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肝功能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5
/ 2

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肝功能影响分析

翟玉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 普外二科 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5~2023.5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所有患者介入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并分析数据。结果:50例患者CR18例,PR25例,SD6例,PD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治疗后AST、ALT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该治疗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肝功能

原发性肝癌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是指发病原因不明的肝癌,发病率较高,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肝区疼痛、发热、乏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黄疸等,晚期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恶病质等典型恶性肿瘤症状,这些症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该病若治疗不及时,肿瘤细胞可发生远处转移,故需及早治疗。介入治疗是现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介入治疗可在影像学设备辅助下直达患者病灶,进行化学、物理、机械等治疗,同时该治疗具有微创、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本研究即探讨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详细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5~2023.5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1~76岁,平均59.01±8.56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于<3cm的小肝癌,采取原位灭活、一次或多次灭活的局部微创介入治疗方案,对于较大肝癌并且富血供的肿瘤,采取先血管介入后实质介入的“双介入”治疗模式,对于较大肝癌且缺乏血供的肝癌,采取先射频后栓塞的双介入治疗模式,对于较小肿瘤,采用经皮无水酒精化学灭活。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评价本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并分析数据。临床效果评价标准[1]:用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估,主要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在术后1个月评价。肝功能主要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在治疗前、治疗后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临床效果

50例患者CR18例,PR25例,SD6例,PD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

2.2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AST、ALT低于治疗前(P<0.05)。详见表2:

表2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

时段

例数

ALT(U/L)

AST(U/L)

治疗前

50

54.15±6.36

48.04±5.45

治疗后

50

50.06±5.78

43.45±3.98

t

-

3.365

4.809

P

-

0.001

0.001

3讨论

肝癌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根据病因的不同将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十分常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40~60岁人群更多见。该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继发感染、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等,同时肿瘤细胞可通过淋巴液、血液、直接种植等途径转移至患者全身组织、器官,故需及早治疗。介入治疗近年来在该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治疗是介于内科、外科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肝动脉栓塞(TAE)、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经门静脉化疗或化疗栓塞)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无水乙醇肝癌内注射治疗、粒子植入术、冷冻消融)两类,其中TAE可通过在导管注入栓塞剂作用于肿瘤供血动脉和肿瘤血管而阻断肿瘤供血,封闭肿瘤血管床,从而对肿瘤的生长产生抑制,TACE是现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大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栓塞可使肿瘤病灶发生缺血坏死,栓塞与局部灌注化疗药物配合使用可杀死更多癌细胞,多次栓塞能确保疗效[2]。射频消融可通过损伤细胞膜、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破坏肿瘤血管、破坏细胞器等发挥治疗作用,高热可引起组织凝固性坏死,也可使周围血管闭塞凝固,对血供进行阻断,避免转移。

同时介入治疗具有多种优点,包括定位准确、疗效显著、对患者创伤小、副作用小、并发症少、重复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本研究对患者采取了个体化介入治疗方案,根据每位患者具体肿瘤情况的不同采取了针对性治疗,并以综合治疗为主,以此确保治疗效果。本结果显示,50例患者CR18例,PR25例,SD6例,PD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治疗后AST、ALT低于治疗前(

P<0.05),可见介入治疗是显著有效的,不仅疗效显著,还可改善患者肝功能。

综上所述,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该治疗方式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梁俊迪,全毅,阮德斌等.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4):124-125.

[2]朱鸷翔,沈松鹤,赵森等.中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介入微创治疗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44(11):1483-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