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饮食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邹雪娇

三明市第一医院 公共卫生科  邮编3650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者护理期间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本院接受临床护理干预的慢性胃炎患者40人作为样本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按照对比组与观察组进行小组分类。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价值较高,在慢性胃炎患者干预中,对其生活质量提升有所保障。

【关键词】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慢性胃炎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多重因素作用下引发的胃黏膜慢性病症,发病后患者多见腹痛、反酸和胃胀气,影响患者食欲[1][1]。该疾病发作与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以及心理因素相关长期用药对患者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饮食护理能够补足患者机体能量,心理护理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有所促进,能够提升患者临床配合积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来评价该措施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期为该类患者干预提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样本研究对象,将40例样本分配成对比组与观察组。对比组20例患者中男性样本人数13、女性样本人数7人,样本年龄25~52岁,平均(38.50±1.25)岁;观察组男性样本数量15、女性5人,年龄23~52岁,计算样本年龄平均值(37.50±1.35)岁。两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比组:常规护理。每周为患者提供一次健康宣教,方便患者主诉自身存在的问题。定期展开患者心理疏导干预,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压力,并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日常饮食中需要保证患者饮食清淡性,尽量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供给。定期清理病室,保证患者享受干净、整洁的护理服务。

观察组: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1)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建立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交流,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提供针对性的饮食干预措施,保证患者定时、定量饮食[2][2]。此外,饮食护理干预期间应指导患者改善不良习惯,细嚼慢咽,并避免食用隔夜菜和冰冷食物。饮食期间应做好卫生防护,比如饭前便后常洗手,定期清洁消毒餐具。饮食干预阶段应保证每日饮食摄入量与营养成分严格控制,指导患者增强蔬菜、水果的饮食占比,减少碳水和脂肪食物的摄入。饮食应以清淡饮食选择为主,尽量减少刺激性调味剂的应用。日常应戒烟戒酒,以免导致肠胃负担加重。(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建立与患者良好沟通以及交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鼓励患者主诉自身不良情绪,建立和谐护患关系[3][3][4]。护理期间面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认真解答和干预,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期间也可以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暗示,增强患者临床病症干预信心[5][4][6]。护理期间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改善其不良情绪。

1.3评价和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样本分析所选取的数据学软件为SPSS22.0,计数资料选取为(n,%),计量资料的选取为x±s,临床数据检验分析所应用的软件为t与χ²,P<0.05则证明研究具备临床价值。

2结果

2.1护理效果分析

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总有效率评价,护理总有效率更高的小组为观察组,P<0.05。

表1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n(%)]

组名

例数

十分有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比组

20

2(10.00%)

13(65.00%)

5(25.00%)

15(75.00%)

观察组

20

3(15.00%)

17(85.00%)

0(0.00%)

20(100.00%)

χ²

5.714

P值

0.017

2.2生活质量评价

两组生活质量评价,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改善与对比组相比更为显著,P<0.05。

表2两组生活质量评价(分,x±s)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

饮食质量

环境质量

对比组

20

70.23±2.34

70.38±3.23

70.23±2.34

观察组

20

78.29±2.14

78.23±4.23

78.43±2.31

t值

11.367

6.596

11.153

P值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在不良生活以及饮食习惯影响下,慢性胃炎患者数量逐步增加,成为临床胃病的主要原因,甚至增加胃癌风险[1-2]。面对该疾病,临床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干预,能够缓解病症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长期用药会增加患者对于药物的依赖性,导致病症久治不愈,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保障[3-4]。临床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发病和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心理状态有关,加强胃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病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因此临床中需要积极展开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你呢哥哥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予以慢性胃炎患者饮食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效果与对比组相比更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与对比组相比更为显著,P<0.05。研究显示,饮食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表明护理效果具有重要价值。胃黏膜组织中的TNF-阿尔法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分泌,对胃粘膜内皮细胞组织产生影响,增加患者胃黏膜损伤风险,对胃黏膜组织造成刺激,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重[7]同时,饮食习惯与心理情绪的变化对胃黏膜恢复也存在影响。此外,多重刺激下胃黏膜黏液屏障受损,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恶化病变,导致幽门螺杆菌植入风险加重,进一步促进胃酸分泌,对消化道的完整性受到影响,不利于胃肠道正常功能保证。

综上所述,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保障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刘妍,黄惠. 饮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0):153-155.

[2]王新婷,苗慧敏,王亚文,等. 系统化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5):13-16.

[3]张涛,王珍珍,马霓. 中医饮食护理结合耳穴埋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1):59-62.

[4]段海娇. 基于微信平台的远程延伸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8):77-80.


[1]加入引用文献

[2]插入引用文献

[3]插入引用文献

[4]插入引用文献

[5]插入引用文献

[6]插入引用文献

[7]插入引用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