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学技术应用于周围性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CT影像学技术应用于周围性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艳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南京  211800

摘要:目的 评价周围型小肺癌诊断采用CT影像学技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60例,根据是否为周围型小肺癌分组,是纳入观察组,否纳入对照组,均进行CT检查,对比两组征象差异,探究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棘突征、毛刺征、病灶钙化,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灵敏度93.33%、特异度96.67%、阳性预测值96.55%、阴性预测值93.55%、诊断符合率95.00%、kappa值0.896(P<0.05)。结论 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特点明显,钙化、毛刺征较为突出,CT诊断准确性高。

关键词:CT;周围型小肺癌;kappa值;毛刺征

周围型小肺癌属于肺癌中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指病灶直径小于3cm,影像表现类圆形、局灶性的阴影,病理结果为肺癌。早期病症隐匿,容易被患者忽视,加之常规X线检查,容易出现伪影,导致误诊率、漏诊率高[1]。探索一种诊断准确的手段成为临床普遍共识,CT影像学技术可获取病灶清晰影像,规避伪影,提高诊断准确性。本文研究分析周围型小肺癌采用CT影像学技术的价值,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患者60例,根据是否为周围型小肺癌分组,是纳入观察组(30例),否纳入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为肺炎患者。对照组患者分布男18例、女12例,年龄47岁~80岁(58.69±2.43)岁。观察组患者分布男19例、女11例,年龄46岁~80岁(58.72±2.39)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验证。此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资料对比,具同质性(P>0.05)。研究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批,获得批准后开始研究。

1.2方法

患者均进行CT检查,选择256排螺旋CT诊断仪(GE,revolution),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平扫检查。平扫检查结束,使用高压注射器于患者肘静脉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Bayer AG,国药准字J20180041,规格100mL:62.34g)80mL,2.5~3mL/s注射速率。120mAs电流,120kV电压,螺距2.6,5mm层厚,采集层1.2mm×24层,注射25s~30s为动脉期,55s~65s为实质期。

1.3观察指标

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2组征象差异,探究CT诊断的准确性。

1.4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n(%)描述、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工具SPSS 24.0。

2结果

2.1征象差异

2组胸膜牵拉征、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棘突征、毛刺征、病灶钙化较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征象差异[n(%)]

组别

n

胸膜牵拉征

支气管充气征

分叶征

血管集束征

棘突征

毛刺征

病灶钙化

对照组

30

18(60)

19(63.33)

20(66.67)

24(80.00)

5(16.67)

4(13.33)

1(3.33)

观察组

30

20(66.67)

21(70.00)

23(76.67)

26(86.67)

21(70.00)

18(60.00)

9(30.00)

-

0.287

0.300

0.739

0.480

17.376

14.067

7.680

P

-

0.592

0.584

0.390

0.488

0.000

0.000

0.006

2.2CT诊断的准确性

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灵敏度93.33%、特异度96.67%、阳性预测值96.55%、阴性预测值93.55%、诊断符合率95.00%、kappa值0.896,检查结果同病理结果一致性高(P<0.05)。见表2

表2 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情况

CT

病理

合计(例)

kappa值

阳性(例)

阴性(例)

阳性(例)

28

1

29

0.896

阴性(例)

2

29

31

合计(例)

30

30

60

3讨论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此病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态势,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肺癌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1990~1992年 20.41/10 万,预计到2025年我国此病患者将超过100万[2]。肺癌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较理想,晚期治疗5年生存率不足20%,因此针对肺癌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受解剖结构、费用等多因素限制,此病检查手段以影像学技术为主。

肺部疾病发病后,损伤肺部病灶组织,病灶坏死后形成纤维瘢痕,对胸膜产生牵拉,CT检查显示胸膜牵拉征。多数肺部疾病发病后,影响肺组织、支气管等,引起部分肺间质部分破坏,出现支气管充气征等。由于肺炎、周围型小肺癌均会导致上述病理变化,使得二者在CT影像学显示下胸膜牵拉征、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等差异不明显。但周围型小肺癌由于病灶部位血供状态差异明显,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程度不同,形成肿瘤边缘向周围凸起,CT检查显示棘突征、毛刺征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胸膜牵拉征、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比较无差异(

P>0.05);棘突征、毛刺征、病灶钙化,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256层CT检查,可以识别小病灶,通过低浓度CT全方位观察病灶情况,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并通过平扫及增强CT扫描等方式,提高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准确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95.00%、kappa值0.896(P<0.05)。目前关于256排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研究不多,但张子静[3]等人研究发现256排螺旋CT联合血清相关指标在诊断肺癌方面诊断准确性高,256排螺旋CT可以观察不同肺癌的具体特征,辅助肺癌诊断,佐证本文研究结果,说明CT影像学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具有一定价值。

综上所述,CT影像学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发挥作用积极,可观察病灶影像,发现此病患者棘突征、毛刺征、病灶钙化特征明显,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和病理结果一致性高。

参考文献

[1]王若曦,罗李嘉诚. 分析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9):1684-1686,1714.

[2]张磊,沈文荣,蒋峰,等. 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CT形态学特征及分型[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2,38(1):30-33.

[3]张子静,李亚辉,刘红豆. 256排螺旋CT联合血清CEA、CYFRA21-1、ProGRP在诊断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3,46(1):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