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阿米娜·阿地力,阿米娜·杰力力,伊帕尔古丽·买提卡斯木,凯丽比努尔·图尔迪,米日班古丽·赛地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医院外科,新疆 和田 848200

【摘要】目的:探究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2023年2月~2024年2月接受胆结石手术的病患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病患在盲选法基础上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小组各自计入50例。给予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开展个体化护理,将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据调查,观察组手术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病情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和谐护患关系,预防术后并发症产生,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值得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胆结石手术;个体化护理干预;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

    胆结石主要出现在胆总管,属于消化系统多发性疾病之一,这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患者会出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不良症状。目前,临床主要利用外科手术对胆结石进行治疗,可将肝内、肝外胆管中的结石清除,解除不良症状[1]。然而从实际情况上看,许多胆结石手术患者因为不了解病情和手术效果,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预后恢复,部分患者还会产生肠梗阻、胆漏等并发症,为此,我们需要加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产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2]。本文针对100例近一年收治胆结石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针对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进行讨论。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3年2月~2024年2月接受胆结石手术的病患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病患在盲选法基础上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小组各自计入50例。

    对照组:男性手术者26例、女性手术者24例,年龄最小者22岁、年龄最大者67岁,均龄是45.8岁(标准差=3.6岁)。

    观察组:男性手术者28例、女性手术者22例,年龄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69岁,均龄是46.1岁(标准差=3.4岁)。

    两组胆结石手术患者在个人一般资料上比较分析无较大差别,对比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分析(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依托常规护理方案,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加强体征变化监测,按照医嘱向患者说明术后每种药物的服用方式和剂量,观察切口恢复情况,做好抗感染治疗。用简单、容易理解的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认知水平。

观察组:依托个体化护理干预,实施过程:(1)疼痛护理:围术期胆结石患者可能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疼痛,尤其在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干预,鼓励患者尽快开展床上活动,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2)引流管监护:护理人员加强引流管中液体的颜色和量,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查明原因。(3)并发症预防: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术后感染、异常出血、胆漏等不良症状预防,加强胃肠道功能管理,记录患者术后排气时间。(4)心理疏导:不分患者在术后容易担心自己难以痊愈,护理人员需要用积极、正向语言向患者说明手术效果,多介绍成功案例,为患者树立信心。了解患者内心顾虑,并尽量满足患者需求。(5)饮食护理:术后先以流食为主,后续缓慢过渡至半流食,尽量以容易消化食物为主,多补充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的食物,但减少胆固醇含量高食物摄入。

    1.3效果观察

基于我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访问,调查表总分在0-100分范围内,回收调查表后统计评分,根据评分划分等级:特别满意(90-100分)、比较满意(60-89分)、不满意(0-59分)。总满意度=特别满意+比较满意[3]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全部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调查,观察组手术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

观察组胆结石手术患者总满意度为98.0%(49/50),其中特别满意占比是52.0%(26/50)、比较满意占比是46.0%(23/50)、不满意占比为2.0%(1/50)。

对照组胆结石手术患者总满意度为80.0%(40/50),其中特别满意占比是46.0%(23/50)、比较满意占比是34.0%(17/50)、不满意占比为20.0%(10/50)。

3、讨论

从临床研究上看,胆结石发病机制为胆汁分泌后出现代谢异常所致,在胆囊炎、胆道狭窄人群中比较常见。胆结石患者容易出现黄疸、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需要及时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胆结石手术预后效果与护理模式有一定关系,已有研究证明,良好的护理模式更有助于加快患者恢复。我院将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胆结石手术患者治疗期间,这种护理模式是在人文关怀理念基础上发展而来,护理人员通过对术后切口恢复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心理变化以及饮食等护理措施来满足患者需求,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升高,可最大程度上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为患者病情恢复带来良好保障

[4]。从研究结果上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作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病情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和谐护患关系,预防术后并发症产生,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值得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01):90-94.

[2]胡小娟.多模式疼痛护理管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2):13-15+42.

[3]王丽萍,邢鹏民,汪蓉.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2):69-72.

[4]周秦.整体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C]//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22:6.