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祁门县农民增收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祁门县农民增收路径探析

戴卫霖

中共祁门县委党校(祁门行政学校)安徽黄山245600

一、选题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目前祁门县乡村发展状况仍与时代步伐有差距,乡村农民增收面临着困难与挑战。乡村振兴下如何有效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我县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调研过程

根据主题教育调研计划的安排,本人围绕乡村振兴下我县农民增收路径这一课题深入祁门县凫峰镇、金字牌镇、祁山镇、箬坑乡、县乡村振兴局开展调研工作。采取实地调查和交流座谈的方式进行调研,并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企业等途径加以补充,对该课题作了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形成该调研报告。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2年,祁门县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6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8173元、经营性收入7573元,财产性收入291元,转移性收入5328元。以凫峰镇、金字牌镇为例,凫峰镇总人口为10500人,其中农业人口10412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34元,较上一年度增加1835元,增幅为8.6%,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农业收入以及林业收入,主要是茶叶、稻谷、油菜、毛竹、树木等出售收入。金字牌镇总人口为10678人,其中农业人口8155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51元,较上一年度增加5382元,增幅27.8%。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村级合作社,通过自主发展黑木耳产业、承接高速周边项目建设、提供劳务输出服务以及联建项目收入、资产租金收入等方式来实现。

从调查的结果看,我县农民近几年的收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民收入有所增长,农业现代化转型步伐缓慢二是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和茶叶、水稻、油茶等家庭经营性收入;三是收入增长不稳定,农民收入对工资性收入依赖性大,受社会和经济影响,农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农民增收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虽然政府一直在两强一增上下功夫,但受限于历史原因及我县山区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以老年人居多;二是农村特色产业还处于培育阶段。近年来,我县各乡镇、各村都发展出了独具村情特色的特色产业,但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效果还没有显现;三是本地企业发展缓慢。镇村两级企业普遍存在数量少、规模小的特点,返乡创业人员少、发展规模小,本土企业盘活周边劳动力能力较弱,薪酬普遍较低。 

(二)农民增收乏力一是收入来源单一。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很多在家的农户主要就是靠茶叶收入为主;二是收入增长不稳定。农民收入对工资性收入依赖逐渐增大,同时本地受自然环境影响,有水灾、旱灾等情况发生,对增收有一定影响;三是现代农业发展思维不够。产业发展大都停留在传统产业发展上,创新性经营方式不足;四是人力资本问题突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口老龄化问题仍然存在,谁来种地是普遍性突出矛盾,农业人才缺乏。

(三)就业渠道较窄。一是就业机会较少。农民自主种植养殖大大减少,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机会大大减少。二是农业企业吸纳能力较弱。现代农业企业不多且规模较小,吸纳本地劳动力有限三是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受制于自身能力、学历,农民创新创业的意识不强,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在创业的能力不足。有少数青壮年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创业无能力、缺资本,宁可在家赋闲,无所事事。

(四)产业发展不快。一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尚不完善。符合旅游需求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已远超设计处理容量,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不利影响。二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缓慢。流转土地的利用效率不够高,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土地闲置率较高。三是乡村产业融合不足。美丽乡村建设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乡村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农旅产业、休闲产业、康养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优势还未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显势。

(五)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村级集体收入仅能满足村级组织运营及基本保障。村级集体造血功能不足村级日常支出负担较重村级人才储备不足乡村振兴领军人物相对缺失,一些村干部因文化水平、经营能力等制约,对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不足、办法不多,影响了集体经济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毛竹、干鲜果、食用菌等特色种养业,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目前,我县有一些村做的比较好,例如:祁山镇芳村村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经济;安凌镇星联村引进能人,发展特色蔬菜水果秋葵种植;金字牌镇金字牌村盘活存量资产,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历口镇光辉村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做大祁门红茶产业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筑农民增收载体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在政策、产销、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打造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收。例如:凫峰李源村利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从农户手中流转撂荒地,打造了1300亩优质凫粮种植基地;余源村利用党支部+农户的形式邀请农技专家与农户结对子开展低产茶园改造,提升凫绿质量;安凌镇芦荔村通过党建+合作社+种粮大户经营模式,摸索出五统一分的种植模式,不断丰富完善粮食产业链、价值链,2022年粮食年产量达到32万斤,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4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提高同时,注重联农带农的效果,让农民直接参与分红同时通过用工、引领群众参与等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三)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价值扶持组建一批产品档次高、市场前景好、能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让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产品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例如,培育壮大祁门红茶产业集团,做大做强天之红、祥源、祁雅等头部企业,实现祁红产业快速增长,带动茶农增收;发展中医药产业,做大峰源生物、仙寓山农业科技等中医药企业,引导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

(四)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批懂技术、懂销路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搭建农业创业就业平台。从土地保障、技术服务、政策支持等重要方面支持更多人下乡和农民工返乡参与乡村产业发展,不断完善乡村人才引育机制。二是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创业和培育本土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程序,夯实创业基础,在硬件基础上下功夫。

(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农民将闲置的土地、宅基地、劳动力入股,增加农民的股息收入。促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实力强、信誉好的龙头企业参与三变改革,建立规范的股份化合作经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