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感染伤口的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3

72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感染伤口的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王梦涛

盘锦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s, OF)患者感染伤口(infected wound, IW)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促进临床感染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诊疗的720例O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IW的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720例患者IW分泌物共计分离出800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02株(62.75%)、革兰阳性菌298株(37.25%),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中,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哌酮等药物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阿莫西林等药物较为敏感。结论:OF患者IW的致病菌种类多样,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有所差异,需给予细菌培养明确菌种,且临床用药需依照药敏试验结果而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开放性骨折(OF)患者感染发生与伤口处理时间、伤口污染程度、骨折固定方式、骨折严重程度等因素关联密切。且感染危害显著,可加重患者病情,提升治疗难度,并致使患者伤口愈合困难,拖延其康复时间,甚至诱发败血症、急慢性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1-2]。现阶段,抗菌药物是临床处理感染的首选方案,但受我国抗生素滥用、患者机体耐药性提升影响,部分抗菌药物应用效果并不甚理想,如何正确的选择抗菌药物成为骨科感染治疗中的重点[3-5]。本研究选取我院诊疗的720例OF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对感染伤口(IW)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为临床护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疗的720例O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415例、女患者305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46.88±10.25)岁;病因:交通事故501例、高处跌落158例、机械损伤61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确诊病症,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资料不全者。(2)排除标准:合并脏器功能严重损伤患者。检查依从性较差患者。

1.3方法  (1)样本采集:样本采集前,护理人员不可对患者IW进行消毒处理,可先行使用无菌等渗盐水擦洗,取出污质,随后使用无菌棉拭子获取IW内分泌物质或者脓液,获取后即刻置入无菌试管送检。(2)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使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别菌株,琼脂稀释法行药敏检测,本研究使用的仪器、试纸均由法国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提供。

1.4观察指标  分析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720例患者IW分泌物共计分离出800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02株(62.75%)、革兰阳性菌298株(37.25%),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详见表1。

1 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病原菌种类(800株)

株数

占比(%)

革兰阴性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60

7.50

鲍氏不动杆菌

140

17.50

铜绿假单胞菌

142

17.75

阴沟肠杆菌

118

14.75

其他

42

5.25

合计

502

62.50

革兰阳性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75

9.38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40

5.00

表皮葡萄球菌

75

9.38

粪肠球菌

76

9.50

其他

32

4.00

合计

298

37.25

2.2 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药敏试验中,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哌酮等药物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阿莫西林等药物较为敏感。详见表2、表3。

2 主要的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结果

抗菌药物

阴沟肠杆菌(n=118)

鲍氏不动杆菌(n=140)

铜绿假单胞菌(n=142)

敏感株数

敏感性(%)

敏感株数

敏感性(%)

敏感株数

敏感性(%)

亚胺培南

117

99.15

139

99.29

142

100.00

美罗培南

118

100.00

140

100.00

142

100.00

头孢哌酮

110

93.22

135

96.43

140

98.59

头孢呲肟

108

91.53

130

92.86

138

97.18

阿米卡星

102

86.44

120

85.71

128

90.14

头孢他啶

96

81.36

112

80.00

116

81.69

青霉素

115

97.46

140

100.00

142

100.00

氨曲南

84

71.19

116

82.86

125

88.03

阿莫西林

42

35.59

67

47.86

68

47.89

头孢唑林

30

25.42

50

35.71

39

27.46

氨苄西林

36

30.51

56

40.00

48

33.80

哌拉西林

35

29.66

58

41.43

44

30.99

头孢西丁

34

28.81

52

37.14

50

35.21

3 主要的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结果

抗菌药物

粪肠球菌(n=76)

金黄色葡萄球菌(n=75)

表皮葡萄球菌(n=75)

敏感株数

敏感性(%)

敏感株数

敏感性(%)

敏感株数

敏感性(%)

万古霉素

75

98.68

75

100.00

75

100.00

替考拉宁

75

98.68

75

100.00

75

100.00

利福平

76

100.00

75

100.00

75

100.00

达福普汀

74

97.37

65

86.67

75

100.00

环丙沙星

52

68.42

34

45.33

35

46.67

氨苄青霉素

40

52.63

19

25.33

30

40.00

复方新诺明

38

50.00

45

60.00

45

60.00

庆大霉素

30

39.47

3

4.00

6

8.00

左氧氟沙星

40

52.63

46

61.33

46

61.33

利奈唑胺

75

98.68

75

100.00

74

98.67

四环素

20

26.32

0

0.00

4

5.33

红霉素

18

23.68

20

26.67

21

28.00

克林霉素

38

50.00

35

46.67

35

46.67

3 讨论

开放性是指骨折部位皮肤或者黏膜发生破裂,导致骨折端与外界连通的骨折人体骨折状况。OF多由高能量暴力导致,且患者骨与软组织可受到较为严重的创伤与污染,极易引发细菌感染、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若未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很可能终身残障,甚至死亡;而闭合性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方案多样,患者可依照自身特点选择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通过复位固定调养方式缓慢康复,总体病情较轻。因此,临床格外重视OF的诊治工作[6-8]

细菌感染是OF患者诊治工作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可阻碍患者伤口愈合,甚至影响骨骼肌肉系统功能的恢复,导致死亡。现阶段,临床处理细菌感染仍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但研究表明,OF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性较为严重,这可能是因为院内抗菌药物应用广泛的缘故。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开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通过细菌培养明确患者病原菌菌种,依照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给予患者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以此提升感染治疗效果,减少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患者康复[9-12]

本研究结果揭示,720例患者IW分泌物共计分离出800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02株(62.75%)、革兰阳性菌298株(37.25%)。由此可见,OF患者IW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这可能是临床头孢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愈发广泛所致。而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哌酮等药物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阿莫西林等药物较为敏感,凸显病原菌种类的多样化以及对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也提示临床需对OF患者IW积极开展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以提升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率,促进患者康复[13-15]

综上所述,OF患者IW的致病菌种类多样,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有所差异,需给予细菌培养明确菌种,且临床用药需依照药敏试验结果而定。

参考文献

[1]郑燕辉,刘卫明,郑春燕.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6):731-732.

[2]李悦,狄勇,赵继磊.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感染原因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7):1553-1555.

[3]粱文龙,李娜,鲁玉婷.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感染细菌培养联合药敏试验对术后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1):166-168.

[4]张祎,张晶,李雯,等.开放性骨折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8,8(28):15-16.

[5]倪苏兰,许雄英.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病原菌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11):1475-1477.

[6]张静,邹明,张红梅,等.四肢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6):585-588.

[7]崔军海,高晓华.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2052-2055.

[8]周松卓.四肢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135-136,139.

[9]李伟清,彭立娟,冯经旺,等.骨科伤口感染细菌学研究与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1):4449-4451.

[10]陈文革,杨朝晖,黄高.开放性骨折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9):1991-1993.

[11]杨青,吴磊,刘洋,等.开放性骨折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6):2482-2485,2499.

[12]邱耀宇,王发圣,谢昀,等.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4):424-426,431.

[13]何土强.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4):236-237.

[14]杨争艳,李宗泽,刘文俊,等.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的病原学研究及预防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9):68-70.

[15]裘情密,沈健健,施绒舟,等.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感染治疗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6):1325-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