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

叶丹王芝邹晓凤蒋晓琴叶露 郭元通讯作者

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重庆  400020

摘要: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骨折发生多数与外力撞击有关,少数患者骨折是因为疾病导致的骨骼脆弱,引发的疾病性骨折。正常情况下,发生创伤性骨折的患者人数比疾病性骨折人数多,但是无论是疾病性骨折还是疼痛性骨折,都会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现阶段对于骨折的治疗主要利用手术方式,但是因为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在实施手术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所以加强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有效的术后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实现对患者正常生活的改善,提升患者生活水平。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

关键词:骨折;术后疼痛;护理;进展

骨折患者多数为急性损伤,对于该类型患者通常利用骨科手术方式给予错位骨骼复位,骨折患者的疾病恢复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手术能够治疗疾病[1-2],但是也会引发患者机体的生理反应,使患者出现明显疼痛,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身心受到损伤。临床研究认为,患者的身体疼痛通常与组织或身体某部分损伤情况有关,患者通常会伴有一定的不良情绪,所以加强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疼痛水平,为患者的后续的临床症状改善提供参考。

一、骨折术后疼痛原因

在骨折手术实施完成后,患者会产生疼痛感,这很大程度上与患者的伤口损伤或者神经末梢损伤有关,这种损伤会增加患者的神经系统敏感性,导致患者身体中释放出大量的致痛物质,使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另外,还有部分患者在实际的疾病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手术切口部位的肿胀感、压迫感等,这在无形中也会引发疼痛。还有部分患者术后护理不得当,进而引发术后并发症发生,使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增加。

二、骨折疼痛影响因素

2.1 自身因素

利用闸门控制理论分析患者骨折疼痛的影响因素,说明患者的疼痛情况出现能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中,这种情况和骨折的严重程度呈反比,这就充分说明患者自身因素和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自身因素和年龄、文化因素等因素密切相关。

2.2 体位因素

骨折患者的疼痛还与患者的体位摆放有关,因为患者在实际的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体位,患者的舒适程度会明显下降[3],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也比较严重,此时患者的活动程度明显降低,降低患者的抗疼痛水平。也有大量研究显示出,患者术后应该保持特殊的体位,但是有时患者缺乏有效的认知,导致其体位摆放不正确,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

2.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的导致患者骨折疼痛的关键因素,部分患者因为家庭贫困或者环境嘈杂,其会出现睡眠不足、情绪低落等临床症状,此时其身体疼痛感会无形中加重,使患者的情绪变得更加低落,进而加重身体疼痛感。有关研究显示出,骨折患者的疼痛水平和患者所处环境直接相关,而且二者相互影响,因此需要重视环境因素的影响。

2.4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和患者的疼痛直接相关,如果人们过度担心手术的效果,就会导致患者的疼痛水平提升。有关研究显示出,心理因素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受,增加患者的机体敏感性,导致患者出现消极情绪。

三、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策略

3.1 物理镇痛

为了实现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就要加强对患者的物理镇痛,在患者术后 6h 内对患者翻身处理,然后在24h内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冰敷,抑制局部出血,当然还可以借助抬高肢体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患者出现肢体的麻木感,毕竟有效的按摩能够实现缓解疼痛的目的,促进疾病恢复。

3.2 转移患者注意力

术后如果患者疼痛十分明显,就可以利用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改善疼痛,可以利用的方式为看电视、听音乐和读报纸等。让患者处于安静的氛围中,能够显著的缓解疼痛感,实现改善疼痛的目的。

3.3 重视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是影响疼痛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骨折患者应该重视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让患者充分了解有关骨折的知识,了解骨折发生的原因,实现对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将患者的疼痛感控制在一定范围中,避免不良情绪引发疼痛。

3.4 体位护理

骨折期间体位护理是十分关键的。因为患者骨折后需要进行固定和复位治疗,此时体位护理会直接影响患者恢复速度,所以患者术后应该保持体位护理合理性,使用保护性较强的体位,适当的进行按摩,有效的实现骨折部位恢复。有关研究显示出[4-5],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的体位摆放方式疼痛感比较强,但是其采用自行体位变换辅以协助变换体位后,患者的疼痛水平明显降低,患者的躯体活动水平提升,患者的机体自理能力显著增强,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关认为,合理的体位摆放后,患者的膝关节弯曲程度明显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骨折恢复速度加快。

3.5 康复护理

骨折患者在手术后为了促进疾病恢复,加强康复护理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在护理后应该重点观察患者的骨折固定情况,了解患者的疼痛水平,对患者的骨折错位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充分了解手术情况。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做好日常洗漱和穿衣、吃饭等动作的协助,日常机体活动过程中,尽量保持动作轻柔和缓慢

[6],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在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时,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完成手术后完成固定后,护理人员可以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让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避免患者长时间卧床后出现肌肉萎缩。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和身体实际,加强严格的机体训练,尤其是发生上肢骨折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尝试让其开展握拳、抬手、摇摆手臂等动作,注意训练强度,如果患者骨折部位出现了疼痛感,护理人员应该及时阻止患者的后续运动,让患者尝试进行站立,护理人员就可以做好对患者的搀扶,帮助患者合理加强腿部肌肉锻炼,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身体锻炼,循序渐进的康复,避免高强度锻炼 引发骨折部位的二次损伤,降低骨折后疼痛感。

综上所述,骨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在骨折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明显的身体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因此要想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就要从患者的临床实际出发,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疼痛水平,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岩. 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8):48-49. DOI:10.13214/j.cnki.cjotadm.2021.18.034.

[2] 钟华.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J]. 养生大世界,2021(11):198.

[3] 洪方. 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2020,15(3):134. DOI:10.19738/j.cnki.psy.2020.03.114.

[4] 吴春演. 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2019,9(24):161.

[5] 梁燕嫦,张平,康芹.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213-214.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9.12.121.

[6] 龚青,邱敬文.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J]. 健康之友,2023(19):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