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门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小儿门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

王丽君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滨江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  225211

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输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计90例患儿,采集时间为我院儿科门诊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录治疗的患儿,按照先后时间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组45例患儿,早期组患儿采取常规静脉输液方式和常规护理干预,而晚期组患儿在静脉输液的基础上采用留置针输液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穿刺次数、一次性成功次数;使用问卷表对患儿家属进行穿刺技能、健康教育、护患关系的调查。【结果】经过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晚期组患儿,平均穿刺次数、一次性成功的次数以及医护满意度相关指标均优于早期组相关指标,组间具备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输液中应用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小儿门诊输液;综合护理干预;应用

前言

输液治疗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静脉输液治疗对于患者的诊治依从性有较高的要求,小儿患者的血管直径较细、穿刺难度较高,加之诊治依从性较低,所以小儿静脉输液的难度也较高[1]。随着临床技术的快速发展,静脉滞留针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主要适用于依从性不佳、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以此来降低静脉输液对于机体造成的损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90例患儿,采集时间为我院儿科门诊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录治疗的患儿,按照先后时间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组45例患儿,具体情况见表1。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同时符合静脉留置针标准;所有患儿的家属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经过相关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组别

性别

年龄范围

平均年龄(岁)

输液天数范围

平均输液天数(天)

例数

早期组

3个月至7岁

IMG_256(3.14±0.51)

4-9天

IMG_257(6.55±0.42)

24

早期组

3个月至7岁

IMG_258(3.14±0.51)

4-9天

IMG_259(6.55±0.42)

21

晚期组

2个月至6岁

IMG_260(3.08±0.47)

3-9天

IMG_261(6.27±0.39)

24

晚期组

2个月至6岁

IMG_262(3.08±0.47)

3-9天

IMG_263(6.27±0.39)

21

表1 一般资料详细情况

1.2方法

早期组患儿采取常规静脉输液方式,而晚期组患儿在静脉输液的基础上采用留置针输液,固定为透明胶带,留置针为24号头皮,在对患儿皮肤消毒后进行无菌操作,针体与皮肤之间的角度控制在30°。除此以外,早期组患儿给予常规门诊护理干预,而晚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首先,定期检查留置针的通畅性。通过观察留置针的出口是否有血液回流、注射液的顺利注入以及患儿是否有异常症状等来判断留置针的通畅性,如果发现留置针不通畅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轻轻拍打留置针或更换新的留置针。其次,定期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任何异常情况都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护人员;监测患儿的液体平衡和输液速度,根据医嘱准确计算每日输液总量和输液速度,并定期调整;观察患儿的尿量、口渴程度等指标,确保患儿的液体平衡处于正常范围内[2]。最后,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护理环境。小儿门诊输液对于患儿来说可能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因此,护士需要通过温暖的语言和态度,给予患儿安全感和信任感,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与此同时,还需要为患儿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确保患儿的休息和睡眠质量;向家属详细解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告知家属如何观察和记录患儿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3评价标准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穿刺次数、一次性成功次数;使用问卷表对患儿家属进行穿刺技能、健康教育、护患关系的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穿刺情况对比

从表2中的数据可见,经过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晚期组患儿,平均穿刺次数和一次性成功的次数相关指标均优于早期组相关指标,组间具备显著差异(P<0.05)。

组别

n

一次性成功

平均穿刺次数

早期组

45

43 (95.56)

1.03±0.04

晚期组

45

36 (80.0)

1.95±0.14

t

-

8.95

10.245

P

-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儿穿刺情况分析

2.2两组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情况对比

从表3中的数据可见,经过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晚期组患儿家属,对于穿刺技能、健康教育、护患关系均给予了较高的评分,晚期组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显著优于早期组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组间具备显著差异(P<0.05)。

组别

n

穿刺技能

护患关系

健康教育

早期组

45

91.02±9.74

93.75±10.24

92.75±9.21

晚期组

45

79.82±8.01

82.14±8.06

80.26±7.84

t

-

13.251

12.884

11.865

P

-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情况分析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通过皮肤和血管直接进入体内,用于输液、输血、药物给予和监测血液动力学等目的的医疗器械。在小儿门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广泛而常见[3]。本次研究表明,经过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晚期组患儿,平均穿刺次数和一次性成功的次数相关指标均优于早期组相关指标,家属对于穿刺技能、健康教育、护患关系均给予了较高的评分,组间具备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静脉留置针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输液中应用的效果显著,不但能够显著提升穿刺的成功率、简化临床输液流程,还能够减少输液的次数,患儿家属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值得在小儿门诊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亚.风险护理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人人健康,2022,(11):108-110.

[2]陆萧萍.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蛇志,2019,31(02):269-271.

[3]邢琳娜.静脉留置针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