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弦协奏曲《草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浅析三弦协奏曲《草原》

邢一诺

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市 300000

【摘要】三弦协奏曲草原共为两个乐章。《草原·第一乐章》美丽的大草原《草原·第二乐章》欢腾的那达慕。本人通过演奏结合乐曲背景,抒发乐曲中浓郁的蒙古情怀。本文分为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演奏技巧与情感处理。《草原》乐曲中使用扫弦、滚奏、大跳、双弹、扫佛、等三弦技法,和多段体以及节拍之间的复杂多变,凝造了栩栩如生的欢快之情以及宁静安详的大草原生活。

【关键词】三弦;顾冠仁;草原;演奏技巧;蒙古音乐

一、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作曲家顾冠仁,他勇于创作将民间音乐素材和西方音乐技术融合在一起,拓宽了音乐创作领域。顾冠仁先生的作品使演奏者沉浸音乐中深入人心,更加体会民族韵味与时代结合,他为中国民乐创新与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弦协奏曲《草原》共分为两个乐章。第一乐章,描述出蒙古辽阔无边的大草原,牛羊成群仿佛结伴出行“玩耍”,享受着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大草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像是世外桃源一般,不受外界干扰,生活和平而幸福。第二乐章,听闻那达慕盛会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吹响欢腾的号角,小伙子们摔跤比武,姑娘们跳着“蛊盘舞”,青少年们的“赛马”将盛会推向高潮,在激情的歌曲中结束全曲。

这首乐曲作为新加坡华乐乐团委约创作,可以看出三弦弹奏蒙古音乐中的情感抒发以及独有的音色,深受众人喜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加坡华乐团中属首要之位,与此同时,在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大胆创新与发展。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在。

二、第一乐章演奏技巧与情感处理

第一乐章主题为美丽的大草原,以降B大调开始,共分为散板、慢板、快板、急板、慢板五部分组成,可以算是一个再现单四曲式结构。乐曲中的音调旋律以蒙古大草原为主题,展现了大草原的辽阔,宁静而安详的幸福生活,以及长调短调的蒙古音乐元素。

(一)散板

散板速度缓慢自由,不受速度限制,乐曲开头由两个松紧自如的乐句组成,中间含有许多不同音色的滑音,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节奏音高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将第一个音降低1度,同时延伸加入滑音滚奏,更加巩固了散板的旋律主题。最后由高音走向低音的泛音组结束,引入慢板旋律主题。

(二)慢板

慢板由蒙古音乐独有的长调开始,运用三弦滚奏衔接创造出蒙古长调音乐特色,速度缓慢而又规整,伴随着钢琴伴奏而进行入主旋律,4\4拍的演奏衬托出蒙古长调音乐。慢板大致分为两个部分,表现了两种不同长调音乐感觉,仿佛听众身临其中在享受着宁静安详的大草原生活。该段落大量使用滚奏、弹挑、以及不弹出声的滑音等多种三弦演奏技巧。

(三)快板

快板部分是该曲特色部分,大致通过钢琴伴奏织体分为快板一快板二。快板中短小而快速的节奏展现了蒙古短调音乐,大量的使用了快速滚奏以及滚奏接弹挑等演奏技法,该片段中虽然技法不是难度重点,但配合左右手交替进行和乐曲中节奏速度的要求,对演奏者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考验。旋律部分和慢板部分截然不同,由刚开始进入大草原的情境慢慢走进牧民的生活,仿佛适应了蒙古地方特色。快板中短调的运用和慢板的长调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也由开始部分降b大调转为G大调。

(四)急板

急板可以说算是乐曲华彩部分,速度十分快,作者8\8拍的运用和前面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感觉,更加表现大草原热烈而奔放,和前面宁静安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型大部分和快板相似,滚奏衔接快速弹挑。该部分出现反复记号,反复第一乐句节奏型紧凑,出现“波浪式”模进,左右手的衔接及其重要,考验演奏者极为重要而扎实的基本功,要弹出弹拨乐的优势,且音色明亮的“颗粒感”。反复第二乐句相比反复的第一乐句,显的更加的自如,为后面衔接慢板部分而做准备。

(五)再现慢板

再现慢板部分和前面慢板部分谱子相同,同时由D大调转回降B大调,演奏手法大致相同,虽然谱子相同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另一种感觉。仿佛有一种再现开头,让听众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的4小节选择4\5和4\4拍交叉进行的结尾,选择用三弦泛音进行演奏,使第一乐章美丽的大草原画上“半终止”,留给听众无限美好的想象。作曲家开放式的结尾同样也在为第二乐章欢腾的那达慕做准备。

三、第二乐章演奏技巧与情感处理

第二乐章主题为欢腾的那达慕,调性较为复杂,中间含有多段体转调,以及变化音模进。从蒙古大草原的那达慕盛会角度大致可分为摔跤、儿童舞、蛊盘舞、赛马、颂歌五部分,以及加开头快板部分共为六部分。较生动的用文字表达出了作曲家谱写的段落,更加简洁明了的让演奏者瞬间联想,内心丰富的活动可以通过演奏表达出形象的那达慕盛会。

(一)快板

第二乐章的开头的快板部分,并没有像其他段落标以明确的文字,可以看的出来作曲家并不想局限演奏者的内心活动,是以开放思维想象的速度记号。由钢琴伴奏织体先行演奏带入三弦旋律,第一部分是速度较快的长调短调结合部分,主要以四分、八分、前八后十六、四十六、大切分变体等音符为主,第二部分是具有蒙古特色的“陶布秀尔”指法为主。如弹到“x

xx x xx x xx”节奏型仿佛凝造出马儿奔跑的场景,如还有“拱桥”似的旋律起伏仿佛凝造出,人们要快马加鞭的赶往那达慕盛会。“陶布秀尔”部分指法的使用仿佛像是开幕式的感觉,为后面部分做出铺垫。

(二)摔跤

摔跤部分是第二乐章中吸引听众的亮点之一,蒙古族中有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如射箭摔跤等,而摔跤正是其中之一,在蒙古语中也称为“博客”。蒙古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如该部分作曲家通过旋律线条展现出了摔跤的过程,采用了缓慢而逐渐加快直至十六分音符变体进入稳定旋律,第二乐句和第一乐句演奏手法一样,同时后面加入了摔跤部分的旋律高潮,以三十二分音符进行,速度不太快的进行反而更要求演奏者弹出其中的带有韵律的“颗粒感”,最后在密集的旋律音位上结束。清楚描绘出了摔跤活动的准备、开始、激烈的高潮等形象。

(三)儿童舞、蛊盘舞

儿童舞和蛊盘舞是那达慕盛会中精彩的舞蹈部分,通过旋律描绘出了舞蹈线条,音调韵味十分鲜明,采用速度较快的节奏型以及滚奏。儿童舞旋律鲜明,欢快的节奏描绘出孩子们开心的舞动。蛊盘舞开头部分采用“四指轮”的技法,以及速度配合更加鲜明的表现了姑娘们现场跳舞的兴奋,八分音符的运用也将姑娘们的舞姿逐渐推向高潮,最后回到主题旋律部分,舞蹈部分结束,伴随着号角迎来了激动人心的赛马。

(四)赛马

赛马也是那达慕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头巾,洋溢着青春活力。作曲家创作的旋律素材十分具有代表性,通过三弦独有的音色,配合着“赛马”场景的再现,在演奏者的脑海里已经出现画面感,使之演奏的更加自如、更加生动。

(五)颂歌

颂歌部分的开始暗示着全曲即将结束。又回到第一乐章开头慢板部分,带回到了宁静的大草原,采用的节奏旋律与第一乐章的慢板部分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仿佛是另一种不舍与怀念。这两部分像是具体的概括第一乐章与第二乐章的形象对比。最后突然的的结尾中也给听众留下了散发性的想象力。

结语

三弦是一件声音独特十分有“杀伤力”的乐器,它虽然是一件不好掌握的无品乐器,也正是因为无品造就了它不受旋律的控制。三弦演奏《草原》这首作品充分表达出作曲家传递出栩栩如生的欢快之情以及宁静安详的大草原生活。

参考文献:

[1]顾冠仁主要作品创作年表[J].人民音乐,2008,No.543(10)

[2]谈龙建.中国三弦音色的多样性之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No.111(04)

[3]萨日呼.浅谈蒙古族三弦演奏技巧[J].中国文艺家,2018(11)

[4]刘慧.论三弦左手演奏技术与训练[J].中国音乐,2005(03):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