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刘恒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城市的园林景观不仅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还具有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功能。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要从不同城市的实际需求出发,采用生态理念,保证园林景观可被人们高度利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并分析了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其重要性,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以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生态理念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关部门开展了生态化的园林景观建设工作。而在建设城市园林景观之前,需要立足于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科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到城市发展需求、形象展示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生态性和美观性的城市园林景观,促使园林景观能够在维护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1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更加符合环境需求,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之前,应该先调查周边风俗文化、居民密集度以及生活习惯。除此之外,还应该了解天气特征以及生态自然特征,确保园林景观与人文巧妙融合,同时更加适应该地区气候变化。

(2)生态可持续原则。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更加强调美观性。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设计则更加注重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除了应该美观之外,还应该考虑是否具有长足发展的潜能以及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注意融入生态理念,保证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3)现代科技与自然因素融合原则。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许多新的灵感。在生态理念下的景观设计首先应该利用大数据根据当地气候特征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科学搭配园林植物,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种植以及培育,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对于水流的控制同样可以采用现代化技术,例如设计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音乐喷泉,不仅能够成为园林一大亮点,同时更加具有生态价值。除此之外,优秀的园林设计应该是多种元素相融合的作品,在融入现代化因素的同时,不能忘记园林最根本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讲,应该打造集观赏、游玩、休息为一体的园林设计。只有满足以上要求,才能够好地打造现代科技与自然相结合的景观设计。

2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2.1提供生态服务功能

以生态理念为指导,构建现代城市园林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例如,合理规划水资源管理系统可减少浪费水资源,雨水收集系统可解决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此外,城市园林景观还可提供防洪和水质净化等功能,增加城市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2.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生态系统特征。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依赖,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本地植物和创建多样化的景观结构,可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并维持生态平衡。

2.3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现代城市园林的建设注重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选择可再生材料、应用节能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既能降低资源消耗,又能降低环境污染。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以城市发展为目标,使人们更好地居住在良好公共生活空间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以生态理念为基础,全方面考虑,并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进行设计,还要强化结合人为手段,以实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良好的生态性。生态性景观设计对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及促进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打造可持续、美观和宜居的城市环境,可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3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3.1科学选种常绿植物

设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时,生态理念的凸显还应注重常绿植物的科学选择和种植。由于不同的生长习性和状态,不同的植物在选择和种植上也会有显著的差别。目前,园林景观中应用的常绿植物主要是灌木和乔木。乔木类植物在栽植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孤植。对于高大且较为茂盛的乔木类植物,一般会采用孤植方式加以处理。选择园林中较大面积的草坪结构,栽植体型、形态均较好的乔木植物,再搭配一些装饰,以凸显区域的美观性,使其成为园林景观中较为独特的风景线。二是丛植。是将十余株以上体型与形态相似的乔木类植物集中栽植在某一区域,如白皮松、圆柏、黑松等。这类植物通过丛植能够很好地凸显景观效果,增强美观性。三是对植。一般是在园林入口或道路两侧栽植乔木的常用方法,目的是营造自然景观效果,增强观赏性。灌木类植物一般以冬青、黄杨为主。不过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会单独使用这两种植物,一般会根据叶片及体型状况进行科学搭配,或者直接与白玉兰、海棠等植物融合运用,营造不同的意境效果。

3.2实现空间多样性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健康生长是关键,因而设计者可重点选用当地的植物,在此基础上适当扩展植物品类,保证园林中植物的多样性。然后再试图扩展生态空间,而建设苗圃则是不错的选择,但要确保苗圃中植物的生长态势;另外,设计者也可通过分割法来体现空间的多样化,比如原生态区域中设计绿篱来进行简单的空间分割,会给游客不一样的观赏体验;也可用紫丁香、榆叶梅等颜色鲜丽的植物点缀高大乔木形成主次的空间效果,也不失为令人驻足的美景。

3.3注入人文因素,实现景观融合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色彩,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也非常注重对文化传统的宣扬,因此园林景观也可与城市当地的人文景观相融合,两者相互呼应,还能体现当地的民俗风情。此外,风景园林的设计也可以与水景搭配,用水的灵动来衬托植物的鲜活,比如园林中可开辟人工湖、小河、喷泉等。

3.4结合季节特征,保证四季有景

四季有景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呈现需求,是生态和观赏价值的双重需要。实际上,很多植物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尤其在北方城市,大部分植物往往会在冬季凋零、落叶、枯黄,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根据植物的花期进行合理搭配,或增加松柏等常绿植物的数量,以此来呈现园林中不同时节的别致景象。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大人工干预力度,通过室温培养设置室内景观,以增加冬季游客的游园体验感。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保护作为近年来各行各业讨论的热点,将其融入城市园林建设十分必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于城市化的园林设计也应该不断创新。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园林设计中,有助于促进园林设计的不断优化,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同时能保证景观设计内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抵抗力,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时海城,程越,张墨.智慧城市的生态规划设计思考[J].城市住宅,2021,28(12):134-135.

[2]汤慧楹.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2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