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升高,并且相较常规组,试验组患者NIHSS总分更低,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更高(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总分、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对比

小组

病例数

NIHSS总分

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

术前

术后

t

P

术前

术后

t

P

试验组

39

16.62±2.24

9.18±1.39

9.046

<0.05

51.55±2.05

70.82±3.62

8.150

<0.05

常规组

39

16.61±2.25

13.32±1.36

6.156

<0.05

51.57±2.13

62.26±3.37

5.262

<0.05

t

-

0.857

7.524

0.663

8.018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常规开颅手术虽然能够切除病灶,但是脑胶质瘤放射抗拒性,以浸润性生长为主,术中操作容易伤及周围组织,影响脑功能恢复,不利于患者长远获益[3]。而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减轻脑功能缺损,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手术疗效87.18%高于常规组的66.67%,并且术后6个月的NIHSS总分比常规组低,Barthel巴氏指数总分比常规组高(P<0.05)。因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以外科微创理念为基础,术中利用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明确手术靶点、手术轨迹,可避免不必要的损伤[4];能够清晰显示病灶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毗邻关系,为术中切除提供依据,进而精准切除病灶的同时又能减少脑组织损伤,有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5];术中立体定向,可在最大程度上规避视野盲区,彻底完全切除深部病灶和囊肿,从而增加相关潜在获益,避免远期复发[6]

综上,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能够有效治疗脑胶质瘤,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借鉴。

【参考文献】

[1]崔承志,刘翠,丛培雨.手术治疗多中心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22,46(03):450-452.

[2]华锋,梁珂.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肿瘤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1):53-56.

[3]高海锋,宋晓瑾,董秋锋,等.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对脑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10):1689-1692.

[4]刘瀚屿.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应用于脑肿瘤治疗的效果观察及对ADL评分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20,26(30):28-30.

[5]周相军,朱娜娜,李浩.比较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与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02):88-89.

[6]徐兵,林启忠.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07):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