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综合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5
/ 2

小麦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综合管理研究

贾静丽

柏乡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省邢台市 055450

摘要: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较大。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本文针对小麦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综合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对小麦栽培技术的优化,以及结合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小麦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

  1. 小麦栽培技术的应用优势

1.1提高种子质量

种子是小麦生长的基础,选用优质种子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在选用种子时,应选择具有较高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品种。此外,要对种子进行精选、消毒和拌种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1.2优化栽培模式

根据小麦的生长习性和当地气候条件,采用合理的栽培模式,如宽幅播种、适量密植、适时施肥等,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1.3加强田间管理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浇水、施肥等操作,确保小麦生长环境的良好状态。同时,要密切关注小麦生长状况,对病虫害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 小麦栽培技术的优化

2.1播种技术的改进

在小麦播种过程中,采用精量播种、适量播种等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整齐度和生长速度。同时,要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深度和播种时间,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2施肥技术的改进

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情况,采用配方施肥、分期施肥等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同时,要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引起环境污染和病虫害的发生。

2.3灌溉技术的改进

合理灌溉对小麦生长至关重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采用节水灌溉、适时灌溉等技术,可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2.4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改进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地进行防治。要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对病虫害进行早期防控,避免病虫害的大规模发生。同时,要注重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1. 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

3.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病原菌、昆虫生态调控剂等生物手段,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引入天敌昆虫、施用昆虫生态调控剂,以及利用病原菌防治病害,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小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农药使用过程中,要遵循“三合理”原则,即合理选药、合理用药、合理用量,以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要定期对农药进行更新换代,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首先,合理选药是关键。选用适合的农药,能够针对性地解决病虫害问题,提高防治效果。农药的选择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生长环境、抗药性等因素来决定。此外,还要注意选择环保型农药,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合理用药也非常重要。农药的施用方式、施用量、施用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防治效果。例如,喷雾、拌种、土壤处理等施用方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时,要遵循“适量、均匀、全面”的用药原则,确保农药能够有效地覆盖作物,减少农药浪费。最后,合理用量是保障。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环境污染,而过低的使用量则可能达不到防治效果。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农药的活性、施用方式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用量。同时,要定期对农药进行更新换代,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3.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物理手段,如手动除虫、诱捕器、黑光灯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物理防治方法环保、无污染,但防治效果相对较低。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以将其与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以提高防治效果。

手动除虫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控制方式,工作人员通过手持工具,逐一捕杀害虫,以减少其数量。这种方式虽然效率较低,但适用于一些对农药敏感的作物,以及室内栽培等场景。诱捕器是一种利用害虫的生理特性进行防治的方法。通过设置特定的诱饵,吸引害虫进入诱捕器,从而实现分离、捕捉和杀死害虫的目的。这种方法具有选择性强、针对性强、防治效果好等特点。黑光灯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防治工具。黑光灯发出的紫外线能吸引害虫,使其飞向光源,从而便于捕捉。在实际应用中,黑光灯常常与其他防治手段相结合,如喷洒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然而,物理防治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防治效果相对较低,无法大面积应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因此,在实际防治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将物理防治与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以提高防治效果。

3.4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是以生态调控为核心,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结合农业、林业、水利等政策措施,全面提高小麦抗病虫害能力,实现小麦生产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绿色防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态调控。通过调整耕作制度、种植结构、田间管理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提高小麦自身抗病虫能力。这种方法从源头上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有利于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②农业、林业、水利政策措施。政府应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和应用。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③质量监测与评价。建立完善的绿色防控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对绿色防控技术实施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产品质量达到绿色、环保、高效的标准。④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不断开发新技术、新方法,为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结语:

总之,小麦病虫害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等。在实际防治过程中,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制定防治策略,确保小麦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加强科研创新,开发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的防治技术,为我国小麦产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宋来梅.浅析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9,39(17):119-120.

[2]陈新峰,赵军涛,张勇,等.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1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